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机械     专业代码:0855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机械

专业介绍


1.特色与优势

本学位点立足北部湾经济区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以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为抓手,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港口机械和临海农业机械等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先进制造技术、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形成了以临海机械和海洋装备设备为特色的机械装备数字化技术及应用、机械装备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装备测试与故障诊断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EI及ISTP收录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80余项;获国家级、自治区教学成果3项。

2.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

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高级职称22人,博士1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拥有国家千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自治区八桂学者、广西特聘专家、广西高校卓越学者、钦州市海鸥计划特聘教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拥有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钦州市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还聘请了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的企业导师。近年来,本学科与国内多所院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共计33人,毕业的学生均成为知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高新企业的业务骨干,并有多名毕业生录取到国内高水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的全面认可和广泛好评。

3.培养环境与条件

本学位点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机械工程、广西一流学科(培育)——船舶与海洋工程、广西重点学科(培育)——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广西优势特色专业——轮机工程和广西高校临海机械装备设计及控制重点实验室、广西船舶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钦州市船舶先进设计制造重点实验室、钦州市“互联网+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工作,专业实验室面积5000多平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00多万元。此外,还与合作企业共建了“数字化造船国家工程实验室钦州基地”、“船舰载无人机发动机高层次双创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等一系列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基地。



、学位点情况

台州学院机械硕士学位点于2021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是学校首批获得的专业硕士学位点,设有机械工程、智能制造技术两个招生专业,学制3年。机械工程专业设数字化设计制造和机电一体化与智能控制2个研究方向,智能制造技术专业设智能产线开发与运用和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网络协同制造2个研究方向。

1.“数字化设计制造”方向:研究机械零部件及产品的数字化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理论与技术,包括各类机电产品及零部件、高性能流体机械多场耦合、机器人结构等数字化设计成型制造新技术,产品及零部件疲劳与可靠性等。

2.“机电一体化与智能控制”方向:研究机电装备的系统集成、传感与检测、机器人及应用、智能控制等理论与技术,包括高端装备及复杂成套机电系统的智能控制、机器人协作、多源信息融合与监测等新技术。

3.“智能产线开发与运用”方向:研究智能生产车间的规划设计与智能产线关键技术,涉及模式识别、物联网、智能检测、生产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等理论与技术,包括先进制造、精益管理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融合。

4.“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网络协同制造”方向:研究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理论及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包括网络协同制造、工业大数据分析与决策等新技术。

、导师队伍

机械硕士学位点拥有全职硕士生导师51人,聘请企业资深技术与管理人员30余人担任研究生行业导师。导师队伍中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人、教授(博导)15人。学位点深度开展产教融合,拥有杰克股份、银轮股份、双环传动等10余家行业重点企业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科研平台及成果

机械硕士学位点依托智能制造学院建有“高性能工业泵与真空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浙江省真空装备产业技术联盟”、“智能缝制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省级产学研平台5个,以及台州大数据智能研究中心、智能装备与可靠性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市级平台。近5年,学位点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6项、浙江省重点研发、省公益技术等省级科研项目34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国家级行业协会/学会一、三等奖5项,发表SCI论文207篇,授权发明专利126件,承担企业技术委托攻关项目和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00余项,导师队伍具有较强的科技攻关实力。


授权点以服务国家能源行业科技进步和适应首 都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持续关注传统优势学 科建设、特色实验室建设和高水平科研工作, 机械工程学科作为与清华大学共建学科,2018 年入选北京高精尖学科。现拥有能源工程先进 连接技术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光机电 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深水油气管线关 键技术与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研究 平台,机械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现 拥有一支包括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等称号的师资队伍。 近五年来,机械工程学科领域的科研实力不断 增强、研究特色日益鲜明、社会影响力稳步提 升,尤其是连续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 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国家重点研 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等, 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0余项、其 他科研课题100余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 20余项,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内 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厦门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科为福建省一流学科之高原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客车及特种车辆研发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与安全技术研究院、福建省客车先进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现代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精密驱动与传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厦门市智能制造高端装备重点实验室等11个省、市级科研平台,拥有厦门理工学院—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车辆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优质资源。在新能源汽车与专用车关键技术、智能汽车与安全、微纳与精密制造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等研究领域与行业龙头企业广泛开展深入合作,解决技术瓶颈问题,成效显著,已成为省内重要的机械行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品研发基地。

本学位点现有硕士生导师60余名,具有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等优秀师资。拥有“客车研发CAE与安全试验检测技术”、“智能装备驱动与传动技术”2个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1个福建省研究生导师团队。

本学位点主要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力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相关专业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具体研究领域包括:

(1) 新能源汽车与专用车关键技术

以新能源汽车与专用车辆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化为特色,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新材料等关键技术及集成研究,依托机械工程福建省重点学科和省客车及特种车辆研发协同创新中心、客车先进设计与制造研究院等科研平台,联合多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拥有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和示范基地

(2) 智能汽车与先进安全技术

以汽车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及工程化为特色,开展交通事故深度分析、驾驶行为与认知建模、目标视别,主动安全系统评估决策,智能汽车控制技术主、无人驾驶汽车系统,车身结构及人体损伤防护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化,依托省级协同中心、新能源汽车与安全技术研究院省级平台,联合多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关键技术联合研究。

(3) 微纳与精密制造技术

以微纳及精密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特色,开展基于电流体动力学的微纳制造技术,面向电子封装的微流控技术,面向微结构功能器件及表面织构的精密加工技术,面向尺度和性能约束及功能需求的传动设计与方法,复杂共轭曲面创成理论与方法,高速转子系统支撑阻尼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等研究。联合多家企业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有精密驱动与传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4) 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

以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技术与应用为研究特色,开展工业机器人集成与应用,智能工厂集成、绿色制造、激光中厚板焊接、多轴联动特种加工数控等技术与装备研究,联合省内多家大型企业开展关键技术联合研究及研究生培养。具有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建有厦门市智能制造高端装备重点实验室。

(机械工程学院网址https://jx.xmut.edu.cn/


1. 机械工程      代码:01  

机械工程研究方向依托上海市机械工程高原学科、上海多向模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足临港新片区,辐射长三角,主要开展近净成形理论与技术、智能装备设计与控制技术、风电机组结构优化设计、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精密成形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等研究。面向机械工程领域,培养掌握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胜任本专业领域的工程技术设计开发、应用与管理,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现有专任教师22人,包括教授 8 人,副教授13 人,拥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揽蓄计划人才、省级杰青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该领域导师具有指导研究生的丰富经历,且教学科研设备齐全,研究基地设施完善。研究项目主要来自国家与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项目及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等。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等多项省部级以上的科学技术奖。本专业领域在多向模锻技术方面形成了特色研究方向,相关研究成果在企业中得到较好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专业欢迎机械类、力学类、电气类、自动化类等专业学生报考。

2.车辆工程      代码:02

车辆工程专业领域面向临港新片区及长三角地区,以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及智能控制的研发和应用为核心,依托“商用车智能化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环保机械工程中心”,主要开展新能源车辆动力系统集成技术、汽车电子控制与诊断技术、汽车制造技术及智能化、智能车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设计与优化、车辆可靠性及耐久性评价技术、新能源储能与电控技术等内容。面向车辆工程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培养掌握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胜任本专业领域的工程技术设计开发、应用与管理,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领域现有专任教师 15人,包括教授 5 人,副教授 7 人,拥有上海市揽蓄计划人才、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进排气机构分会理事长等一批高层次人才。该领域教学科研设备齐全,研究基地设施完善。研究项目主要来自国家与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项目及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等。

本专业欢迎机械类、能源动力类、交通运输类、电气类、自动化类等专业学生报考。

3.智能制造技术      代码:03

智能制造技术专业领域定位于上海临港新片区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需求,主要开展智能设计与数字化工程、智能感知与制造系统技术及智能制造领域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面向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培养掌握智能制造技术、先进传感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信息处理技术与方法,使之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具备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知识具有从事面向智能产品与智能装备的智能设计与数字化工程、面向生产过程的智能感知与制造系统等相关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开发工作的能力,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领域现有专任教师 16人,包括教授 3 人,研究员4名,副教授10人。该领域教学科研设备齐全,研究基地设施完善。研究项目主要来自国家与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与教委项目及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等。

本专业欢迎机械类、电气类、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等专业学生报考。

 

联系人:老师(招生事宜)

联系电话:021-38221157

E-mail: jiangc@sdju.edu.cn

学院网址:https://jixie.sdju.edu.cn/


专业点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