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山西省 院校隶属:山西省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口腔临床医学
专业介绍:

口腔医学系(口腔医院)简介

       口腔医学系是山西医科大学二级院系之一,1983年筹建,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7年创建口腔医学研究所,1999年成立口腔医院,2004年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6200平方米的八层现代化综合口腔大楼。口腔医学系(口腔医院)实行教学、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200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口腔临床医学硕士学位(科学学位)授予学科,2011年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目前山西省唯一的口腔临床医学硕士培养基地和学位授权点。2007年被评为山西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2009年被山西省卫生厅指定口腔执业医师临床技能考试基地。2009年口腔医学综合实验中心被评为“山西省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1年,口腔医学专业荣获“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口腔医学系(口腔医院)拥有一流的医疗设备和实力雄厚的师资、医疗专业技术队伍,正在强化管理、深化改革,注重创新,为把口腔医学系(口腔医院)建成山西口腔医学人才培养、口腔医疗保健服务、口腔医学研究的中心而不懈努力。

一、机构设置

       口腔医学系设有教学办公室1个、5个专业教研室,即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口腔基础五个教研室,口腔综合实验室(包括2个临床模拟实验室和1个口腔基础实验室和1个研究生实验室);随着口腔各学科的飞速发展,5个教研室共承担18门口腔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前期实习和临床实习工作。即口腔内科教研室承担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儿童牙病学、口腔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导论等6门教学任务,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承担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放射诊断学的教学任务,口腔正畸教研室承担口腔正畸学、口腔医学美学、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教学任务,口腔修复学教研室承担口腔修复学、口腔材料学、牙合学的教学任务,口腔基础教研室承担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生物学、口腔临床药物学、口腔行为医学4门教学任务。

二、师资队伍

       口腔医学系(口腔医院)现有职工146人,其中口腔医学系教编职工32人,自收自支和社会招聘人员74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7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7人、讲师(主治医师)11人、助教2人、其他高中初级技术人员5人;行政及工勤人员5人。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为36.5岁。符合岗位资格教师22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12人,占教师比例72%。目前,我系已形成一支整体结构较为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构成高学历(位)、高层次、年轻化的人才优势。

       我系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含具有硕士或讲师职务、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者)22人,目前教师主讲资格符合率达到100%。所有在编在岗的教授、副教授均为本科生授课。

三、教学条件与利用

       近年来,口腔医学系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特别是加大对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仪器设备的经费投入,显著地改善了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新建口腔综合大楼总面积6200平米,共8层。其中1~5层为医疗区,6~8层为教学、办公区。拥有全新的多媒体教室2间(分别有130座位和220座位),总面积412平米。

       实验室包括口腔基础实验室、口腔临床模拟实验室、模型展示室和研究生实验室四部分,仪器设备总价值200余万元,使用面积350平米,其中口腔临床模拟实验室为口腔内科、口腔修复课程的临床前期实习提供了71台国际上提倡使用的仿头模及操作台,让学生在逼真的条件下进行各种基本技能训练,极大地改善了教学、临床前期模拟实习环境和条件,提高了独立操作技术水平。已经顺利为本科生设置安排了2个开放性实验室。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口腔医学系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山西省总队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山西红十字口腔医院、长治市人民医院、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设有10个临床实习基地。

四、口腔医学系的亮点、特色及教学效果

(一)注重学生手技训练成为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最突出的特点

       我系根据口腔医学专业教学的特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注重学生手技训练”摆在第一位,如实验课在离体牙上进行龋洞填充和根管治疗、蜡牙雕刻义齿制作等,加强了手技训练,强化了学生临床操作基本功。尤其是2006年建成了和投入使用的拥有71个实验台的口腔临床模拟训练室是我系实验室教学的里程碑,为我系加强学生的手技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 口腔专业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科研能力

       学生进入口腔专业课程后,临床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临床教学的始终:在理论课教学中,改为以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模式;采用临床视频模拟动画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缩小课堂与临床实际的距离。我系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

(三) 积极开展口腔教学的第二课堂

  1、临床实习小课堂活动

       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每个教研室都能针对临床操作疑难病例及重点学习内容,制定讲课计划,定期进行讲座;还举办小课堂,进行病历讨论,让学生参与制订临床治疗计划,有益于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口腔临床工作。

  2、参加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区、农村、厂矿,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口腔疾病的流行情况;另一方面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口腔健康咨询、卫生宣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口腔医学系多次荣获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每年的9月20日全国“爱牙日”活动,各学科专家带领学生到社会上开展“爱牙日”活动,宣传、咨询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增强学生对口腔科学重要性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课程建设与教改

       口腔专业于2007年被评为山西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口腔系5个教研室独立承担着18门口腔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即口腔内科学(包括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儿童牙病学、口腔预防医学5门),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放射诊断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生物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临床药物学。并开设口腔医学导论、口腔行为医学、口腔材料学、口腔医学美学、牙合学5门选修课程。其中口腔解剖生理学为校级精品课程,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内科学、口腔解剖生理学为校级优秀课程,口腔颌面外科学和口腔组织病理学为校级优秀建设课程。1名教师的网络课件获得了我校“中青年教师网络教学课件竞赛一等奖”。

       口腔医学系积极鼓励各级教师申请与教育教学有关的科研课题,目前获省级教育改革立项课题4项。2005年底我系出台第一本双语试用教材,包括口腔外科学、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病理学、口腔生物学的一些课程内容,部分经过教学试用,学生反映良好。

       此外,我们贯彻执行《山西医科大学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的有关规定,让一些学生参加了教师的科研课题。我系的多个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获得一等和二等奖,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六、科学研究与成果

       口腔系作为山西省唯一的口腔临床医学硕士授予点,秉承科研、教学、医疗相长的理念,积极申报和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研究任务。目前共有硕士生导师22人(包括第一、二附属医院口腔科10人),现有科研经费约150余万,在研科研项目20项,其中省科技厅项目17项、省教育厅项目3 项;已完成的项目14项通过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3项、“国内领先水平”的6项、“国内先进水平“2项,尤其是有3项科技成果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山西省高等学校技术进步二等奖”、“山西省第七届‘兴晋挑战杯’高校青年师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分获金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实用新型专利3项 。其中“可拆卸式核桩烤瓷冠桥”的研制成功和“抗龋健齿含片”等多项研究成果均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5年来,共发表各类论文127篇。为进一步浓厚学术氛围,我系积极拓展对外学术交流,先后聘请多名国内外口腔知名专家为我系的客座教授,并与日本松本齿科大学签定建立了学术合作和研究生培养的协议,为进一步促进我系科研工作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七、荣誉和表彰情况

       在历年来我校“育人杯”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口腔系多名教师获校级教学竞赛一、二等奖,1人获省级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1名教师的课件获省级一等奖,多名教师获我校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和校级优秀教师称号,2名教师荣获校级“中青年教学能手”称号,2人荣获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工作者。2009年尤其是收获的一年,口腔修复科获山西省科教文卫体工会“学习型先进单位”;有2个班获山西省优秀班集体;口腔医学系、口腔医院获山西省第十届“育人杯”先进集体。学校“五.四” 表彰先进个人3人;学校“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学校“三育人优秀个人”1人;学校“工友之星”3人,省级、校级优秀辅导员2人,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联系的高级专家1人,校党委联系的高级专家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