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专业代码:100403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专业介绍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隶属于2011年获批的一级学科学位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2年首次招生。该学位点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波市卫生监督所联合招生,拥有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现场流行病学实习基地。

该学位点依托于省级精品课程、省医学重点扶植学科、P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省应急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病毒研究所和病原微生物检测所等专业平台,拥有雄厚的研究力量和良好的设备和研究现场。在科研、教学等方面师资力量雄厚、学术队伍结构合理,有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近五年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70多篇,得到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资助,经费达900余万,获得省部级及市厅级科技奖10多项。

学位点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长期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学位点负责人张晓宏教授是国内有一定影响的营养学专家,自2006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已指导硕士生近10名,学位点的学术骨干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多年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经验。

该硕士点设3个研究方向:

1)慢性病分子营养学;(2)营养流行病学;(3)食品毒理学。

 

专业概况: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于2007年开始独立招生,迄今已培养毕业生十余名。现有导师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本学科培养学制三年,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培养方向:本学科现有营养与健康、临床营养、妇幼营养、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食品添加剂应用研究等成熟的系统研究方向。其中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营养在慢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营养防治措施,妊娠期等各类人群的特殊营养需求及供给,围手术期的病人营养,各类疾病的营养支持及营养治疗,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食品污染与食物中毒,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研究及管理等,充分发挥了交叉学科的优势。本学科培养基础营养、公共营养、临床营养、食品安全、食品检测等领域的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与就业:本学科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达到100%,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省市各级疾控中心,各级医院临床营养科,各类学校的预防医学类相关教学部门,大型国外独资及合资的营养及食品企业及公司,省市各级检测中心等。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科2008年被评为沈阳医学院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已建成学科基础扎实、科研稳步发展的学科点,在辽宁省内具有较大影响,是硕士学位招生学科。目前本学科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一是高胆固醇血症的营养综合防治,探讨大豆蛋白、钙摄入量和运动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及机理。二是营养与骨健康,长期与英国医学会人类营养研究中心合作,从基因、钙磷代谢、维生素K和维生素D营养状态等方面比较不同种族间差异,探讨营养因素对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的影响。三是生物活性物质功能研究,主要研究植物化学物质降血脂和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1项,辽宁省科技厅和教育厅课题11项,沈阳市科技局课题3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横向合作课题2项,资助经费400余万元。获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或参编教材12部,发表论文80余篇,SCI源期刊论文10余篇。

专业点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