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急诊医学     专业代码:100218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临床医学

专业介绍

    

       

温州医科大学急诊医学学科是浙江省第四批医学重点扶植学科急诊医学、浙江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学科、浙江省医学创新学科、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浙江省中医重点专科。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基地、全国急诊住培骨干师资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毒救治联盟(温州基地), 学科建有“急危重病与救援医学”温州市重点实验室,温州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研究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学科在2021年度全国STEM排名位列第13名。

一、研究方向

急重症感染的致病机制与治疗学研究、急性中毒的毒理与解毒研究、急危重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灾害救援医学研究、心肺脑复苏基础与临床研究、严重创伤临床和实验研究等。

二、学科特色

本学科以抢救各种休克、心脑血管急症、急重症感染、急性中毒、严重创伤、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肺脑复苏及突发事件医疗抢救等为特色,其中急危重病诊治、急重症感染规范化救治、急性中毒毒理研究及解毒、应急救援等多项诊疗技术于全国前列。

三、学科带头人

卢中秋,急诊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特殊贡献者”优秀急诊医师奖、浙江省优秀教师等称号。

长期从事急危重症医学的临床、科研、教学与管理工作。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兼中毒学组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与灾难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教育委员会急诊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任《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等杂志编委。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浙江省重大研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在《Critical Care》、《Free Radic Biol Med》、《中华医学杂志》等杂志发表论著500余篇,其中SCI收录65篇。牵头编写急危重病诊治专家共识6部,参编专家共识和指南50余部。主持完成科研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主持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项目《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救治》获国家一流课程,副主编专著3部,参编教材、专著30余部。


急诊医学学科成立于1984年,是皖南地区急诊急救的医疗、科研、教学中心。2012年正式招收急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为省紧急医学救护基地。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急危重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急性中毒的毒理与解毒研究、严重脓毒症的致病机制与治疗学研究、心肺脑复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严重创伤的综合诊治。特色及领先研究项目为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机制研究。近5年,获省厅级科研课题近7 项,发表论文 50 余篇,编写著作教材4部。

急诊医学简介

广东医学院急诊医学专业是经国家批准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硕士招生点,同时招收专业学位及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目前有导师7名(其中四名重症医学导师在该专业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主要临床培养基地——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急危重症医学中心,包含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两个临床二级学科,辖急诊科、急诊ICU、重症医学科一区、重症医学科二区,是粤西地区实力最强的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其中急诊科是湛江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规模最大的中心急救站,是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拥有医护人员55名,其中医生22名,护士50名。现有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10人,硕士6人。急诊科拥有先进的急救设备和诊疗仪器,对本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症有丰富的诊治经验。重症医学科是首批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已成为粤西地区重症医学医疗、教学、科研中心。目前专职医师有1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人、硕士学位者7人;高级职称医师9人,中级职称医师5人。病房有开放床位20张,年收治重症患者达700余人。拥有各种进口中高档呼吸机25台(包括高频振荡呼吸机1台,飞利浦无创呼吸机2台,德尔格转运呼吸机2台),连续性床边血滤机3台,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仪1台,索诺声床边B超机1台,奥林巴斯纤支镜3条等先进抢救治疗设备,拥有与国内同步的先进医疗技术,能够独立开展各种血液净化技术、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PICCO及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治疗、床边B超容量监测与评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临时心脏起搏,联合内镜室行胃镜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PEG)、胃镜引导下经皮胃造瘘+空肠管置入术(PEJ)及胃镜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另,本专业有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三个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本专业主要培养临床与科研兼备的高层次的急危重症医学人才。

欢迎来电来信咨询:

通讯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霞山人民大道南57号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邮政编码:524001

电话:0759-2387093

电子邮箱:fyicu@126.com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创建于1989年。现有院前急救(8649999急救中心)、院内急诊(急诊内科、外科、儿科、急诊抢救室及急诊手术室)、急诊观察病房及急诊病房等部门。急诊医学教研室成立于1996年,于2004年开始独立招收五年制急救医学专业本科生,2009年被批准为急诊医学硕士点。急诊医学教研室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17人,初级职称34人;博士1名,硕士15人,在读博士2人,在读硕士研究生4人,是一支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健全合理的医学专业学术队伍。

    学科梯队秉承老一代学者的风范,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努力探索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新路子,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立体式病理学教学模式的建立以及根据课程特点密切与临床的联系等方面逐渐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成立了急诊医学实验室,配备有全身复苏安妮CPR-D、全功能创伤模型、环甲膜穿刺和切开模型、断肢和止血训练模块等多种模型。培养人才要求达到临床教学吐字清晰,板书条理清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图文并茂;熟练掌握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疑难病例能提出独特见解,指挥抢救病人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处理急诊病人快、准;急诊教研室成立来已发表论文100余篇,曾获卫生厅技成果奖一项。

临床医学院急诊医学专业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2004年成立急诊医学教研室,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紧急救援、大型重要保健于一体的贵州省重要医学基地。经省政府、卫生厅评审批准为省紧急救援中心、贵州省创伤急救中心、贵州省急诊急救人才培训基地、贵州省急诊护士培训基地、卫生部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急诊ICU为为重症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院前急救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GPS通讯指挥系统,20辆按标准配制的救护车,每年出诊量近2万人次。院内急诊设有三个诊室、大型抢救室、7个病区共300张床位的急诊住院与留观病房,层流手术室5间、急诊ICU床位13张,能快速、高质地完成各类急诊、危重病的救治,每年接诊患者近10万人次、住院留观23余人、EICU救治600余人、手术近3000台,包括开颅、剖胸、剖腹、断肢再植、颅内血肿微创引流等急诊手术。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为完善的急诊医学专业之一。

急诊医学专业具有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教学经历及研究生培养经验。正高(教授、主任医师9人,副高(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6人,中级(讲师、主治医师)15人,其中医学博士3人,硕士3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8人。均有长期从事本科教学及研究生教学的经历,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近50名。本科毕业生160人。所培养的研究生均全部进入急诊和其他专业领域成为骨干,本科生毕业就业率95%以上,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经过多年的发展,急诊医学专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稳定而明确的研究方向,在急性中毒与多脏器功能衰竭诊疗、创伤急救、急性脑卒中微创治疗的基础临床研究方面获得可喜成绩,分别获省部级、地厅级多项科研成果;急诊医学专业承担省部级、厅级科研教学项目20余项,获奖项目4项,教学科研经费200万余元,主编和参编专著5部,近10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及全国核心期刊30余篇。

  学科带头人:

李  昆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助理/附属白云医院副院长,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会全国委员,贵州省医学会急诊学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兼学术秘书,贵州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贵州省及贵阳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李昆教授1985年毕业于贵州医科大学医疗系,以优异成绩留校工作至今,长期从事急诊外科工作,擅长各种腹部外科疾病(胃、肠、肝、胆道、胰腺疾病)的治疗及外科急危重症的诊治,组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创伤外科病区,对多发性脏器复合伤的研究及治疗有较高造诣。近年来在创伤和急腹症领域发表20余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临床研究论文,主持、指导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获贵州省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

伍国锋  男,神经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贵州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贵州医科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急诊医学教研室副主任,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副院长兼任神经科/癫痫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癫痫学组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生理分会委员,贵州省康复医学会临床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贵州省神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委,《Epilepsia》中文版编委,《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副主编,在《Brain Research》、《Neurocritical Care》、《Journal of Stroke &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等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及核心期刊20余篇;主编《急诊医学教程》1部,参编《脑血管病治疗学》及《癫痫病治疗学》学术专著2部,参译大型学术专著《罗森急诊医学》1部。

邓  进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贵州医科大学急诊医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多发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感染学组委员,贵州省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致残委员会副主委,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委,国家应急专家库成员;中华创伤杂志通讯编辑,在中华创伤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等发表科研论文21篇,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项,获贵州省医学会科技奖二等奖1项;1983年毕业于贵州医科大学,对骨创伤有较深造诣,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参编《急诊医学教程》1部。代表作:邓进,陈勇,郑小罕.损害控制性手术在157例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中华创伤杂志,2012,28(8):740-741

专业点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