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大事件盘点

导言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在上个月底如期举行,共有201万考生报名参加考试。2016年新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政策与考生关系密切:新修正实施的《教育法》,在《刑九》基础上对考试作弊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2017年硕士研究生考试首次将在职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另外,教育部进一步规范MBA教育,将EMBA招生纳入全国统考。下面,我们和您一起回顾2016年考研大事件。

201万人参加2017年研考

报考人数大幅增长,考研为啥这么火?

2016年12月24日至26日,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举行,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共有201万人报名参加考试,比2016年考研增加了24万名考生,增加13.56%。与以往不同,2017年研考首次把在职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有专家指出,这可能是报考人数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

随着考研政策的变动,除了总体报名人数呈上涨趋势之外,报考专业型学位的考生人数增长明显,多地甚至出现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术型学位考生人数的现象。以北京为例,在2017年考研网报中,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为28.9万人,其中报考专业型学位的考生占52.2%,专硕比例首次超过学硕。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将统一进行管理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

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出台,在职联考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首次并入全国统考,让在职考生与他们的研究生梦“再续前缘”。

“同一招生单位的同一专业,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分数线、录取标准要保持一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弛说,比如在艺术硕士的考试中,无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考生,都要考同一张卷子,录取的条件也是一致的。这无疑为一边工作一边备考的在职人员增加了难度,但换来的是“学历学位证书与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对于乘坐“非全入统”首班车的考生来说,这项考试改革“很值”。

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两统一、一同一”:统一下达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统一组织实施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录取;坚持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同一质量标准。

“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

关注MBA教育

我国MBA培养院校为231个,具有EMBA招生权院校64所

我国自1991年开展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研究生教育以来,已授予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数达到25.8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我国设置的首个专业学位,MBA在研究生教育理念、招生方式、培养模式、教学管理、论文标准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顺利发展。目前,我国MBA培养院校为231个,每年招收的MBA研究生总数近4万人。200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部分院校开展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专业学位教育工作,这是我国管理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尝试。目前,具有EMBA招生权的院校共64所。

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MBA学费标准必须在招生简章中注明,并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MBA教育的收费管理,学费等收入必须纳入培养院校财务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不得坐收坐支。各培养院校现任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属于行政职务职责范围内的活动,不得领取劳务费、津补贴,原则上不承担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教学任务。

2017年起EMBA招生纳入全国统考:从2017年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考生参加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由教育部划定统一的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分数线并向社会公布,培养院校按照国家统一招生政策自主录取;自2016年12月1日起,各培养院校不再自行组织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

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细化教学质量标准,严禁在本院校章程规定的办学地点以外开展主要课程教学活动,严禁与教育培训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严禁“先上课后入学”。杜绝“培训班”式、“放羊”式的培养方式,杜绝不上课或达不到规定课时而获得学位的现象;严禁降低标准授予学位学历、“花钱买学位”等行为,严肃查处教学评价中的权力寻租和不正之风。

诚信考试 作弊违法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颁布实施,明确将“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其他帮助”“非法出售、提供考试试题答案”“代考替考”列为犯罪行为。2016年新修正实施的《教育法》,在《刑九》基础上对考试作弊又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

作弊的考生除了要接受应有的行政处罚,还要承担刑事责任,这让研考有了双重保障。但法律惩治不是最终目的,在考试愈来愈严格的今天,我们仍然呼唤考试诚信回归。

专题:诚信考试展真才 作弊违法毁前程
编辑:和小莫 美术编辑:王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