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北京市 院校隶属:北京市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专业介绍: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它包括六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本学科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决定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我校于2006年获得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点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学位授予权。本学科2012年起按一级学科招生,并按照一级学科培养。

学科建设研讨会

 

         本学科在思想与文化素质教育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西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社会发展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研究以及国外社会主义研究等领域,积累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等领域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

导师队伍

    本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0人,讲师1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1人。师资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及学缘等结构合理。

 

一级学科带头人张加才教授           导师团队参加国际会议

 

        本学科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学术带头人分别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和“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担任北京高教学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会副会长,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会的副秘书长等职。本学科多人次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的教材编撰、审稿和统稿等重要工作。

  

 

                “北京市教学名师”荣誉证书            “全国优秀教师”荣誉证书

 科学研究近年来,本学科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以上1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2项;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核心期刊80余篇,专著20余部;各类获奖20余项。

     

各类科研成果

 

 

本学科导师承担的省部级以上课题主要有:

 

序号

课题来源

课题名称

1

国家社科基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基本态势及未来走势

2

国家社科基金

《北溪字义》中外版本整理及思想研究

3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比较视野中的老龄伦理

4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道德教育理论西学东渐研究

5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社会发展中的个人与社群中西文化

——以社群主义为研究对象

6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过程研究

——以延安《解放日报》为考察对象

7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道德冷漠现象的制度治理研究

8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问题研究

9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儒藏》(精华编)二种

10

北京市哲学社科基金

制度分析与构建视域下的道德冷漠研究

11

北京市哲学社科基金

选择与命运:伯恩施坦主义与列宁主义比较研究

12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

北京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状况的实证研究

13

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课题重点课题

北京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调查研究

14

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课题重点课题

首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状况调查研究

15

市教委人文社科计划

重点项目

基于审美与伦理结合的公民道德养成机制研究

研究生培养

    本学科每年招生10人。报考我校并被录取的硕士生中,来自985和211高校的本科生越来越多,生源质量稳步提高。目前本学科已有5届毕业生。他们有的到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继续深造;有的进入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有的留在高等学校或进入中小学等教育机构工作。

    本学科的研究生培养,采用课程学习、社会实践和论文写作等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科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在帮助学生在打好坚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着重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学习方面,除培养计划中设置的课程外,聘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知名学者作专题讲座;在社会实践方面,学科安排一定的实习机会,以锻炼进入社会开展工作的各种能力;在论文写作方面,采取导师负责和学科团队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论文质量。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来我校“名师奖学”

     

中国人民大学郭湛教授来我校作讲座                       国际合作洽谈与签署协议

  

学位论文答辩会                            研究生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