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动态

教育部会同多部门推进基层就业项目,为高校毕业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2020年08月06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会同多部门推进基层就业项目,为高校毕业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到基层去,做发光发热的建设者

 

“在新疆,我感受到了千千万万有志之士扎根边疆、不畏艰险、勇担使命的伟大精神。这坚定了我留在西部、扎根基层的决心。”来自甘肃的张娜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2020届毕业生,毕业后她选择留在新疆工作。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寄语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到基层去正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的选择。今年,教育部会同中组部、人社部、团中央等部门,共同推进做好“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基层就业项目,引导广大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贡献力量

7月13日,清华大学动力工程专业2020届硕士毕业生许亚伟正式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报到。作为选调生,他第一志愿报了宁夏贺兰县一个镇上的信访和综合治理岗位,第二志愿则报了灵武市应急管理局的岗位,都是离群众最近的基层岗位。

“我想离一线、离业务更近一点,组织需要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许亚伟说。

为了使选调生在基层“留得住、干得好”,清华大学完善选调生工作体系,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关心一生”。该校2006年设立“启航奖”,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对到西部、基层、重点单位就业的毕业生进行奖励,对到基层公共部门工作的毕业生开展集中岗前培训。去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清华校领导会亲自送到岗位上,在培训、深造、生活支持等方面学校也制订了专项计划。今年,清华大学有近300名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就业。

作为农业特色突出的高校,中国农业大学出台“就业引领导航行动”,引导和鼓励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到基层就业,到现代农业产业、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就业。今年,该校也有近300名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

到脱贫攻坚一线建功立业

作为支持“西部大开发”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西部计划”为西部地区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为西部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20年,该计划将招募两万名应届毕业生投身西部。

河北大学2020届毕业生董佳娴即将启程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我一直想要去西部看看,如今终于如愿以偿了。我要成为一名建设者,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在董佳娴看来,“将小我融入大我”的人生才有价值。

研究生支教团作为“西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派遣了20余批、近两万名研究生赴中西部贫困地区支教。

近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20届毕业生易际泉和3名同伴到达四川省昭觉县,在这里,他们将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

除了支教,易际泉和同伴们还将参与当地扶贫工作。眼下,直播带货正蓬勃发展,浙大学子们也把直播带进了当地的偏远山村。“我们将对昭觉当地的土特产,比如蜂蜜、黑猪肉、土豆等进行直播销售,助力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易际泉说。

 在服务民生中实现人生价值

“相比留在上海,你回到家乡的话一定会为那里的教育事业发挥更大作用。”华东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刘斯琪因为学姐这句话,坚定了反哺家乡的决心,她放弃了留在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决定返回家乡宁夏银川市做一名教师。

乡村振兴,教育是基础。而乡村学校往往由于地处偏远,教学、生活条件差,留不住年轻教师。为了进一步充实乡村教师队伍,2020年教育部出台了扩大“特岗计划”规模、保障编制、“先上岗、再考证”等政策,引导更多的毕业生投入到教师队伍中,鼓励他们投身乡村教育事业,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和希望。

毕业时,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2020届毕业生任政放弃了很多高薪岗位,选择做天津市的一名社区工作者,战斗在综治维稳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第一线。此前在首都机场担任翻译志愿者,协助开展入境外籍人员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经历,对他做出这样的选择有着很大影响,艰苦的工作条件没有吓退任政,反而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责任担当背后沉甸甸的分量。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既是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助力成长成才的重要渠道,也是助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有效举措。日前,中组部、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的通知》,鼓励高校毕业生围绕社区服务需求就业创业,助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基层是大学生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大舞台。今年,教育部加大力度,积极引导毕业生扎根基层、拼搏奉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成就梦想。”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中国教育报记者 董鲁皖龙)

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