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化学     专业代码:0703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化学

专业介绍

化学学院化学一级学科下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于2005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成为北京市化学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科学评估中,我校化学一级学科位居前列。20183月份,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本学科经长期发展已形成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授54人、副教授64人,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1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含青年教学名师)7人,为中西部输入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拥有一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支教育部创新团队。

本学科依托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研究中心进行建设。以四个面向为导向,在凝练科学问题开展基础和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究,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上下游贯通式特色发展模式。基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炼学科方向,逐渐形成了“插层化学与盐湖资源有效利用”、“催化化学与化石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光电化学与能源金属资源有效利用”、“纳米生化分析与稀贵资源有效利用”、“绿色合成化学与生物质资源高值利用”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发挥学科优势,承担科学院咨询项目,科学咨询服务国家、科学普及服务社会。

5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260余项,包括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2项、青年科学家项目1项、课题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重大/重点/集成/项目或课题1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逾1.53亿元,一批科研成果实现转化,横向科研经费到款0.95亿元;发表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研究论文1600余篇,申请国际及国家发明专利720余件,获得国际及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10余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0余项。

依托“111”引智基地和北京市国际合作基地开展广泛国际合作,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与法国、英国等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研究骨干定期互访、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及联合培养双学位博士研究生等。


       本学科在应用化学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个学院招生,以应用化学学院为主。化学一级学科是我校优先发展学科,该学科于201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5个二级学科。无机化学为校级重点学科。无机化学:配位超分子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无机药物化学、无机纳米材料;分析化学:电分析化学、环境分析化学、材料与介质交互作用、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有机化学:手性化合物合成、物理有机化学及有机新材料合成与性能、精细有机化学品研究与开发;物理化学:稀土物理化学、气固相反应过程、功能材料结构与性能、多相催化及应用、稀有金属分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硕士点隶属于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成立于2008年,学科包含功能高分子材料、橡胶化学与物理、塑料化学与物理、高分子材料合成、精细高分子材料合成等研究方向。五年来该学科共承担包括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国家、省、市(厅)级科研项目近100项,完成与企业合作研发课题24项。共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1项,有10余项成果在企业应用,经济效益可观。共发表学术论文356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271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Inorganic Chemistry》、《Crystal Growth & Design》、《Dalton Transaction》、《ACS Catalysi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SCI总引文5000余次,其中他引4700次以上,在国内外具有显著的学术影响力。本一级学科中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4个二级学科设置在应用化学学院。本院拥有辽宁省稀土化学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沈阳市无机分子基材料化学(国际)重点实验室等重点科研机构,已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南开大学、日本富山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无机化学研究所、比利时根特大学等开展了较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学科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有教授14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有国务院政府专家2人,辽宁特聘教授2人,辽宁省高校骨干教师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千人才3人。导师中有2人在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方向招生培养设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方向主要研究:功能高分子材料、橡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方向高分子材料合成、精细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11人。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一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30余篇,SCI、EI收录9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0项。该学科点建有辽宁省“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高校重点实验室。本学科方向主要研究:功能高分子材料、橡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方向高分子材料合成、精细高分子材料合成等。

 

上海理工大学之前身沪江大学的化学专业建于1910年,曾享誉中外。戴立信、汪尔康、沈之荃等知名院士都曾求学或毕业于此。化学学科现有教师20多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多人,硕士生导师比例65%,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SCI收录近100篇;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50多项,统计显示,我校16个被纳入SciVal Spotlight国际先进特色研究方向中的2个属于“化学工程与技术”,分别是15(DC)和25(DC)。该学科与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等学科相互支持发展,经多年努力,化学学科形成了下列5个具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方向:

1.物理化学,涉及纳米材料特别是碳纳米管石墨烯材料、纳米生物电化学、光电转化催化、功能性液体界面化学与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多糖胶体化学及应用等方面研究受到行业认可。

2.分析化学

以生物分析和环境分析为研究重点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建立新型的分析测试系统,进而解决与生命和环境领域关系密切的重大分析科学问题;以先进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纳米材料为核心,着力发展新型色谱领域的分离纯化材料;在环境和生物样品前处理方面,研制不同种类的磁性微球,使它们对一些痕量的化合物有特殊亲和力,并且使用方便。在重大疾病的早期预警和临床诊断方面,开发各种荧光标记纳米材料,包括含量子点和稀土元素络合物的介孔硅胶等。在靶向输送药物纳米材料的方面,开展生物分析中的新型检测仪器以及疾病诊疗一体化技术的研究。

2、有机化学,涉及手性药物的不对称合成、生物医学成像、荧光介导手术专用诊断试剂、煤基有机大分子的结构及热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3、无机化学,涉及三维纳米多孔超材料的构筑及重金属离子筛查检测、超强酸电催化剂、过渡金属混合价氧化物、新型稀土发光荧光体及器件等方面的研究。

4、智能绿色化学过程,化学过程与工程是研究化工生产中所进行的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共同规律的,其智能化绿色化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本学科方向涉及化学化工过程的在线检测、燃烧过程的诊断和热问题、模拟仿真计算等方面的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处于领先地位,是我校特色优势研究之一。

本一级硕士点将培养能从事化学、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研、管理和化学教育等领域的专门人才。为国家和上海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化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指导教师:黄明贤、张淑平、常海洲、缪煜清、马 杰、郭 宁、顾颖颖、计亚军、安雅睿、熊非、王世革、王世霞、李钰皓、张玲、张守玉、邱汉迅、周鹜、杨荟楠等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拥有专任教师30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其中教授7人、副高级职称14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2人,入选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5人。本学位点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支撑条件,专业实验室面积近3200 m2,配备气质联用、高分辨扫描电镜、气相/液相色谱仪、紫外/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分析仪、电化学分析工作站、全自动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等必备仪器,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近3500万元。近5年,主持国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省基金、省重点研发等4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在国际知名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0余件,出版著作10余部,创造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浙江乃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设置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3个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1)无机及分析化学

新型结构无机材料制备及在环境、生物医药、催化等领域中应用;新型分析与智能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基于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生物基传感器的设计、研制与功能性应用。

(2)有机化学

聚焦有机化学合成与绿色转化技术,开展生物活性化合物合理设计创新研究、天然产物提取分离、分析鉴别、结构改造及性能与作用机制研究,开发绿色、高效的类天然产物农用化学品(植物源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及植物源环境净化剂。

(3)物理化学

MOFs、COFs等新型材料及衍生物在储氢、二氧化碳捕获及电还原等领域研究;农林生物质材料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等高技术手段,制备性能优异、附加值高的新型功能材料及高效利用;生物质炭制备及在环境等领域中的应用。

专业点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