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专业代码:0814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土木工程

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内容非常宽泛的研究领域,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其涉及的技术领域还在不断地拓展新的学科分支和新的研究方向;然而,新的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不断地融入,使本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广泛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如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分析技术、全球卫星定位、遥感技术、新材料和智能材料、建筑节能技术等,都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空间技术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土木工程技术,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永恒的“朝阳产业”。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成立于1984年,200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目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00多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十余名,本专业在校硕士生近200名。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形成了“岩土与地下工程”、“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和“工程防灾减灾”三个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与研究特色的研究生培养领域。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及升学率连年达到100%,毕业生因其良好的综合能力而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科特色

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学科组在岩土工程领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项目中的大型岩石工程、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矿山工程中的高边坡、松散介质工程、以及地下工程开挖诱发地质灾害评价及其控制技术等重要研究项目。在建筑结构及其抗震领域先后承担了建筑结构设计及其灾害评价、工程抗震设计及其安全评价等许多重大工程项目。

近十年,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其中一等奖10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0余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在某些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社会的好评。

优秀的研究成果带动了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飞跃,一方面能够使研究生掌握前沿的学术理论和技术方法;另一方面又通过工程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能力;从实践活动中提升研究生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成果获得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未标题-3

2006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L56)AV7YPBG(IE{(ZD536

“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方向在孙世国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下图是孙世国教授作为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未标题-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2012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冶金矿山科学技术奖-2012

2010年冶金矿山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0ZC4`U{E2$EFG(J`3JDVMSH

3NH[8@}XA2FB@_S3SNP[74V

2010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_Scan10007

lixiaoyong1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

         

 

9{{]J$$~~6[4JHB%NQ(VW4O

(3G84J]6R717XNPN4H9UBRL

授权专利30余项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学科依托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和各类企业工程课题进行研究生培养工作,通过“产、学、研、用”的基地建设,为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的一线科研、设计和生产单位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工程实际,以注重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训练,注重学生发现科学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选题重视与土木工程设计和前沿研究领域的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全方位强化研究生的实战能力与学术水平训练;提升研究生就业的竞争力,更好的为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学科优势

研究方向广、科研综合实力强

本学科现有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毕业后统一授予“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专业毕业证书。目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属全部六个二级学科。

师资队伍学术水平高、科研条件优良

学科现有高级职称教师27名,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70%,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7名,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2名。另聘请北京市人才强校特聘教授1名,讲座教授4名,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5名,整个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术梯队建设合理,并形成了较强的创新能力。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及省部级和各类企业课题百余项。学科依托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甲级建筑设计院及矿山安全与岩土工程研究所。试验仪器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在物探与勘查、路基检测、隧道衬砌支护检测、结构动力特性测试与分析、清洁能源等研究方向具有国内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软件。

E60EM综合电磁法仪

130826091920

E60EM综合电磁法仪

拟动力实验系统

[VKA$MW%JN]RS}WZS0P_735

XX3`O_IG6V%$`U]YDRCAMXF

4QN9AUKA(@G(GR7@L6X()(A

激光隧道断面仪

动力应变数据采集系统

动力应变/ICP数据转换系统

       

研究领域

岩土与地下工程

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是国家基础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基础工程和人居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高速公路与铁路、地铁、地下工程、堤坝、高边坡、各类复杂基础工程和矿山工程的安全等等都涉及到岩土工程理论与技术方法。区域性岩土或特殊条件下的土工问题则是针对非常规、非普遍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和非传统的土工问题。

21世纪人类生存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四大挑战。土地资源有限且利用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提升空间小、难度大。人类向地下深部开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无奈的选择,由此也给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十二五”期间和中长期发展规划(2001-2020),对交通基础工程及民生工程的建设进行重点倾斜,公路建设重点发展“五纵七横”计划3.5万公里、铁路建设重点发展“四纵四横”计划累计里程1.3万公里、2015年之前拟建设地铁线路总长2259公里,从而极大地推动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技术的发展,到2020年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拟在公路铁路、地铁工程建设等领域投资10万亿以上,因此本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成都春熙路二、三号线地铁换乘站示意图

 

 

 

 

 

 

孙世国教授

 

 

 

 

 

    我校“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领域以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博士生导师孙世国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该团队主要以矿山安全与岩土工程计算理论及其应用技术为重点,在矿山安全、地基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地下工程理论与控制技术、岩石工程开挖对周边环境安全的影响规律与评价方法、三维动态变形监测技术与预测理论等领域已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10团队

DSCN1294

 

 

目前该科研团队以第一承担单位负责“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陡边坡风险辨识与雷达干涉监测技术及装备研发”、以及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以及校企联合项目70余项科研课题。形成了师资力量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梯队建设科学的研究队伍,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获国家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多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为企业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近10亿的经济效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有力推动了该学科领域的经济发展与进步。

该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

1)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主要包括露井联采综合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分析、露天边坡风险分级分析与评价、高陡软岩边坡智能匹配优化设计、大型松软堆积体安全评价、控制与加固技术等;

2)井下突水预测与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复杂断裂带存在对上覆岩体的破坏规律及其诱发导水通道的评估与预测、安全开采控制技术与措施;

3)尾矿库灾变机制及其预测预警技术,主要包括尾矿坝重大事故隐患的现场诊断技术、尾矿库溃坝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尾矿坝浸润线抬升及坝体涌水开裂紧急险情处置技术、浑水渗流作用下尾矿坝淤堵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

4)地下工程设计、加固技术及施工风险评估;地下资源开发上覆岩体破坏规律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与控制技术;

5)岩土工程的变形智能监测及其灾害预测预警技术:三维实体预测及其安全判别技术;

6)岩土工程的理论研究及其工程控制新技术的研发等 ;

7)岩土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及其评价体系的创建等;

8)各类基础工程的设计、震害评价、以及控制技术和加固措施等。

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

为了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严重危害,结构在正常使用和受灾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整体性,以便有效地发挥建筑物的承重和支撑作用,保证室内工作人员能够安全地撤离和尽可能少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业建设的蓬勃发展,新型结构设计及其防灾研究方向发展空间巨大。而且,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和能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因此建筑节能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目前,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巨大的建筑能耗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强化新型建筑结构、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学术问题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王晓纯教授

    “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特色团队以博士生导师王晓纯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该团队一直致力于新型建筑结构设计、新材料的开发、结构防火技术研究;在复杂结构设计、新材料、以及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石化建筑结构火灾安全评估领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50余项。同时,该特色团队在绿色建筑、热泵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长期成果的积累,并取得较好的创新成果。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4

 

主要研究方向:

1)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抗火性能;

2)钢结构防火性能化设计;

3)地源热泵设备开发;

4)石化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5)钢结构超薄型涂料抗火性能;

6)砌体加固技术;

7)纤维复合材料修复管道技术;

8)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复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工程防灾减灾

工程防灾减灾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边缘学科研究领域,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用以提高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科学理论、设计方法和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未来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障灾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能力,提高国家重大工程的防灾能力。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实施,该研究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屈铁军教授

     “工程防灾减灾”特色团队以屈铁军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该团队在结构振动与抗震研究领域长期从事地震地面运动特性、地下管道抗震分析理论、城市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理论与实验、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抗震设计及行车安全研究等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先后承担或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下管道地震输入及反应”、“GFRP增强水泥模板-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受力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再生混凝土多轴破坏准则与本构模型的试验与理论研究”以及“地震地面运动非平稳性对结构反应影响的试验研究”、“百万千瓦机组直接空冷风机组风机振动特性与减振研究”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6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同时在桥梁、隧道等结构稳定性计算方面的设计软件在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抗震与防灾减灾;

2)建筑结构的检测、加固与改造;

3)钢管混凝土结构;

4)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与控制;

5)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6)纤维增强水泥模板复合结构;

7)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与优化设计技术;

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堆石混凝土技术

9)桥梁设计理论及应用与仿真分析、大跨度桥梁结构、钢桥的疲劳、既有桥梁评估与加固、旧桥检测加固维修理论及设计施工研究。

沈阳大学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已经发展成为有多个本科专业支撑(现拥有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学术型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硕士点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具备了从本科到学术型硕士及专业型硕士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授权点下设4个培养方向:新型混凝土材料与混凝土结构;组合结构及结构加固;结构防灾减灾;岩土工程灾害与防治。本学位点研究生培养立足辽沈、面向全国,注重研究生基本知识和素养的培养,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一方面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研究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另一方面,根据土木工程学科科研工作和学位论文的需要学习有关课程,达到拓宽基础、深化专业、了解前沿的目的。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包含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6个二级学科。学科起源于1931年,是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科,1995年获批结构工程等硕士点,2006年获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同时获批结构工程博士点,2009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以本校的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等4个省重点学科为支撑,以教育部海洋环境混凝土工程技术中心及3个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组成学科平台,提供了研究生培养的良好育人环境。

本学科紧密结合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工程问题展开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以及由企事业委托的横向项目,近5年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科技奖53项,培养硕士研究生946人。

本学科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掌握宽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能力的人才。

081400土木工程(一级学科):

  学科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破解土木工程重大科学技术难题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中,优化学科梯队、创新教育体制、完善共享平台;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多学科交叉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2021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世界第101-1502021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第14

学科方向 

1、结构工程:研究土木工程中具有共性的承重体系结构选型、力学分析、设计理论和建造技术及管理的学科。

2、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通过综合应用土木工程及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技术,以提高土木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抵御人为和自然灾害能力的学科。

3岩土工程/地下工程:研究土和岩石的工程特性、场地条件评价、建(构)筑物基础及土工构筑物设计、施工、监测与管理的工程学科。

4、土木工程材料:材料科学与土木工程领域双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以扩大材料功能、提高土木工程安全性和耐久性以及节约能源与资源为基本原则。

5、桥梁与隧道工程:公路、铁路和城乡建设中,以各类型桥梁和隧道等工程结构物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

培养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掌握土木工程学科领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较深刻的了解。具有坚实宽广的专业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导师队伍

  目前学科团队77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16人,讲师28人。学科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日本工程院院士1人,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培养对象3人;深圳市优秀教师3人;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23人;深圳市地方高层次人才10人。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广泛,学科教师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大学,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5人,占学科总人数97.4%。此外,本学科教师拥有丰富的国际化背景,境外获得博士学位34人,占学科总人数44.2%,分别来自北美、欧洲、日本以及香港等国家及地区。学科团队人员年龄结构合理,45 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45人,占学科总人数的58.4%

  学科师资队伍除上述专任教师外,还聘用国内外高水平知名学者为短期特聘教授,承担部分专业课程,开设前沿学术讲座,规划学科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拓宽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学科聘用短期讲座教授10,包括中国工程院缪昌文院士、中国工程院邓铭江院士、汕头大学执行校长王泉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张茹教授、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李龙元教授、鹏城学者计划短期特聘教授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唐路平教授等。

   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主要包括:

  谢和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导,力学与能源工程专家,主要从事矿山工程力学、岩石力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在国际上开创了岩石力学分形研究新领域,荣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10余项奖励。

  陈湘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教授、博导,著名地下工程、岩土工程、地层冻结和地铁工程专家。

  杜彦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导,大型工程结构状态监测与安全控制专家。

  上田多门,日本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导,结构耐久性及结构设计专家。

  李勇,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通讯院士,中国钢结构大师,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桥梁及铁道工程专家。

  邢锋,教授、博导,国家杰青获得者,基金委评审组成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者;RILEM TC-SHE技术委员会主席。

  任伟新,特聘教授、博导,长江学者,从事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智慧感知与健康监测以及既有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能评定等研究。

  吴宇飞,特聘教授、博导,混凝土结构与结构加固专家,ASCE Moisseiff 奖章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

  汪峻峰,特聘教授、博导,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长期从事水泥和混凝土材料科学的研究以及工程应用工作,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大望,教授、博导,广东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获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荣誉。

  寇世聪,教授、博导,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者,澳门特别行政区杰出发明奖获得者。

  黄少鹏,特聘教授、博导,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全球气候变化和深空探测等,已经在包括NatureScience在内的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周志祥,特聘教授、博导,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纪念章,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

  董必钦,教授、博导,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自防护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分会副理事长、专委会委员。

  崔宏志,教授、博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2018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年深圳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科技奖励。

  高明忠,特聘教授、博导,基金委优青。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R1)、广东省丁颖科技奖(30/两年)等省部级奖励7项,主持基金委集成项目、深圳市杰青等纵向课题21项。

  周英武,特聘教授,博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广东省科技一等奖1项。

  杜宏彪,教授、博导、获省部级技术进步奖多项。

  隋莉莉,教授、博导。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李伟文,教授、博导,广东省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师德标兵”,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龙武剑,教授、博导,中国建材联合会混凝土学部委员(首批),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决策委副主任;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深圳市鹏城学者,深圳大学优秀硕士生导师;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课程设置

  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程由公共必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及必修环节四部分组成,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课程设置中强调深专业、熟应用、能设计,注重培养学生以工程为主导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

  学科发展依托滨海城市韧性基础设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深地科学与地热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联合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深圳建工集团、泛华建设集团、为海集团、建安集团等校企联合实验室以及校外实践基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大量的工程实践机会。同时,学科与美国Missouri科技大学、荷兰Delft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广泛且紧密的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关系,联合培养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学科聘请含瑞典Chalmers理工大学唐路平教授,英国Plymouth大学李龙元教授等国际权威土木工程专家在内的国际创新团队,大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人才,为研究生的继续深造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平台。依托学科建设的省重点实验室与荷兰Delft理工大学Microlab共同组建了中荷土木工程材料联合实验室,学院与中国BIM联盟,澳大利亚斯威本大学联合共建了中澳BIM研究中心。学院还配有研究生创新工作室、仿真实验室、便捷校园网及WIFI、图书馆,以及齐全的专业软件等。

奖助体系

1、推免生等优质生源可获15000元新生特等奖学金和每年8000元的国家助学金,100%学生可获得国家助学金; 

2、设有学业奖学金、优秀班干部、优秀毕业生构成的奖励体系;

3、设有“三助”岗位,受聘研究生按劳取酬。 

培养特色

  基于深圳以及广东滨海环境特点,围绕滨海城市韧性基础设施的核心问题,培养专业理论扎实,上手快的高素质综合性复合人才;大力推进学生国际化培养模式,与境外著名高校进行硕士、博士联合培养,颁发境外高校文凭,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及发展方向。

  多年来培养的毕业生中,杰出校友包括邓学勤,1989年毕业于深圳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现任深圳市正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第五届董事局董事;李奕标,1994年毕业于深圳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现任深圳市海岸集团董事。

就业方向

  本专业就业情况良好,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接近100%,就业方向主要涉及房地产企业、建筑设计企业和事业单位等。

 

报考要求

具有土木工程相关专业背景。尤其欢迎来自硕士授权高校的考生和推免生。除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外,其他考生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专业点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