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化工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材料与化工     专业代码:0856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材料与化工

专业介绍

一、学位点情况

台州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授予点基于原医药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成功获批,设置有“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两个招生专业,拥有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金属材料及其表面工程、绿色有机合成技术与应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与资源再生等特色研究方向。

二、导师队伍

材料与化工学位点现有硕士生指导教师68名,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引才计划专家、国家“百千万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5人,浙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 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浙江省“151”跨世纪人才10人,入选首批“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8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9人,省青年科学家1人,省教坛新秀1人;台州市“21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3人,第一、二层次19人。

三、学科平台

硕士点依托台州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两大“十三五”省级一流学科,拥有浙江省工量刃具检测与深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制药化工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生物医药试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省级平台,以及台州市新能源与催化材料重点实验室、台州生物医化产业研究院,台州学院三门研究院、台州学院温岭研究院等市级平台作为支撑。学位点与台州市生物医化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

四、科研成果

6年来,硕士点教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项,省级项目近60项;发表科研论文357篇,其中SCI一区论文101篇,授权发明专利180余件,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浙江省科技发明奖三等奖1项,以及国家一级协(学)会科技奖项6项。

五、人才培养

本硕士点前期与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广泛合作,联合培养了硕士60余人。

依托学院还开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制药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材料物理专业为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省级优势专业和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省新兴特色建设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为省新兴特色建设专业、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为台州市高水平建设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为校级重点专业。上述专业培养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紧密对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毕业生供不应求。在全校率先通过制药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2021年获得浙江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点依托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涵盖材料工程化学工程纺织工程等三个专业领域。现有硕士生导师140余名,导师队伍中含有全职院士1名,柔聘院士2名,浙江省“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等省部级人才5名;近五年联合培养研究生400余人。应用化学、纺织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化学、纺织科学与工程为浙江省一流学科,化学、材料科学进入全球ESI前1%。

拥有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重点创新团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4家省级平台,科研设备总值超1.5亿元。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级等各类科研课题近500项,总经费近1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2项。与嘉兴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浙江嘉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长三角氢能产业促进会等共建了清洁能源现代产业学院,与浙江嘉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了嘉兴学院•嘉化能源未来技术学院,与三江化工、卫星石化、新凤鸣集团、万凯新材料、华友钴业和嘉欣丝绸等大型企业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基地,聘请了一批产业教授和技术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



材料与化工专硕学科代码:0856

 

研究方向高分子功能材料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被SCI、EI收录论文140,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件。在星形支化丁基橡胶技术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方面的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

  • 科研项目

近年来,承担国家973项目子课题“绿色低碳可控正离子聚合制备饱和弹性材料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电驱动应变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等国家级课题10项,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聚合物/石墨复合界面材料的超双疏、耐磨损表面的仿生构建与研究”等省部级课题11项,承担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等其它纵向项目中石油等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等课题100余项。

  •  特色研究

该方向围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医疗健康等领域装备的关键材料需求致力于高性能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技术开发。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特种橡胶材料,高性能电子封装材料,光固化3D打印树脂材料,环保型电磁屏蔽材料,纳米发电机,超疏水材料纳米空气净化材料,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特种胶黏剂智能凝胶与器件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等。

 

研究方向二: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SCI、EI收录论文12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在新型储能材料开发、纳米氧化物粉体制备技术等方面的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

  • 科研项目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类新型稀土金属有机单离子磁体的设计、合成与调控”、“基于Janus结构的高导电接触MnO2/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超级电容性能及固/固界面电荷转移机制研究等国家级课题12项,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层状稀土氢氧化物的磁性荧光双功能纳米材料的构筑及性能研究”等省部级课题10项,承担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中石化等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等课题40余项。

  •  特色研究

该方向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生物医用等领域装备的关键材料需求,开展转换材料核心的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的应用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高性能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超级电容器材料,高密度信息存储磁性材料,磁性荧光双功能材料,相变储能材料,热电转换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等。

 

研究方向三:环境友好化工过程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80篇,被SCI、EI收录论文9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件。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 科研项目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加压大型鼓泡塔中气泡群尺度流动结构与传质特性的构效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费托合成环隙型微通道反应器内气液流动、传热与传质特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等国家级课题5项,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中石化等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等课题70项。

  •  特色研究

该方向围绕国家在能源和环境领域中的战略需求,针对绿色合成与清洁转化中的核心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环境友好化工工程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气液固三相反应器放大技术,多相流测量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精细化工产品绿色化学反应工艺开发,新型分离技术开发与应用,精制脱硫技术,芳烃选择性催化烷基化技术,加氢精制催化新材料的研制及其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四:能源转化利用技术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被SCI、EI收录论文7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件“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生物柴油”和“生物质增塑剂”技术等多项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1项。

  • 科研项目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特异性化学吸附及分子内C-C键选择性断键对碳水化合物催化制备乳酸作用机制研究”等国家级课题6项,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木质纤维素选择性转化的Nb2O5基固体酸的可控制备及催化机理研究”、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景区专用生物质清洁燃料生产技术研究”等其它纵向项目以及中石化等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等课题60余项。

  • 特色研究

该方向主要致力于生物质、煤或天然气清洁转化利用工艺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废弃油脂、生物质、石油化工C4馏分等原料催化高效转化制备环境友好精细化工产品,煤基清洁燃料和化工产品开发,烯烃和二烯烃选择加氢催化剂和工艺研究开发,煤焦油、煤沥青、木焦油的深加工,油浆综合利用技术等。

 

研究方向五:环境催化反应技术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50篇,被SCI、EI收录论文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

  • 科研项目

近年来,承担国家973课题子课题提高FCC轻油收率的催化材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氧化物薄膜/分子筛核催化剂的设计及对FCC烟气脱性能研究”等国家级课题8项,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氧空位可控调变的CaZrO3基CWOO催化剂可逆自修复机制研究”等其它纵向项目以及中石化等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等课题70余项。

  • 特色研究

该方向围绕催化技术关键环节,重点在油品清洁化、工业烟气治理、工业废水处理、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环境友好催化技术等方面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油品清洁化生产工艺与催化新材料,车用燃料清洁化技术(油品深度脱硫技术、油品有机氯脱除技术),工业烟气NOxSOx催化减排技术,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技术,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废油、废塑料等再生加工和利用技术


主要为材料与化工及相关领域培养能够独立从事新材料研发与应用、化工过程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高层次技术和项目管理人才;校内外导师220余人,教授(高级工程师)占40%以上,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7人;拥有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研究院(合肥环境工程研究院),1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中德合作环境技术转化中心,实验室面积约20000m2,设备资产总值约7000万元,近五年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2019年横向到账经费1000余万元。分别与德国毕克化学、德国奚伟德控股企业集团及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纳米助剂研发中心”“新能源系统中心”“合肥学院西韦德建筑及材料研发中心”等校企合作研发与育人平台;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德国欧绿宝集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与德国罗斯托克大学、雅德大学、达姆施塔特应用科学大学及英、美、韩等国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应用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支撑平台。

本硕士点拥有功能材料、化学工程与技术、资源循环利用、过程工程经济、过程控制与信息化、绿色建筑材料、化工材料大数据、环境化工与材料和生物化工9个特色方向。

功能材料方向围绕安徽及周边区域和社会对新型功能材料的需求,以功能材料的制备、加工与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涉及阻燃材料、润滑材料、能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与纳米材料等方面,培养服务材料、化工、能源及相关行业的高层次应用型研究人才。

化学工程与技术方向涉及膜过程与膜材料、药物分离、能源催化技术、精细化工、材料化工等方面,强调安全、环保与健康意识的培养,立足合肥、面向安徽、延伸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务能源、化工、材料及相关行业的高层次应用型研究人才。

资源循环利用方向主要开展生物资源利用、电池拆解及资源回收、矿物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上述方面涉及到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工艺开发。本方向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能从事资源循环利用及相关领域技术研发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研究人才。

过程工程经济方向是针对过程工程领域及其实施环节进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预判过程工程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前景,研究过程工程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寻求过程工程与经济的最佳结合。

过程控制与信息化方向主要涉及过程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智能检测设备与技术及化工过程机械等方面,本方向以先进制造工程学院为依托,紧密围绕地方企业生产一线的需求开展研究和培养工作,定位于培养安徽省及周边地区企事业单位急需的、过程工业领域的高水平应用型研究人才。

绿色建筑材料方向以建筑节能材料、生态建筑材料、固体废弃物在建筑材料上的应用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培养学生从事绿色建筑材料制备、加工与应用技术开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化工材料大数据方向针对化工材料研究、生产和管理过程中采集的多源异构数据,研究过程监控大数据的收集、汇聚、分析处理和可视化技术,实现化工材料研发和生产过程的动态监控、预测预警,提高化工材料行业管理水平和企业决策科学水平。

环境化工与材料方向以化学工程技术及各种新型环境材料为基础,生物方法和物理化学方法为支撑,研发和推广各种环境友好型的固体废物、大气、水体污染治理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以及其相关新型环保材料的制备。

生物化工方向以生物学、化学、工程学为基础,研发仿生功能材料、开发微生物资源、研究生物催化与转化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生物化工技术和管理人才。

上述九个方向以材料与化工领域为基础,强调多学科交叉,涉及新材料、生物化工、先进制造、节能环保、大数据等我省重点发展产业,这些方向所培养的人才都是社会急需的,且需求量大。

   本学科1981年获化学工程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得化学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设立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化学工程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成为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06年和2012年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学科水平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排名均列第52005年和2015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2016年,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最新一次的学科水平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整体成绩为A

   本学科已建成一支学术与专业水平高,育人能力与工程背景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本学科拥有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膜分离过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工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优秀的研究平台;拥有北京化工大学常州研究院、苏州研究院作为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校外培养基地,且在河北开滦集团、山东新龙集团、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安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化工厂建有实训基地,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搭建了完备的生产实训平台。本专业学位领域的研究工作强调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相结合。

本学科以高端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需求为牵引,与时俱进地构建了具有学科前沿性和交叉性为特征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应用”三位一体的创新研究体系,构建了国内一流水平的硕士-博士人才培养研究平台和基地,建有2个属于化工学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全国化工学科只有3个),合作建有“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膜分离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能源环境催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另有8个校级创新团队,形成了“团队合作、协同创新、敢为人先、服务社会”的团队创新文化,为高端人才培养奠定了平台基础。此外,为了保持“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的先进性,学院在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纳米材料与技术、能源化工、资源化工、环境工程、应用化学等领域不断加强教学、科研能力建设,不断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凝炼新的研究方向,已经形成了若干稳定且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水平先进的研究方向,为培养国家需要的高水平化工高等科技人才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本学科面向国家节能减排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之重大需求,结合国际化工学科前沿方向,发展形成了“化工过程强化科学与技术”、“新材料分子设计与产品工程”、“生物炼制科学与技术”、“绿色工业催化”、“煤基化学品与清洁能源”等五大特色学科研究方向,形成了一支由院士、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为核心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14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双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万人计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6人。在专任教师中,博士生导师63人,硕士生导师104人,正副高级职称教师10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左右。



专业点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