首页 > 政策导航 > 院校政策

东北师范大学:在职业环境中“打磨”专业硕士

2015年02月09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在职业环境中“打磨”专业硕士

  ——东北师范大学改革教育硕士实践培养模式解析

  针对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脱节等问题,东北师大采取在优质中学建立教育硕士实践工作站,围绕教育教学的实践问题开展“行动研究”和小课题研究等举措,改革教育硕士实践培养模式,让学生“磨”出真本领。

  每个周一下午3点,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培养办公室都会召开例会,会上学生们向研究生院报告他们在教育硕士实践工作站的学习情况。培养办主任秦春生说:“开这个例会的目的,就是要把教育硕士在中学实践工作站遇到的问题搜集上来,进行分析和诊断,然后再对下一步的实践任务进行调整优化。”

  这是东北师大改革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后呈现的新景象。早在2013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先后颁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全面启动了研究生教育改革。东北师大抓住时机提出,改革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培养卓越的高素质教师和未来的教育家。

  问题倒逼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改革

  为何要改革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以往的培养模式有什么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应用性不够,专业化人才学术化培养,理论脱离教育实际。”东北师大研究生院院长高夯对中国教育报记者说。

  高夯介绍,在我国,教育硕士的培养论证始于1996年,1997年首批试办有16所师范大学,到2003年,发展到41所高校,年招生近万人;2007年又开始招收与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但在培养模式和质量上,全日制教育硕士却存在着很大问题。

  2013年,东北师大到吉林省100所中学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这些教育硕士没有表现出比本科生更大的优势,甚至还存在劣势。一位中学校长说,他们宁愿要师范大学毕业的本科生,而不愿要教育硕士生。

  调研还发现,目前,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上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脱节、课程教学与基础教育脱节、实践能力培养的体系与机制不完善等。从全国来看,教育硕士培养没有被认可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缺乏专业的教师团队,导致专业硕士学术化培养,和学术学位硕士一样教。

  “医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等,就很受行业认可,这些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和培养方式上和行业结合得好,而且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模式。教育硕士的培养应该学习借鉴这些有益的做法。”高夯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北师大启动了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改革。2014年2月14日,东北师大校长办公会通过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方案。

  在中学设立学科教学实践工作站

  新的改革方案重点针对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模式课堂化理论化、课程体系脱离中学实际、专业教师团队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改革方案提出,在优质中学建立教育硕士实践工作站,建立贯穿教育硕士研究生两年全程的实践教育模式;注重围绕教育教学的实践问题开展“行动研究”和小课题研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增加以教师职业角色为出发点的新课程;在中学聘请实践导师,和大学教师结成一体化研究与实践指导团队,等等。

  2014年4月,东北师大与长春市优质中学签约,共同建立“卓越教师培育试验区”,在实验区内7所中学设立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实践工作站。9月,2014级117名教育硕士入学第2周即进入工作站进行“体验”教育实践。

  学校给教育硕士的学习设计了“2+3模式”,即每周2天在中学进行实践、3天在大学上理论课。学校还为教育硕士两年的学习设计了一体化的实践模式:第一年的第一、二学期有8个月为“入学进驻月”,主要是“2+3模式”,第二年第三学期下到本科生实习的教师教育东北创新实验区,与本科生混编实习,进行全职角色教育实践与研究;第四学期回到长春教育实践工作站,结合论文研究进行反思实践。

  “从2014级新生开始,我们不再沿袭以往教育硕士学习主要以课堂学习加少量的教育见习和集中教育实习的做法,而用以上的实践模式取代之。”高夯说,“这种模式可以促进教育硕士对教育的理解,更有助于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

  重构课程体系,加入更需要的内容

  在东北师大,记者听了一节改革后教育硕士的课。这节课讲的是教师实用心理学,课堂上,教师围绕地理系研究生王路同学上周的一节微课录像片段,进行现场讨论。现场20多名同学从心理学各种视角对其展开分析和评价,不同专业同学往往有不同理解。

  课后,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候卓对记者说:“入学以来,这样的讨论课上了4次,大家搜集了很多资料文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风格和理解,真正动起来了。尤其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老师的解答和指导就更有意义了。”

  上这堂课的教授路海东说:“以前是以理论教授为主,现在是以实践为取向,理论以教师职业需要为出发点,角度转换了。今天对学生的微课现场研讨,这里有心理学的理论与标准,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思维的引导。过去上课是大班,150人,现在是小班化,易于讨论交流,教学方式也改变了。”

  高夯说,2013年冬天在研究培养方案时,校长刘益春就提出“大学的课怎么上、上什么”的问题,大家围绕这个问题反复讨论。我们确定把学生反映的“收效甚微”的课程内容减下去,把中学需要的东西加上去。

  在重构课程体系中,改造了3门教育理论课,增加了学科素养课和学科教学课,教育实践课加大学分比重,达到10学分。学科素养课和学科教学课,有很多是针对教育硕士应具有的素养而新增的全新课程。以数学为例,其学科素养课新设置了“中学数学学科核心知识体系解析”,学科教学课设置为“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典型案例分析”等。

  在中学“磨课”练出教学真本领

  2014年9月,东北师大117名首批试点教育硕士分别进入长春市7所优质中学,“体验”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到11月中旬模拟上课时,他们很多人的课从最初的到处是毛刺儿,已经慢慢规范化了。”带队教师李广平说。

  12月19日,教育硕士在入学半年后,学校在实践工作站师大附中做了一场化学组6名学生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磨课”教学汇报课。先是几名学生从初中、高中、大学不同的视角来进行学科理解与分析;接着是小组6名学生从搜集的172篇中学教师的教学设计文献中梳理出8种方法,大家经过讨论形成各自特点和风格的教学设计;最后是“磨课研课”和“磨课反思”。其间,一直有大学和中学指导教师的分析和评价,整个展示过程历时3小时。

  这个被称为“磨课”的做法,正是教育硕士教学实践改革的核心。何为磨课?“就是为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对备课、试讲、上课和反思等环节所展开的行动研究过程。”教授郑长龙解释道。目前,学校研究生院设计了4门课的“磨课”,一个学期磨一堂课,四个学期磨四堂课。本学期化学磨课就是研究“化学的金属性质”。在12月19日的“磨课”现场,来观摩的有大学和中学导师,有大学研究生院的教师,有中学实验区教师和校长,还有长春市的学科特级教师和专家。

  长春市一位英语教师说,以往中学的“磨课”往往是经验态的,主要是围绕中学的课程课标,而东北师大的“磨课”是研究态的,对学科知识理解更深刻。

  郑长龙说,“磨课”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都做过,但集体的“磨课”还没有进行过。磨一个学生的课,背后是一个教师团体。“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来的每一个学生出来都是好的。”(记者:陈帆波)

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