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浙江省 院校隶属:浙江省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化学
专业介绍:

070300 化学(一级学科)

1. 硕士点概述

 

温州大学于2010年获得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该硕士点设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五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重点开展纳米材料化学、有机及分子药物化学、能源化学、生物与环境分析化学、应用高分子化学等方向的研究。

我校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依托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十二五”浙江省化学重中之重一级学科和“十三五”浙江省化学一流学科(A类)、中国轻工业制笔材料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碳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皮革工程重点实验室、温州市新材料行业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制笔行业技术研究中心 温州市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产学研平台。拥有各类大型仪器设备数十台,包括500 MHz核磁共振仪、超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单晶衍射仪、高分辨质谱、扫描探针显微镜等,总价值逾1.75亿元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校化学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硕士生导师55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浙江省级专家1、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国务院政府津贴3浙江省特聘教授(钱江学者)2、浙江省“千人计划”4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1人。拥有纳米材料化学及应用、有机化学与皮革化工2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与浙大、绍兴文理联合申请)、温州市重点创新团队近五年,化学学科教师承担了包括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子课题在内的省部级以上项目90项。20132018年间共发表SCI论文600篇,其中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CS Nano, Chem. Mater., Chem. Commun., Org. Lett.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了高水平论文(IF>5200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0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根据美国ESI(基本数据指标库)数据,温州大学化学学科排名连续6年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

2. 主要研究内容

1)碳材料化学;(2)金属材料化学;(3)功能陶瓷材料化学;(4)无机合成化学;(5)功能配位化学;(6)无机纳米材料化学;(7)超分子化学;(8)现代分离科学与技术;(9)电分析化学;(10)生物传感器;(11)环境污染物分析与控制;(12) 有机合成化学;(13)天然有机化学;(14)药物合成;(15)物理有机化学;(16)金属与元素有机化学;(17)不对称合成;(18)燃料电池;(19)先进动力电池;(20)太阳能电池与太阳能利用;(21)超级电容器;(22)微纳结构材料物理化学;(23)生物物理化学;(24)药物分子设计与筛选;(25)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应用;(26)高分子材料资源化与利用;(27)高分子助剂;(28)绿色化学品开发。

3. 硕士点负责人及主要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硕士点负责人:

夏远志,博士,教授。2004年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化学专业,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13-2015年在德国弗莱堡大学访学,现任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化学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韩国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理有机化学,在理论与计算有机化学领域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他引2700余次。荣获温州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温州市“优秀教师”、温州大学“优秀教师”、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特邀青年学者”等荣誉。

 

主要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王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11月生,男,汉族,中共党员,浙江省温州人。1992年本科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同年留校任教。20042007年分获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曾访学北京大学、加拿大Windsor大学。现为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理事会理事、中国电化学委员会委员、全国材料新技术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高校本科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重点资助人员以及浙江省首届高校优秀教师。现任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温州市新材料行业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温州大学浙江省化学一级学科重中之重学科方向带头人,温州大学浙江省化学优势专业负责人,温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

王亚军,教授,博士,中组部“青年千人”。1999-2002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并获理学博士学位,其后分别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2002-2012年)与复旦大学化学系(2013-2019年)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2019年底加入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多年来一直从事新型多孔功能材料的组装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主要涉及药物递送、吸附分离、传感检测、(仿生)催化等。已在国内外化学核心期刊发表80余篇学术论文,影响因子超过1040篇(其中影响因子在25以上的11篇),论文引用6000余次,H因子40,授权国际专利2项、美国及澳大利亚专利各1项,中国专利7项。

杨小平,教授,博士,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千人计划”,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996-2001年就读于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并获理学博士学位,其后分别在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2002年)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化学系(2003-2012年)先后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2012年加入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多年来一直从事新型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发展工作,研究领域涉及超分子化学,功能配位化学及纳米化学等。已在国内外化学核心期刊上发表80多篇学术论文,影响因子超过3.060多篇(其中包括1Angew. Chem. Int. Ed.6J. Am. Chem. Soc.1Coord. Chem. Rev.)。目前为多种国际化学核心期刊审稿人。

吴华悦,男,汉族,19623月生,浙江兰溪,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4毕业于杭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同年进入温州师范学院任教,现任浙江省新药创制平台理事会理事,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温州工作站负责人。入选温州市新世纪5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温州大学高级人才工程,获温州大学教坛名师称号。指导的研究生硕士论文入选2008年度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主持和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已在Org. Lett.; J. Org. Chem.; Adv. Synth. Catal.; Green Chem.; Chem. Commun.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7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2项,目前正从事药物及中间体的合成研究和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是省、市重大科技项目的评审专家。

李新华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2000毕业于浙江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一直从事功能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等项目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Cryst. Growth  Des.J. Chem. Inf. Comput. Sci.J. Mol. Graph. Model.Chem. Phy. Lett.、中国科学、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功能超分子材料的设计、性质与应用基础研究”,2012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徐清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保送浙江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导师:黄宪院士),20046月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10月赴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作为特别研究员,与韩立彪教授合作从事手性有机磷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研究;20092月进入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12年破格晋升教授职称。先后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申请和获批多项专利,其中多篇论文被选为封面论文、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论文等,相关研究成果获2012年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三等奖。研究方向为不对称合成和催化、高选择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开发应用、过渡金属催化反应、绿色化学和绿色合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杨植,温州大学化材学院教授,湖南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工学博士;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访问学者。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纳米结构碳材料的结构设计、性能调控及在锂硫电池、燃料电池、电催化等领域应用的基础研究,已发表SCI论文55篇(第一/通讯23), 论文被它引2400余次, H因子23。其中在温大以来,在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大于10.0的期刊发表论文8篇,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sSmallJMCANanoscaleJournal of Power Source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IF大于6.0的期刊上发表论文28篇,7篇入选ESI高引论文,3篇入选ESI热点论文,5篇通讯作者论文单篇引用超过100次,单篇最高引用580次,曾受邀为国际著名电化学能源杂志(Journal of Power Sources)撰写综述。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省科技厅和市科技局项目各一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温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现为Chemical Society ReviewsNature Communication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anced Materials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CS Nano 30种国际权威杂志的审稿人。

丁益宏,教授,博士,九三学社,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吉林省杰出青年,吉林省青年科技奖及两次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获得者(排名第四),博士生导师。1995-1998年就读于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并获理学博士学位,其后于2001-2003年在日本岐阜大学作为JSPS研究员从事研究。并于2004-2014期间任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912月加入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多年来一直从事含能材料、MOFCO2催化与利用、环境和材料化学重要小分子体系结构与化学反应机理、新型非化学计量分子设计和组装、纳米体系结构和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已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strophys. J.J. Phys. Chem. Lett.,  JMCA.,  Chem. Commun.,  Chem-Eur. J. 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200余篇研究论文。指导的学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人)、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唐敖庆奖学金(2人)。

 

欢迎踊跃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