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专业代码:100404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专业介绍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科简介(山西医科大学)
 

 

一、 学科名称及代码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学科代码100304

二、学科带头人简介

王芳芳,女, 1956年生,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年获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山西医科大学公卫学院儿少卫生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山西医科大学首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全国儿少卫生学会第三届委员,《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编委,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健康教育分会委员等职务。2002年至今每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工作。近5年内共发表学术论文31篇,其中9篇被同行引用,1篇获全国儿少卫生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课题经山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1项获山西省第四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优秀奖。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本科生教材1部、山西省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教材9册;参编《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和七年制《儿童少年卫生学》硕士生教材的编写。

三、学科研究方向简介

1、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该研究方向的科研选题主要围绕我国目前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中急需指导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进行。通过基线测查,了解现况和需求、发现主要问题、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在中小学校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实验研究,为中小学校相应工作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强、效果良好的干预模式,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2、妇幼心理卫生与身心疾病: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占人口总数近2/3的妇幼人群的心理卫生问题与心身疾病呈显著上升趋势。该研究方向主要将医学心理学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妇女、儿童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和身心疾病的研究中。尤其重视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特点、影响因素、干预和预防的研究。

3生殖健康与优生优育:生殖医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学科,该技术不仅可以治疗各类不孕症患者,尤其通过胚胎种植前诊断可以预防各种遗传性疾病的发生,保证下一代的健康。围产期保健为降低孕产妇、胎儿、新生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提供了科学的保障。该研究方向围绕上述主题进行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四、学科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于1956年成立,1993年批准为硕士点,1995年由山西省教育委员会批准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至今本学科共完成各类省级科研项目8项,目前承担各类省级科研项目12项。获省级教学类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其它省级奖5项。4项课题经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1项达“国际领先水平”。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1名,目前在读20名,硕士研究生发表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2篇。本学科共发表科研论文79篇,主编、参编各类教材和著作11部。

 

学科概况: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硕士硕士点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下的二级学科,学制3年,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师资队伍与研究方向:本学科现有导师6人,其中教授3人、主任医师3人,已形成具有涵盖儿童保健、儿童少年卫生及妇女保健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实力,涉及儿童少年心理卫生研究、妇幼身心健康促进研究、贫困地区妇幼卫生保健研究、社区妇幼保健及健康促进等4个稳定研究方向。导师团队具有丰富的临床、保健实践经验,同时在流行病学研究和数据统计方面又具有一定优势,具备了开展妇幼保健工作所需的软、硬件条件。本硕士点常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贵州省重点基金及教育厅重点项目基金等多项研究项目,为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丰富的资源。

    研究生培养与就业:本学科至今已培养和输送了42名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的高级人才,学生就业率达到100%。主要就业单位为北京、上海、广州、江苏、河南、深圳、厦门、湖北、湖南等省内外省、市级疾病控制中心,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各级医院妇产科、保健科,精神病防治机构或心理咨询机构,各级妇幼保健院所,还有多名学生考上博士或出国深造,在保护和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方面充分体现了本学科的重要作用。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科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人。目前本学科主要开设《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监督与行政法规》、《妇女保健学》、《妇儿保健学》等课程,并承担《预防医学导论》、《预防医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承担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及学士学位论文指导工作。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中韩横向课题、辽宁省科技厅项目、沈阳市科技局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各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基金合作项目。副主编或参编教材8 部。发表SCI源学术论文2篇,累计IF=5.910,他引次数15次;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辽宁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获沈阳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研究方向:儿童少年卫生;妇幼保健两个方向。

1、儿童少年卫生 主要围绕儿童少年身心发育及影响因素、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研究,同时从事金属毒理学尤其铝的神经毒性机制探索,围绕金属铝开展动物实验和人群研究,探索铝对实验动物和儿童少年认知能力的毒性作用。

2、妇幼保健 主要是针对儿童、妇女两个群体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生长发育问题及多发疾病的影响因素,预防措施、治疗手段进行研究。

专业点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