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安徽省 院校隶属:安徽省

院校简介

学校领导

学校简介

安徽理工大学(学校代码:10361)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学校淮南校区占地约3200亩,合肥校区占地340亩。

学校创建于1945年,与合肥工业大学同根同源,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1955年学校由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6年迁至合肥,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与煤有关的学科专业、部分基础课教师等整建制迁至淮南。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期间,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2022年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并入。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19个学院(部)和一个直属附属医院,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7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安徽省I类高峰学科,5III类高峰学科。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7个学科榜上有名。学校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以安全、先进制造、地矿、爆破等学科为特色,工、理、医、管、文、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

学校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全校教职工43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具有高级职称人员97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4人,省部级人才80余人,400余名高水平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其中双聘院士28名。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115”产业创新团队4个、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8个。

学校现有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5800余人。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课程4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2016年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为4.8万平方米,拥有一流的现代化设施和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源。

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30余万名,陈鲸、卢秉恒、彭苏萍、袁亮、陈湘生五位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所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99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两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次被评为“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七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校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起高校。大学生机器人协会、大学生航模与科技践行协会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多名学生获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

学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发起成立煤炭行业“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30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基地与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30余项,科研经费年均2.2亿元;获省部一等奖3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状1项,中国专利奖1项,安徽省专利金奖1项,教育部、安徽省及国家行业协会等科技成果奖励150项,授权国内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专利1400余件。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获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学校拥有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矿山智能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粉尘防控与职业安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研究创新平台42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已与地方政府、国有大企、知名高校等150余个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先后成立了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能源革命工程技术研究院(晋城)、高等研究院(合肥)等。积极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安徽省能源研究院承建单位之一,负责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方向研究工作;参与大健康研究院建设,负责职业医学与健康联合研究中心筹建;参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环境研究院建设。学校持续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俄罗斯、乌克兰、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地区)的6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关系,有来自28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

展望未来,安徽理工大学继续秉承“团结、奋进、博学、奉献”的校训,弘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校园精神,保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奋力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周边环境

       安徽理工大学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淮南,简称“淮”,古名“州来”,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称,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
       淮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汉时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首置淮南国,后刘安在八公山招贤纳士,著书立说,编纂了千古名篇,被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淮南子》,发明了华夏美食豆腐。
       淮南市总面积5571平方公里,辖5个区、2个县。截至2016年底,总人口为345.6万人。淮南市安徽省重要的科研教育中心,2016年,拥有普通高等院校6所,在校大学生7.99万人。
       淮南是中国能源之都、华东工业粮仓、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国务院13个较大城市之一,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百个宜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首批试点智慧城市、中国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

       矿产资源

       淮南市矿产资源的特点:一是能源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发现的有煤炭、煤层气、地热等资源。二是煤炭资源优势突出,分布集中,且煤质优良。此外,还有高岭土、石灰岩、白云岩、磷矿、含钾岩石、陶粒页岩、砖瓦粘土、地下水、矿泉水等资源。

       淮南煤田远景储量444亿吨,探明储量180亿吨,占安徽省的70%,占华东地区的32%。早在明朝中叶,市境居民即开始土法采煤。《大清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江南通志》、《凤阳府志》、《怀远县志》、《凤台县志》多有记述。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因打造兵器,中都(凤阳)留守司士卒到上窑山采取大量煤炭。不仅如此,民间开采也很踊跃。民国19年(1930年)开凿九龙岗西矿时,于民窑废坑中挖出一块石碑,记载了开采经过以及开采人姓名,时间是明万历年间,明代民窑开采情况可见一斑。清初禁止煤炭开采,市境土法采煤衰落。及至清末,近代工矿业萌芽,朝廷重臣孙家鼐也支持皖省兴办矿务。
       新中国建立以后,淮南煤炭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52年3月,淮南解放后兴建的第一座矿井蔡家岗煤矿(谢家集一矿)建成投产,揭开了淮南煤矿建设的序幕。1954年,谢家集二矿、三矿、李郢孜一矿先后破土兴建,分别于1956、1957年投产;1955~1964年,先后又有李郢孜二矿、毕家岗矿、李嘴孜煤矿、孔集矿动工兴建并竣工。云集淮南西部的建井工人,住窝棚、吃咸菜、战酷暑、斗严寒,创造了矿井建设的高速度。至1964年,淮南矿区新增矿井7座,设计能力达到855万吨。
       2009年,淮南市煤炭产量达到8000余万吨。2011年煤炭产量已达到1亿吨左右。是中国13个亿吨煤炭煤炭基地之一。淮南由此被称为“建在金库上的城市”、“华东工业粮仓”。 
       电力资源
       淮南电力工业是伴随煤炭工业的发展而兴起的,并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业门类。民国19年(1930年),九龙岗煤矿创办之初,购进1台7.5千瓦直流发电机,建发电房,是为淮南电力工业的源头。此后,电力工业一直是煤炭工业的一部分,从属于淮南煤矿。日本侵占淮南煤矿期间,为了掠夺资源的需要,在田家庵建立了下窑发电所,架设田家庵—大通—九龙岗输电线路。至日本投降,淮南发电装机容量由沦陷前的数千瓦增至6000千瓦。抗日战争胜利后,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推行“复兴三年”电力建设规划,兴建下窑第三发电所,到淮南解放前夕,淮南发电装机容量为8200千瓦,设大通、九龙岗、八公山3座变电所及田家庵升压站,构成建国前安徽省唯一的区域性电网,除了工业用电之外,民用电也已经开始。
       淮南解放后,电力工业由煤矿附属地位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田家庵电厂进行改建,1956年,国产第一台6000千瓦发电机在田家庵电厂投产,成为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此后,田家庵发电厂经过5期扩建,装机容量达到60.1万千瓦,包括了6000千瓦、1.2万千瓦、2.5万千瓦、12万千瓦等不同型号的国产、进口机组,如同一座电力工业博物馆,成为新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淮南新上马的火电机组占“皖电东送”总装机量的85%以上,是“皖电东送”当之无愧的“领军主力”。截至2009年底,淮南的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达到1000万千瓦,发电总量460亿千瓦时以上。是全国6个煤电基地之一。到2020年,将建成装机总容量将达到2000万千瓦时的火电基地。发电能力将超过长江三峡水电站。成为名副其实的“火电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