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北京市 院校隶属:中国地震局

导师队伍

导师队伍

201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陈棋福,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国际地震中心理事会理事和执委会委员。1984年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1997年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获固体地球物理博士学位,在英国皇家学会博士后基金(Royal Society Postdoctoral Fellowship)资助下1999年12月至2000年12月赴国际地震中心开展协作研究,2006年8~11月任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访问教授。1984年8月在中国地震预测研究所(原分析预报中心,2004年改为现名)工作至今。2004年12月以来中国地震预测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1999年任以来数字地震应用研究室主任,1997~1999年主持分析预报中心首都圈地震预报研究室工作。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地震》、《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和《内陆地震》期刊编委。1997年和2003年分别入选中国地震局“跨世纪科技人才培养系统工程”和“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 ,200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8年获傅承义青年科技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2000年获国际地震中心的优秀服务奖牌(Recognises the Service)、5次获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奖和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国家基础公益研究项目和国家“十五”建设重点项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的“中国地震活断层探测技术系统”分项的专题研究,曾负责地震局“八五”、“九五”重点课题以及地震基金课题,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共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SCI收录12篇,EI收录10篇,论(编)著6部。

联系方式 电话:     86-10-88015662     传真:     86-10-88015627

Email:    chenqf@seis.ac

 

  原,男,1964年生,研究员。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获理学博士。

主要从事数字地震学基础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为地球结构、震源性质、地震活动性和岩石实验。完成了多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资助项目。在剪切波分裂与地震各向异性领域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作为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并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SCI收录7篇。主持的项目曾获得1997年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傅承义青年科技奖。曾留学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ETH和英国爱丁堡大学,曾赴美国地质调查局的NEIC做访问研究。2000年曾赴日本东京大学做访问教授,2003~2005年多次以访问教授身份赴英国爱丁堡大学访问,开展合作研究。

目前从事地震各向异性、数字地震资料在强地震短期预测中的应用和地壳应力状态分析等研究。

联系方式:gaoyuan@seis.ac.cn

 

 

赵翠萍,女,1967年生。198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地球物理系地球物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1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2001-2002年澳洲国立大学地球科学院访问学者, 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入选人员,现任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观测技术中心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地震学应用研究,包括地震精确定位、震源矩张量反演及强震破裂过程等研究。目前发表论文和会议宣读论文约20余篇,其中第1作者论文15篇,被GJI、地球物理学报等收录(SCI)4篇。2005年荣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2008年获地震预测研究所2008年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目前作为项目第二负责人负责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一项,负责中国地震局行业基金专项一项,负责“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专题一项。

联系方式:zhaocp@seis.ac.cn

 

孟国杰,男,1969年生,博士,研究员。2002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4年进入同济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流动站作博士后研究,20065月出站。目前主要从事GPS数据处理分析、现今地壳运动与形变、地震电离层TEC变化特征,基于GPS高频观测数据研究地震动态位移等。目前已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8篇(其中第1作者29篇,SCI  4篇)。

    曾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省部级)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863项目,国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业务专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博士后基金等相关课题共12项。已完成中国-俄罗斯地震科技合作项目2项。目前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业务专项1项,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础科研业务专项1项。现为Earthquake Science期刊编委。

电子邮件:mgj @seis.ac.cn

         mengguojie@sina.com

 

姜立新 男 1966年10月生,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被免试推荐到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攻读硕士。1992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分配到第二研究室从事地震活动性研究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及预测工作;现任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应急响应部主任。

主要参加“八五”地震局重点项目的科研工作,发表多篇论文和论著,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获得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作为研究骨干参加了科技部应用遥感减灾的重点项目。

1998年参与防震减灾指挥中心技术系统的建设工作,从事地震灾害损失评估、预测及地震应急响应系统和指挥中心技术系统的建设工作。2004年被聘为研究员。作为专题和子专题负责人先后完成了“九五”课题:“95-04”和“95-02”的科研工作;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了国家防震减灾指挥建设、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统建设;在“首都圈示范区工程”的国家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建设项目中,作为第一负责人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该项目在验收时被评为优秀工程。完成若干篇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获得省部级奖励五次。 “十五”期间,作为首席专家承担“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中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任务,并承担“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抗震救灾指挥决策技术研究”课题,是该课题的负责人之一。同时还参与起草数据共享平台科研课题的项目建议书。还作为负责人完成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规范》、《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规范》和《中国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规程》。

    参与多次国际、国内的科研和技术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地震应急响应和灾害损失评估及对策方面交流广泛。

联系方式:jlx@seis.ac.cn

 

帅向华,女,1973年9月生,山西人。硕士,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震害预测、地震应急和GIS应用研究工作。主要完成项目有乌鲁木齐市防震减灾对策示范项目、“九五”地震应急快速响应信息系统项目、973项目、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建设项目、首都圈地震应急技术系统建设项目(国家中心),泰安市防震减灾示范项目等。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包括:负责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专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务院应急办应急平台建设项目1项等,是“十五”数字地震网络项目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负责人之一。

获得的奖励有1998年中国GIS协会青年科技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2002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2年山东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4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2006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三等奖。在《地震》、《自然灾害》、《地理信息世界》等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7篇。

  联系方式:shuaixhua@seis.ac.cn

 

 

  兵,男,1964年生,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1988年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观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地震观测技术,参加了“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主持研制的数据采集器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包括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等。作为核心技术人员(排名第三),通过十年努力,“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设计、研制、生产、集成和推广应用”项目获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目前主要从事新一代数据采集系列产品和宽频带地震计电子反馈计数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应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及其嵌入式通用处理器的应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及网络技术在数据采集及数据传输中的应用、低噪声高分辨率模拟数字转换技术及其应用等。

联系方式:xub@geodevice.cn

 

席继楼,男,汉族,甘肃省镇原县人,1969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工程系,1998年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获得固体地球物理专业硕士学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研究员,地震观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在“96-913”项目中参加了“高精度地电阻率观测仪器研制”、“地电场测量仪的研制”、“地电场仪完善研究”、“地电阻率观测装置系统自动检测装置研制”等研究工作;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强地震短期预测方法与救助技术研究”中负责“小型化、低功耗地电场研制”等子课题的研究任务。目前在研项目有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小型化低功耗地电场实用化研究”、科技部重点项目课题“地震地电场观测方法试验与标准编制”等,同时参加编写与数字化地震电磁观测技术有关的国家标准和地震行业标准。

获得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参加编写《地震及前兆观测技术规范(电磁)》和《数字化地震电磁观测技术培训教材》等;发表与地电观测技术有关的科技论文若干篇。

联系方式:xjl@seis.ac.cn

 

王洪体,男,理学博士,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研究员。1985年7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物探系地震专业,2003年9月~2006年7月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攻读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85年7月至1996年10月在陕西省地震局从事地震观测、数据分析与台网建设等工作,1996年10月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从事地震观测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主要完成了八五、九五项目的多个软件设计与开发,以及十五台网建设之关键设备的开发等。

联系方式:hongti-wang@vip.sina.com

 

朱小毅,女,1970年出生,副研究员。19937月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自动控制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62月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地震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观测技术创新研究小组成员,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第三批人选。

目前主要从事测震观测前沿技术研究和地震观测仪器自主创新的研发工作,先后参加八五科技攻关、九五、十五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建设等项目,主要参与EDAS-24系列24位数据采集器、DAR12多通道数据记录器、GSMA-2400系列数字强震仪等多项地震观测设备的研发和测试工作,所研制设备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并参与编写行业标准《地震观测网络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地震仪》。参加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研制、生产及系统集成项目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成果获得多项部级一等奖、所级一、二等奖。

目前正在主持承担多项十一五的科技攻关项目,主要研究内容为:一体化流动数字地震仪的研制、深井综合观测之宽带地震仪的研制、低功耗通用数据采集技术研究、数字反馈地震仪的前沿技术研究。

联系方式:zxy_bj2008@126.com

 

金红林,女,博士,地震预测研究所副研究员。199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获天文仪器与方法专业的硕士学位;2004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理学部获地球恒星科学专业的博士学位。1990~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现属国家天文台)工作,从事SLR观测、天线自动控制系统开发、观测数据预处理工作以及观测仪器维修与开发工作。2004~2005年在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员,研究内容为:1)通过GPS数据反演预测日本东海地区的板块间耦合分布;2)GPS 观测数据解析(GAMIT);3)GPS观测点的设点和其分布合理性的研究;4)GPS观测技术。2005年~现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工作,从事中国大陆地壳运动学方面研究。目前参与973项目,负责地震基金、预测所基本科研业务等项目。

联系方式:jhl@seis.ac.cn

 

 

马宏生,1976年生,博士、副研究员。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地球物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完成博士研究生学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中国地震学会会员。

研究领域为地震学、地球动力学与地震预测应用研究。侧重于数字地震学资料处理与分析,和大地形变、构造地质等结合,研究多尺度地球物理场、地壳运动、构造变形等与强震关系。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了地震局十五计划攻关项目课题“基于断层相互作用理论的地震孕育发生过程和短期前兆模型研究”( 2001BA601B02-01-03),作为项目组秘书参与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项目)“大陆强震机理预测”和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项目“2006~2020重点监视防御区确定”的部分研究和汇总工作作为专家组成员和秘书,参加了中国地震局地震大形势工作组,完成了“2007~2009中国大陆地震大形势研究”任务。作为负责人,主持了中国地震局专项“数字地震资料在短临跟踪中的应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专题“地震活动三维图像和参数的动态演化特征研究”(2006BAC01B02-01-02)和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云南地区地震尾波Q值的分布特征及其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初步应用”(106016)等课题。已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论著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3篇。包括:SCI收录5篇,其中第一作者1篇;EI收录5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合作出版专著1部,排名第6。自2004年起,多次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相关研究报告。

联系方式:mhs@seis.ac.cn

 

王辉,男,1976年生,湖南人,博士,副研究员。1999年毕业于长沙电力学院数学系;2002年于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2005年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问。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后工作站出站。

主要参与的项目包括973项目“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973项目“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动力过程与强震预测”,科技支撑项目“基于空间对地观测的地震监测技术、预测方法与应用示范”项目等。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包括:负责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1项,参与973项目和科技支撑项目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文章10余篇,其中包括SCI论文4篇。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地壳形变与地震活动性研究,构造活动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联系方式:wanghui500@gmail.com

 

刘红,女,1977年6月出生。1999年于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专业本科毕业,2004 年于辽宁大学物理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于西南交通大学固体力学系因成绩优异提前获得博士学位。自2006年7月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从事地震预测理论与新方法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

1.地幔过渡带矿物的高温高压物性与地震孕育机理探讨

将地震地质科学问题定位在电子状态、原子间键合方式及其动力学过程等深层次上,从微观原子尺度出发,在量子力学精度上模拟含水(Mg,Fe)2SiO4 体系在上地幔和地幔过渡带温压条件下各种结构相的稳定性,建立高温高压相图;分析各种重要物性(矿物成份、结构、相态、岩石结构、声波传播速度、电导率)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规律并讨论含水量的影响;与地震波观测数据结合,解释过渡带地震波速的异常,为探索地震孕育发生机理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探讨孕震介质的演化及其动力学环境,探索地震预测理论方法。

2.下地幔岩石矿物的物性

应用量子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下地幔温压下(Mg, Fe)SiO3钙钛矿的相稳定性研究,考察镁方铁矿(Mg,Fe)O在下地幔高温高压条件下各种可能的相结构(B1、B2、B4、B8)的相对稳定性,分析Fe含量对其相变的影响,建立含Fe的MgSiO3体系和MgO体系的高温高压相图,获得在下地幔中稳定相的状态方程、弹性等物性数据。为下地幔矿物学组成的限定和下地幔中部和底部地震波速异常的解释提供十分关键的基础物理依据,还将影响到下地幔对流模式等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含能材料的高温高压物性

从原子分子尺度研究含能材料(TATB、硝基甲烷、fox-7、PETN)的高温高压物理化学性质,较系统研究了有机分子晶体结构和物性,包括分子结构、电子结构、振动光谱和状态方程等性质,取得了有机分子晶体的新成果,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物理化学主流期刊(J. Chem. Phys., Physics Letter A)等上,对炸药性能评定、新型炸药的设计研制及炸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等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目前负责和参加的课题:

1.地震预测所科研业务专项:橄榄石相变及其物性变化的量子分子动力学研究,2007-2008年,负责。

2.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地幔温压条件下 (Mg,Fe)O 相变的量子分子动力学究(40704012),2008-2010年,负责。

3.地震联合基金项目:强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实验研究,2007-2009年,参加。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幔温压条件下含水橄榄石的第一性原理研究(40874039),2009-2011年,参加。

联系方式:hongliu_2003@126.com

 

 

任金卫,男,1957年生,研究员。1990年毕业于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赴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作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所长,为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项目之“青藏高原地壳运动及其动力学”专题召集人之一。

1996~1997年底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地球空间科学系作访问学者,利用GPS、地震及活动断层资料,开展亚洲东部现今地壳水平运动与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目前承担的科研任务有:“973计划”(二期)项目的课题“断裂带运动方式、应变分配和时空演化过程”、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中国大陆现代地壳运动研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国—欧盟伽利略合作计划项目”之专题“中欧伽利略合作计划EGNOS测试与导航应用”,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研究”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国家重点野外试验站观测网络建设”等项目。发表学术论著五十余篇,五次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GPS与现今地壳变形;活动构造与地震;大陆动力学。

联系方式:renjinwei@seis.ac.cn

 

 

杜建国,男,1956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1982.1在河北地质学院获学士学位;1987.6在兰州地质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4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82.2-1984.7在甘肃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工作,任技术员;1987.7-1996.4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工作,1993年被中国科学院聘为研究员,先后任兰州地质所科研计划处处长、所长助理;1996.5-2003.9在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工作,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10-2004.9在日本京都大学地热科学研究所任客座教授;2004.10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7年以来,负责完成国家基金与科技攻关等项目廿余项,发表论著90余篇(部),执笔撰写各类科研报告廿余部。作为主要研究者完成的部分项目已获7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主要从事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在烃的成因方面,研究发现气态烃碳同位素反序不是非生物成因气的唯一标志,地下的烃类主要是沉积有机质与来自地球深部的流体反应生成的,在封闭的地幔顶部温压条件下油气可以存在。气体地球化学研究方面,利用氮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天然气中的氮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发现地球深部流体是地震形成的重要能量载体,氦同位素比值高不仅反映大地热流高,而且反映地震活动性强;研究表明五大连池火山区仍有大量深源气体向地表逸散,但近期不会再喷发。高温高压岩石实验表明岩石脱水和部分熔融可能是岩石圈内不连续界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深部流体在地震孕育中起重要作用。提出了“从原子到地球,从量子力学到地壳动力学”的科学观,从多尺度研究地震的成因。与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科学家进行合作研究,取得了世界一流的成果。

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方树权优秀青年科学家奖,1998年被遴选为中国地震局第一层次跨世纪人才,200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联系方式:dujguo@163.com

 

王晓青,男,1963年5月生,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中长期预测研究室副主任。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常务理事,中国GIS协会标准化与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会员、中国地震学会会员等。1984年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构造地质-地球物理学专业毕业,1987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地震地质专业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入选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

主要从事地震灾害损失预测与评估研究、地震综合预测研究、遥感与GIS应用研究和相关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等。主持承担了科技部社会公益重点项目"2006~2020年中国地震危险区与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课题“火山与水库地震监测预报关键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课题“遥感在地震灾情获取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地震灾害评估中的不确定性研究"、国家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项目"地震遥感技术系统建设"、江西省"十五"重点项目课题"江西省赣南重点监视防御区震害预测信息管理系统研制"、地震现场工作国家标准研究课题"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技术标准研究"等几十个项目;参与多项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1部、合著多部。主持开发并推广地震灾害损失预测、快速评估、现场评估、遥感震灾评估系列软件,地震预测系列软件等十几个应用系统。其中"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评估"系列软件,作为中国地震局推荐现场灾评软件于1997年在全国推广,在汶川8级大地震等历次破坏性地震灾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分别负责中国地震局2003年巴楚-伽师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震后遥感资料快速分析处理工作,并负责汶川地震工程震害与遥感震害对比野外科学考察专题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2等奖6项。汶川地震应急期间,为民政部、科技部汶川地震次生灾害专家组成员和国家汶川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组成员,并受到科技部表彰。

目前主要承担国际GEO 2009-2011年计划“Vulnerability Mapping and Risk Assessment”项目、中美科技合作项目“地震应急遥感实用化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部支持144万),国家科技支撑课题“亚洲巨灾风险评估研究”(433万)、973计划“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及其大区动力环境研究”项目“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卫星遥感图像的活动断层解释”专题(93万)等研究。

联系方式:wangxiaoq@263.net

 

李闽峰,男,1964年出生,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地震地质专业,获理学学士。1988年毕业于国家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地质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负责“十五”地震预测研究所信息节点建设的技术工作。先后从事地震区划、震害预测、计算机网络、图形图像与GIS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曾负责多项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课题,主持编写了地震系统广为应用的测震学日常分析预报软件系统(CAPSeis系列)、已发表论文20余篇,1999年入选中国地震局跨世纪人才,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

目前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1.地震网络科学计算技术与方法的研究;

2.基于GIS的地震活动性与危险性分析系统;

3.震害预测通用软件平台的构建。

联系方式:li_minfeng@seis.ac.cn

 

高战武,男,38岁,1970年出生,副研究员。2001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地震地质与工程地震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任务有: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地震防御与应急救援技术研究”中的子专题“中国东部中强地震活动强度与盆地结构特征的关系研究”;全国新一代地震区划图编制项目中的专题“东南沿海地区潜在震源区划分”。这二项工作都是全国新一代地震区划图的前期或基础工作。近年来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现表论文1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地震构造,工程地震

联系方式:gzw@seis.ac.cn

 

易丽,女,博士,副研,主要从事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博士学习期间主要从事全球变化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两方面的工作。全球变化方面的工作是利用不同层位泥炭沉积物中的生物硅总含量反应沉积时期的气候变化。重金属污染方面是首次将国际先进的唐南膜平衡法引进来直接测量土壤溶液中游离重金属离子浓度,探索土壤目前的污染程度;并通过模型计算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各吸附组分中的分配,了解土壤未来将带来的污染危害。

2005年进入地震预测所工作,期间主要从事地震前兆机理研究,着重研究地震孕育过程中含水层典型类型岩石与地下水发生反应引起的地下水化学组分变化。就此申请了两个与此相关的课题,一个是地震预测所青年科技基金(砂岩与典型类型地下水反应的实验研究);另一个是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联合基金(北京地区地震水化学前兆的形成机制),并因此获得中国地震局青年人才资助计划。2006和2007年本室获得两项财政部资助的修购专项,建立地震前兆实验室。主要负责购买实验室相关的仪器设备,化学试剂以及其他相关的实验耗材,组织安排仪器安装调试与培训,并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在此过程中掌握了所引进前兆观测仪器的操作以及气相、液相色谱的操作与应用。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4篇,核心5篇。

联系方式:hnyili@126.com

 

邢成起,男,博士,研究员,1959年2月出生。长期从事活动构造与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监测预报研究工作,1993-1995年在法国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进修学习活动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现任北京市地震局监测预报中心主任兼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2004年获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承担完成各类科研任务4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或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三等奖2项;发表论(译)著40多篇(部),其中被国际检索刊物《科技速报》和SCI收录的论文4篇;主持编写的《北京市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2003—2007)连续五年获得全国年度会商报告评比二类局第一名。目前承担有“大华北地区主要构造带基础信息与强震活动特征研究”等多项课题。

通信地址:北京市100038信箱200分箱,邮编:100038

E-mail: xingcq@bjseis.gov.cn

电话:010-62616506;  13811997003

 

董彦芳,女,1977年出生,副研究员。1999年毕业于桂林理工大学(原桂林工学院),获测量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获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3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获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微波遥感方向博士学位。2006年4月–2008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遥感地质方向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4月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工作。

目前主要从事地震灾害遥感应用和方法研究,活动构造遥感应用研究。曾经参与过多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年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InSAR用于抚顺市地下采煤区的地表沉降监测”。目前负责的项目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及其大区动力环境研究”项目课题三的专题一“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活断层解释”;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高分辨率雷达遥感震害信息提取技术研究”。

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4篇。

联系方式:dyfgi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