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治

考研时政国际重要事件:伊朗核问题

2007年11月19日 来源:考研教育网

  事件十一 伊朗核问题

  一、伊朗核问题的来龙去脉

  伊朗核能源开发活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l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伊朗核计划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美国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2003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首次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此后,为使伊朗彻底终止铀浓缩活动,国际原子能机构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决议。2003年l2月,在代表欧盟的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但伊朗一直强调和平利用核能资源的权利,并在暂停铀浓缩活动方面多次出现反复。2004年11月,法德英三国与伊朗举行了多轮会谈后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由于双方存有分歧,巴黎协议未能得到落实。

  2005年l2月,俄罗斯提出伊俄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提议,以确保伊朗核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

  二、安理会通过第l696号决议

  2006年1月,伊朗宣布恢复中止两年多的铀浓缩活动后,引起国际上的强烈反应。国际社会积极斡旋,要求伊朗停止核燃料研究活动,但伊朗坚持有权和平利用核能。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国际原子能机构2月正式决定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3月29日,安理会通过主席声明,要求伊朗在30天内中止一切核活动。由于伊朗拒绝执行安理会主席声明,美、俄、中、英、法、德六国多次举行外长级磋商,最终于6月1日提出一项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新方案,并要求伊朗尽快对这一方案作出答复。伊朗认为,六国方案虽包含“积极措施”,但也有“模糊不清之处”,有待进一步探讨。对于伊朗的消极反应,六国外长7月12日在巴黎发表声明,决定将伊朗核问题重新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尽管声明隐含制裁的威胁,伊朗依然重申,伊朗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准则,但决不放弃获得核技术的权利。7月31目,安理会通过第l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否则将可能面临国际制裁。伊朗随后称,安理会决议“无法接受”。2006年8月29日,伊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说,和平利用核能是伊朗的权利,伊将坚持执行相关计划,任何人都不能阻止。

  三、安理会通过第l737号决议

  在伊朗拒绝执行安理会第1696号决议后,美极力推动安理会通过对伊制裁的决议。10月24日,英、法、德三国向安理会递交了一份非正式决议草案,要求对伊朗实施严厉制裁。但俄罗斯认为,这些制裁措施过于严厉,必须加以修改。中国也一直主张通过政治和外交努力,以谈判方式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ll月以来,俄、美、中、英、法、德六国代表举行了多次非正式磋商,但一直未能在制裁方案上达成一致意见。12月8日,英、法、德三国向联合国安理会15个理事国散发了一份经过修改的伊朗核问题决议草案。但俄罗斯对草案中有关禁止相关人员出国旅行和实施金融制裁等条款表示反对,六国未能就决议草案达成一致。英、法、德兰国l2月20目再次向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散发了经过修改的伊核问题决议草案,不再坚持对与伊朗核计划有关人员实施旅行禁令。但俄方强调草案中还有一些闻题有待解决。

  2006年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737号决议,要求伊朗立即停止所有与铀浓缩、重水反应堆有关的活动,决定对伊朗实行一系列与其核计划和弹道导弹项目有关的禁运、冻结资产和监督相关人员出国旅行等制裁措施。决议要求伊朗立即停止所有与铀浓缩、重水反应堆有关的活动,要求世界各国对进出伊朗的与铀浓缩、重水反应堆和弹道导弹相关的物资、技术和设备实行禁运。决议还要求各国冻结与伊朗核计划和弹道导弹项目有关的人员和公司的资产,防止向伊朗提供相关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在有关人员出入境时进行严密监督并向安理会下属的制裁委员会进行报告。决议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在60天内就伊朗执行决议的情况向安理会提交一份报告,并警告说,如果伊朗仍拒绝停止其核计划,安理会将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41条的规定进一步采取除武力以外的措施。

下一页

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