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药剂学     专业代码:100702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药学

专业介绍

药剂学学科于200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通过药物制剂研究,培养药学专业人才,建立了一支科研、教学相结合的技术骨干队伍。2006年以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高校省级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整合学校科技资源并与省内知名中药企业共同建成现代中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位点围绕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剂型研究、中药新制剂新工艺研究、生物技术药物新剂型新工艺研究、缓释控释制剂与生物药剂学研究、临床药剂学研究、天然药物与制剂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方向开展研究。学科现有半固体制剂研究室、中药制剂提取室、中药制剂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室、干燥室、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液体制剂)研究室、精密仪器室、液体制剂检测室、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固体制剂)研究室、固体制剂质量检测室、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研究室及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室等。

本学位点在坚持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重大疾病、疑难病的防治药为主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创制新剂型与新制剂,探索中药制药新技术。立足于学科前沿技术,通过高分子多孔膜的介孔特性将中药活性成分或活性部位进行纳米级分散,制备成微乳或溶胶等纳米载药系统,研究纳米粒径与体内吸收、分布及靶向关系,建立纳米药传输系统的评价体系;采用固体分散及球晶造粒技术制备难溶性药物缓释微丸;开展中医经典方的缓控释新制剂的研究工作,并建立了相应的技术平台。近3年来主持和承担国家级和部局级科研项目等各类课题17项。其中获省级科研成果1项,新药证书7项,发明专利12项。

率先创建了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纳米化和球晶造粒技术研究平台,实现了难溶性组分的高度分散,研制了口服葛根素、苦参素、丹皮酚微乳,葛根素和蜂胶纳米粉体速溶颗粒剂,水飞蓟宾微丸等。药动学研究表明:葛根素微乳和葛根素纳米粉体的生物利用度分别高达43%51%,生物半衰期5-6小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以汉防己甲素为模型药物,利用纳米化技术和脂质体技术制备成肝靶向新制剂,并建立了肝靶向制剂的评价平台。

率先将控释技术应用到中医经典方的研究中,进行了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提取物的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的研究,它既保留有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同时作用的特点,又具备有现代药物制剂的控释功能。通过处方筛选与工艺优化,初步实现了在同一体系中不同组成的均衡释放,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提取物的渗透泵型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项研究具国内领先水平。

针对重大疾病与疑难病,研制了防治脑血管病的参芍双苷滴丸,并申报发明专利;自中药藤黄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制成抗肿瘤一类中药新药新藤黄酸冻干粉针,此项研究以2600万转让我省生产企业,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

本学位点不仅为中药制剂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创建了中药制剂新技术的研究平台,研制了许多中药新制剂,增加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鉴于本方向技术的创新性和成果的突出性,所属实验室已被确定为安徽省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骨干被列入安徽省首批“115”现代中药研发创新团队。培养了大批博士、硕士人才,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导师团队:王成永教授、胡容峰教授、桂双英教授、陈卫东主任药师、徐维平主任药师、张继稳研究员、夏伦祝主任药师、高家荣主任药师、孙备研究员、范鲁雁主任药师、汪兴生副教授、汪电雷副教授、汪永忠副主任药师等。

主要研究方向:1.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剂型研究;2.中药新制剂新工艺研究;3.生物技术药物新剂型新工艺研究;4.缓释控释制剂与生物药剂学研究;5.临床药剂学研究;6.天然药物与制剂药代动力学研究。

 

为遵义医学院药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于2009年开始招生,现有在读研究生10人。该学科依托“贵州省基础药理重点实验室”、“贵州省药理学教学团队”、“贵州省新药药理与毒理-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贵州省科技人才创新团队”、“贵州省生物医药人才基地” 及“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等平台形成了新型给药系统、中药新药与新剂型开发、制剂新技术等方向的科学研究等3个主要科研方向。有硕士生导师7人,导师队伍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及其他项目20余项,总经费近300万元。近5年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EI收录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近年来,本学科与上海药物研究所、江西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等国内科研院所以及贵州三仁堂药业、贵州廖元和堂药业、贵州百花医药集团等制药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贵州医科大学药剂学学科于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药剂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先后遴选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累计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40人,已毕业并获得学位109人,毕业生大多从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制药企业的工作,就业率100%。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46人,博士研究生3人。

本学科紧紧围绕我省制药产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科研中,已形成“药物新工艺、新技术、新剂型研究与新药研究开发”、“药药效物质基础与药物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药物生物等效性评价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先后建设了“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现代药物制剂GMP实验教学中心”、“地方病防治现代药物制剂实验室”以及以药剂学学科为龙头建设的教育部“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中药民族药研究开发中心”、“贵州省中药民族药开发应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贵州省中药民族药标准化技术工程实验室”和“贵州省中药开发应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省部级实验室和人才团队。以建设“工程化、规范化的药物研究开发体系,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药学人才培养基地”为主要任务,以“地方特色药材系统研究、创新中药民族药研发、名特优民族药的二次开发、中药民族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的示范研究以及新技术的成果推广和产业化研究”为主要内容,构建了集创新药物研发、人才培养、技术咨询服务和成果推广应用于一体的研发与工程化技术服务平台。现已建成包括一个体系(药物研究开发体系)、五个技术平台(药物新工艺、新剂型研究技术平台,质量规范化研究技术平台,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与筛选技术平台,药效安全性评价技术平台,生产工程化技术研究平台) 。实验室总面积4200m2,拥有超高压快速液相色谱仪(UPLC)、超高压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Q-TOF)、快速液相串联四级杆质谱仪(UFLC-TQD)、气质联用仪、原子吸收光谱等精密分析仪器和多功能流化床、多冲压片机、超临界流体萃取器、冷冻干燥机、滴丸机等制药设备百余台,软硬件设施在国内同类实验室中处于先进水平,形成了集药物研发、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和成果推广应用于一体的产学研教学科研基地。

    近年来,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及省重大专项、中药专项项目100余项(60%以上为产学研合作),科研经费4560.9万元,硕博导师科研经费237.4万元/年·人;申请或获得新药临床批件或新药证书20余项;完成30多个贵州苗族药品种地标升国标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科研成果;获得或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8余篇。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2篇,其中核心期刊62篇,SCI收录3篇。

    本学科现有教师1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3人,导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省管专家、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等优秀人才,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中药现代化基地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专业点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