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硕士

08年在职MBA逻辑每周一练(第三周)

2008年08月18日 来源:考试大网站
    1~2题基于以下题干:  

    有些新雇员进厂就当了机关干部。在该厂的改选中,所有的湖南籍职工都支持李阳当选厂长,所有的机关干部都反对李阳当选厂长。 
    1.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关于该厂的断定必定是真的? 
    A.所有的新雇员都是湖南人。
    B.有些新雇员支持李阳当厂长。 
    C.有些新雇员不是湖南人。
    D.并非所有湖南籍职工都是新雇员。 
    E.某些机关干部是湖南人。  

    2.如果将上述断定中"有些新雇员进厂就当了机关干部"改为 " 所有的新雇员一进厂都当了机关干部",并假设这些断定都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必定是假的? 
    A.某些湖南籍职工是新雇员。
    B.并非所有机关干部都是新雇员。 
    C.某些新雇员不是湖南人。
    D.所有的新雇员都反对李阳当选。 
    E.某些机关干部不是湖南人。  

    3.费城市的市长任命了一个黄种人担任市教育厅长,许多白种人和黑种人指责这一任命是一种为了显示种族平等的政治姿态;后来市长又任命了一个黑人商人担任市财政总监,许多白种人和黄种人对这一任命又作出了同样的指责。的确,市长作上述任命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但这又有什么错呢?作出上述这样的任命,完全在城市宪章赋予市长的权力范围之内。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论证? 
    A.评价一个任命,其根据不仅是看这一任命是否符合法律程序,而且更要看其是否有利于公众的需要。 
    B.在作出了上述任命以后,市长又紧接着任命了一个白种人担任警事总监。 
    C.上述被任命的教育厅长和财政总监对于他们的职位完全能胜任。 
    D.种族平等是一项业已受到宪法和公众确认的普遍原则。 
    E.费城市长已连任两届,其以往的政绩受到了普遍的赞许。  

    4.甲、乙、丙、丁四人涉嫌某案被传讯。 
    甲说:"作案者是乙。" 
    乙说:"作案者是甲。" 
    丙说:"作案者不是我。" 
    丁说:"作案者在我们四人中。" 
    如果四人中有且只有一人说真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A.作案者是甲。 
    B.作案者是乙。 
    C.作案者是丙。 来源:考试大
    D.甲、乙、丙、丁四人都不是作案者。 
    E.题干中的条件不足以断定谁是作案者。
  
    5.王颖和唐斌至少有一人去张家界旅游。如果王颖去张家界,那么陈珊一定知道。如果唐斌去张家界,那么祝芳一定同行。事实上陈珊不知道王颖去张家界旅游。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A.王颖和唐斌一同去张家界旅游。
    B.唐斌和祝芳一同去张家界旅游。 
    C.王颖和陈珊一同去张家界旅游。
    D.陈珊和唐斌一同去张家界旅游。 
    E.王颖和祝芳一同去张家界旅游。

    参考答案与解析: 

    1.从"所有的湖南籍职工都支持李阳当选厂长"和"所有的机关干部都反对李阳当选厂长"可推出"所有的机关干部都不是湖南籍职工",从"所有的机关干部都不是湖南籍职工"和"有些新雇员是(进厂就当了)机关干部"可推出"有些新雇员不是湖南籍职工",这正是选项C。  

    选项A必定为假;选项B真假不确定;选项D"并非所有湖南籍职工都是新雇员"等同于"有的湖南籍职工不是新雇员",其真假不确定;选项E必定为假。  

    2.从"所有的湖南籍职工都支持李阳当选厂长"和"所有的机关干部都反对李阳当选厂长"可推出"所有的机关干部都不是湖南籍职工",从"所有的机关干部都不是湖南籍职工"和"所有的新雇员都是(一进厂都当了)机关干部"可推出"所有的新雇员都不是湖南籍职工","所有的新雇员都不是湖南籍职工"为真,则"有的新雇员是湖南籍职工",亦即选项A"有的(某些)湖南籍职工是新雇员"为假。  

    选项B真假不确定;选项C必定为真;选项D必定为真;选项E必定为真。  

    3.题干认为,费城市市长任命一个黄种人担任市教育厅长,任命一个黑人担任市财政总监,这完全在城市宪章赋予市长的权力范围之内,是没有什么可以值得非议的,尽管市长在作出这些任命时很大程度上出于政治上的考虑。现在如果我们除了能证明市长对这些人的任命完全符合城市宪章外,还能够说明这些被任命者对于他们所担任的职务来说是完全称职的,那么市长就不仅不应该受到指责,而且应该受到公众的赞誉。这就大大加强了题干的论证,而选项C表明的正是这一点。  

    选项A属于空洞的说教;选项B依然强调了市长对属下的任命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选项D与题意无关;选项E的说服力不足。  

    4.假设甲说的是真话,则丁说的也是真话,这与题干只有一句话为真的条件矛盾,故甲的话不能为真。同理,乙的话也不能为真。假设丙的话为真,则甲的话、乙的话和丁的话皆为假,即作案者不在这四人之中;由于题干没有说明作案者一定在四人之中,所以该假设成立。再假设丁说的是真话,那么甲、乙和丙说的都是假话,由丙的话假,可推出作案者就是丙。
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