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专业代码:100205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临床医学

专业介绍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是隶属于2011年获批的一级学科学位点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学历层次较高,近5年承担科研项目近20项,其中省部共建协作项目7项、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他省市级课题10余项,总经费达500多万元;获市厅级科研成果奖4项,市、厅局级科研成果奖5项;近5年共发表论文150多篇,SCI收录和引用5篇,多篇发表在中华系列杂志,出版专著7部。

本学位点的学科团队由附属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市康宁医院等单位的学术骨干组成。该学位点拥有强大的导师队伍,学位点负责人阮列敏是浙江省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宁波市第一批优秀中青年,拥有近百万元的科研基金,率先在我市综合性医院开展心理咨询、治疗及精神医学联络会诊工作,近三年来主编及参编专著7本;负责完成及在研省级科研项目共9项。

该硕士点设5个研究方向:

(1)临床精神病学;(2)儿童精神病学;(3)会诊联络精神病学;(4)社区精神卫生研究;(5)心身医学。


一、研究方向

温州医科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于1982年设立,2006年被批准为精神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点并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2009年成为博士点。2020年,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我校设立“温州医科大学阿尔伯塔学院(下称联合学院)”,使得我校成为全国首个聚焦临床医学的合作办学机构,联合学院已开设精神医学硕士专业和精神医学博士专业。本专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学科特色,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学术水平在省内处于先进水平。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疾病研究,脑科学-人工智能研究、精神药理研究、心身医学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和物质与行为成瘾等。

二、师资队伍与学术带头人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点现有精神医学专任教师和临床教师共4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80%以上有海外访学经历,60%以上的临床教师具有高级职称,且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除本院教师,学院还引进多位来自国内外名校的校外导师在我院招收研究生。导师主要包括:

宋伟宏,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现任温州医科大学学术副校长、老年研究院院长、老年医学学院院长、瓯江实验室(浙江省实验室)主任,阿尔伯特学院院长。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UBC)终身讲座教授、Townsend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主任。2002-2020任加拿大阿尔茨海默病首席研究员, 2015-2020任UBC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2009-2020 任UBC大学校长高级助理。2012年入选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获国家杰青(B类,2005)、长江讲座教授(2006)、千人计划专家(2011)。任十二届全国政协特邀海外列席代表。2011年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长期从事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成果。

刘芳,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精神疾病基础、临床与转化研究20余年,在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生物标志物、药物开发及治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突破性的原创性成果。在Nature、Cell、Neuron、Nature Medicine等期刊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H指数64;主持加拿大国家科研项目20余项,并获国际专利授权8项。曾荣获加拿大心血管基金会研究奖、美国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研究联合会奖等多项荣誉。2019年当选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2020年获聘多伦多大学Tapscott精神分裂症研究讲席教授。首次发现G蛋白偶联受体和离子通道受体间可通过直接蛋白偶联方式实现其功能调节作用,为相关药物开发提供了新靶点;开发了多种小分子/肽类药物已分别在抑郁症,成瘾性疾病,精神分裂症,中风,多发性硬化,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整体动物模型中显示治疗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开发价值。

 李新民,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医学与口腔学院副院长、精神病学系主任主持承担精神病学领域代表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相关科研论文100余篇,论文H指数达到49,发明专利4项,担任美国和加拿大CIHR等多项基金的评阅人。

三、学科特色与优势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以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精神病学为依托,以康宁集团47家精神医学专科医院和附属27家综合性医院、3家三甲精神医学专科医院为教学基地,整合临床医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资源,聘请大量国内外一流的专兼职名师名医给本科生授课和临床带教。此外本院还拥有可满足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科研需求的基础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动物行为学实验平台等,分子生物中心,眼动仪,CT机、MR机、ECT机及SPECT机等仪器。近年来本学科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教材和著作10余部,参编教材多部。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和省社科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科技厅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多项。多次获浙江省高校科技成果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温州市科技成果奖等共计数十项。

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依托中外合作,引进国外优质师资和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及管理制度,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人才。目前已建立起从本科到硕士、博士、中外合作(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培养硕博士的全阶段全层次一体化精神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学科平台,包括联合阿尔伯塔大学(世界百强名校)、温州康宁集团(亚洲首家精神专科上市企业)成立中加精神医学高等研究院,共同打造具有校企(医院)合作特色,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精神医学研究机构。下设六个研究中心,由海外院士,教授和博士组成,科研平台总面积约2000平米,科研经费总投入约3000万元。

培养适应“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复合应用型精神医学人才,在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基础上,结合临床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知识体系,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培养适应“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既能够胜任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又能够胜任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综合型精神医学人才。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简介与导师简介

我校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科创办于1986年,初始创建时挂靠于神经内科,1991开设精神科门诊,2000年设立全开放式精神科病房。2000年开始培养五年制医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生, 200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2年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批准成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硕士招生点。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6名,2005年以来已培养研究生9名。近5年来承担课题8项,其中省卫生厅课题3项,市级课题5项,已发表科研论文70多篇。本学科科研团队在逐渐强大,具有以下三个稳定而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1.在开放式精神科病房管理方面研究:本学科于2000年在粤西地区创办第一家综合医院开放式精神科病房,对精神疾病患者实行全开放式管理。经过10多年的摸索研究,认为该管理模式切实可行,相对封闭式病房更有利于精神疾病患者心理及社会功能康复。在该领域研究已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

2.在生物精神病学方面研究:本学科与神经病学研究所合作,采用分子遗传学、神经生化学、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技术探讨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老年痴呆等常见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方向主要涉及精神分裂症的基因多态性研究、影像遗传学研究、神经心理学研究。

3.在精神疾病治疗学领域研究,本学科着重于精神药物临床研究、经颅磁治疗等物理治疗方法、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指导临床实践的证据。

 

林举达

1985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医疗系本科,学士学位。毕业后定向从事精神心理专业。主任医师,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广东医学院精神病学教研室主任,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精神病学会委员。1991年创办粤西地区第一间综合医院的心理门诊,2000年又带头创建了综合医院全开放式心理病房;是广东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本科专业核心组建人员。擅长精神病患者在综合医院开放式心理病房的管理。擅长于精神障碍、神经症、睡眠障碍、心身疾病、痴呆综合症和更年期综合症等诊断和治疗。2005年起担任心理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带头积极参与多项省、厅局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60余篇。

李鹤展

2005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人文与管理学院心理系主任、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担任广东省医学会行为与心身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心理危机干预联盟委员、东莞市心理卫生协会会长。主要从事临床心理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研究方向为心理疾病的心理治疗。参与国家级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近18篇, 主编或副主编的教材有《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护理心理学》等。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三)1项,河南省科技项目二等奖(排名第七)1项。

褚成静

200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获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学位。广东医学院健康社会学系副主任,广东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临床心理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心理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发表论文7篇。2012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侯永梅

心理学硕士,硕士生导师。1971年出生,广东省湛江市人。2005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取得“心理学副教授”专业资格,2009年取得“心理学硕士导师”资格,2010年成为“广东省第六批高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会员、国际中华性健康研究会会员。现任教于广东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从事医学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干预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妇女心理与儿童行为发展,擅长各类心理问题(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和妇女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近五年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文章30篇,其中SCI收录1篇,EI Expandex 收录2篇,ISTP收录4篇,国内核心刊物收录17篇;主编学术专著6本,参编学术专著3本,共撰写69.2万字。主持各级科研课题6项,参与各级科研课题3项。完成“心理干预对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及婴儿发育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和“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等科研项目。

王凯

主任医师,精神病与精神卫生硕士学位。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组组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精神病学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医学院联合培养硕士导师。从事精神科和心理咨询工作近二十五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失眠头痛,躯体化障碍、儿童多动症、孤独症、情绪障碍等诊断治疗上具有独到见解,多次参加全国学术会议,曾经在国家医学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加编写著作两部,参与制定儿童心理卫生筛查全国常模两套。

陈超

1987年7月毕业于广东医学院,医学学士,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26年,现在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工作,业务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心理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预防医学委员会常委,广东省精神病司法鉴定委员会常委,佛山市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副主委,国家双相情感障碍协助组成员,在精神科临床造诣较深,尤其在双相障碍领域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指导各级医师的研究,同时在心理治疗领域也做了一些工作。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于2012年被批准为二级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优秀的师资团队16名,其中正高5名,副高5名,博士3人,硕士1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 近5年主持各级各类课题40余项,其中国家级3项,获得资助100余万,地厅级科研项目18项、教学改革项目8项、校级优质课程项目3项。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出版或主编教材6部。

    设置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各种精神疾病诊治等多个专科。擅长神经症、心身疾病、性格缺陷、行为问题、学习、家庭、婚姻问题等特色门诊。


精神病是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以研究各种精神病的临床症状、病因、发病机理、疾病的发展规律、治疗和预防为目的;精神卫生学是研究各类精神疾病的社会防治,进一步探讨和促进人群心理健康,提高个体承受应激和适应社会能力,以减少和预防各种心理障碍以及行为问题的发生。

    本学科目前有教师9名,其中博士后一名,博士一名,硕士6名。在职导师3名。主要研究方向为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及睡眠障碍。目前临床开展了电休克治疗,生物反馈治疗,临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工作。本学科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3篇在SCI上发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级科研经费多项。科研经费约100万元。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学科从1997年开始与神经病学专业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本专业从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已经毕业20名,在读18名。研究生毕业主要在国内三级医院心理科和其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专业点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