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信息

考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74个核心考点10

2007年12月07日 来源:搜学网

  5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五)其中的劳是以企业为单位的个别劳动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前提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3)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特点是:直接原因是旧分工存在、劳动存在差别,劳动是谋生手段。

  ①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而不是社会惟一的分配原则

  ②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是因为存在私营经济

  ③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社会必要劳动量为尺度。

  ④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58,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五)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

  (2)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取得相应的收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作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

  (3)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的重大发展。市场调节长处:①调节资源②发挥竞争③优胜劣汰;不足:总量失衡两极分化生态

  59,加大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1)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给劳动者公平合理的收益,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效率是实现公平的条件和基础,效率低下,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就不能或难以为实现公平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困。

  (3)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处理好三个关系:①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的关系;③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具体措施:①保护合法收入 ② 取缔非法收入 ③ 整顿不合理收入 ④ 调节过高收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格局)

  ①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②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问题,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

  6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目前小康特点:低水平、不全面、不均衡(六)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市场是资源配制的方式

  ①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②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③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多选把握)

  ①经济活动市场化②企业经营自主化③政府调节间接化④经济运行法治化。

  (4)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有自己的特征:

  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③ 在宏观调控上,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61,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六)

  (1)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对经济发展都是必要的。

  (2)计划与市场是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调节机制,各有优点和不足,需要相互补充合。

  (3)全面认识计划与市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是运用好这两种手段的基本前提

  (4)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情况使两者有机的结合。

  62, 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六)★★★★★

  (1)在我国现阶段,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包括企业、农户和居民。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最基本的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

  (2)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

  (3)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依据,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公司制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①产权清晰②权责明确③政企分开④管理科学。

  (5)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现代产权制度有四大特征:①一是归属清晰谁的东西②二是权责明确谁来管理③三是保护严格,④四是流通顺畅。

  (6)前两个特征决定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清晰和权责明确的特征。后两个特征说明了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上一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下一页

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