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动态

陕西省创新精准资助模式 努力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好学”

2021年07月01日 来源: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学生资助工作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从思想理念、数据系统、管理服务、资助育人、政策宣传五个方面下功夫,着力创新精准资助模式,努力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好学”。

创新资助理念,做到“三个结合”。坚持把学生资助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相结合,将资助育人作为立德树人重要抓手,以资助为手段,以扶贫扶智扶志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受助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把国家政策的助困、奖优和引导相结合,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内涵,设计助学、奖学、发展3类32项资助项目,构建互为补充、功能多元、内涵丰富、覆盖完全的资助政策体系,努力打造“资助+发展”的新模式。坚持把学生资助与大数据应用相结合,整合多部门数据信息,实现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覆盖、全流程的精准资助和精准管理,确保各级各类学校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程全部优先资助。2016—2020年,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97.5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52.49亿元。

创新数据应用,确保资助精准。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开发“陕西省教育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打造精准资助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口、学籍、资助等数据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互相比对、互相印证。规范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通过严格、规范、高效、精准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完成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信息核对、审核、补录、重复信息处理、动态数据调整、受助学生信息核查等,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确保对象全精准、资助最优先、过程可查询、结果可确认,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精准资助无遗漏。实行大数据精准分析和管理,从学籍和户籍两个维度,按行政辖区和各级各类学校两个体系,定期对全省和各地各校精准资助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实时动态分析,建立科学、完善、客观、精准的大数据监管、评价模式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精准到人、覆盖完全的责任体系,确保各项资助政策和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创新管理模式,做好为民服务。完善协同攻坚管理模式,强化相关部门、不同领域扶贫、户籍、学籍、资助等各方面信息交互和沟通协作,构建全方位、体系化的精准资助数据库,形成在国家资助同一旗帜、同一平台下跨部门协同攻坚、综合服务的新格局。通过教育大数据信息平台,将扶贫、学籍、资助3个平台的数据信息整合汇聚,应用精准资助信息系统,无需学生提供任何证明,即可在系统中精准确定资助对象,精准落实资助政策,真正变“管理”为“服务”、变“人找资助政策”为“资助政策找人”,做到让信息多跑路、学生少跑腿。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机制、死亡学生还款救助机制、风险补偿金结余奖励和亏空分担机制,实行“合同电子化”和网上办理全覆盖,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贷尽贷”。开发学生资助政策手机移动客户端,开放资助政策查询功能,让学生和家长对每一项政策的资助对象、资助标准、申请流程一目了然;向社会公布3部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及时受理学生及家长的咨询与投诉;定期答复学生和家长通过全国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平台和省教育厅公众留言平台的在线政策咨询和求助信息,努力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结果、人人都满意”。

创新资助育人,构建长效机制。践行“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建立“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生态链,构建经济资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选聘1579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担任“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深入3148个学生家庭、1231所高中“现身说法”,讲好资助故事,宣传资助政策,同时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截至目前,开展资助育人活动7628次,其中,“诚信教育主题月”活动1742次、“感恩励志教育活动”3758次、“社会责任感教育活动”2128次。打造特色鲜明的资助育人品牌,组建高校“资助联盟”,发挥资助育人合力,陕西科技大学“阳光助学工程”、西北政法大学诚信教育品牌活动入选全国资助育人特色案例。

创新政策宣传,抓好政策落实。在全省开展资助政策和信息管理系统“大宣讲·大培训”活动,覆盖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学段,共计培训3500余人次,并延伸拓展到各级财务管理人员。创新开展“精准资助基层行”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资助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干部、教师和资助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对学生和家长面对面开展政策宣传,逐人逐家进行针对性政策解读。截至目前,已组织走访人员5.4万人次,走访学生(幼儿)4.5万人,发放慰问品4.4万件,切实打通了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