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浙江省 院校隶属:浙江省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机械工程
专业介绍:

080200机械工程

一、学科简况

机械工程学科为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所属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是温州大学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本学科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强化团队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化战略,历经多年的学科建设积累,形成了激光加工理论与装备、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机械电子与控制技术、故障诊断与可靠性设计、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等5个研究方向,承担机械工程和工业工程两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机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批激光加工机器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高端激光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等7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及省重大专项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0余项,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等科技奖项20余项,发表SCI/EI论文233篇,授权发明专利301项,企业委托课题1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6000余万元。近年来学科坚持“务实创新、和谐进取”的时代精神,按照学校“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国内知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而努力奋进,学科整体实力显著提高,为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位点研究方向

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1

本方向主要研究:生产系统控制与优化、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与调度、自动化生产线与智能装备。针对多工序生产系统、工业机器人整机结构/驱动/感知/控制一体化协同设计、机器人协同作业与调度等工业领域需求,承担国家863项目、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多项课题,研制的断路器、接触器和氧传感器智能生产线及其控制系统已累计实现销售产值4000余万元,创造间接经济效益2.4亿元,核心技术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在Computer-Aided Civil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排名1)。

2.机械电子工程080202

本方向主要研究:机电液系统设计、微纳传感器技术、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发出基于MEMS的微纳传感器、机械系统运行状态监测与控制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相关器件和技术已应用于风机叶片、断路器自动化生产线、多工位冷镦成型机状态在线监测诊断。在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等SCI期刊上发表50余篇论文,获美国科学院院士、AAAS/IEEE/ASME会士等学者引用500余次,故障诊断技术获2015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1)、2019年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1)、微纳传感器技术获2008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排名1),中国侨联贡献奖(创新团队)1项(排名1)。

3.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

本方向主要研究:强度与寿命、数字化模拟与仿真、结构优化设计。围绕能源动力、车辆、泵阀等应用领域的性能分析、表面处理与强化、结构优化要求,对机械结构的强化与寿命、焊接、轻量化设计和关键部件的长期服役行为进行有限元模拟及系统试验研究,建立了产品构件长期腐蚀模型,研制了耐温-冲刷的陶瓷防护涂层系统,在Corrosion Science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核心成果获得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1)和温州市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1)。

4.车辆工程080204

本方向主要研究:汽车结构轻量化设计、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分析、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围绕汽车及零部件结构轻量化设计、替代燃料汽车、汽车气动与低噪声设计、智能驾驶自动系统、新能源汽车能源管理系统等领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总装备部技术预研以及企业委托项目等30余项课题,发表SCI/EI期刊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本方向教师大部分来自于日本铃木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法国标致汽车等整车企业。

5.激光加工技术080205

本方向主要研究: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激光精密微细加工技术、高功率激光宏观加工技术。承担了NSFC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重点专项等课题多项,基于激光微纳加工的MEMS零部件制造技术、复杂曲面零部件表面功能微结构的投影法激光刻蚀加工新技术与装备、高功率多功能机器人光纤激光加工站、改进纳米元器件薄膜均一性的控制策略等研发工作特色鲜明,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处于优势地位,在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研究成果获2013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1)、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6)和2016年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

6.工业工程080206

本方向主要研究:制造系统建模与优化、数字化制造与智能控制、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服务型制造技术。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专项等课题十余项,研发的生产线智能预测维护系统、质量溯源系统已应用于区域低压电器产业。在Computer & Industrial Engineering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

三、学科科研平台

温州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依托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和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等校地研究院,拥有科技部激光加工机器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高端激光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激光加工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机械制造系统与自动化工程首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机械工业激光精细加工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俄罗斯(温州大学)超快激光先进制造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浙江省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学科平台。此外,还建立了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地方政府建浙江省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浙江省平阳印包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四、师资队伍

1、学科团队

学位点凝聚了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高端外国专家、浙江省千人计划、浙江省钱江学者、浙江省151人才在内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科技创新团队,学位点导师队伍为制造系统与自动化工程和激光与光电两个温州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完成了包括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获得了包括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科技奖各类科技奖励成果10余项,并广泛服务于地方企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2、硕士点负责人 

薛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州大学副校长,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激光制造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方向的研究。现担任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机械工程一流学科负责人、激光加工机器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浙江省激光加工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近五年,主持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际合作专项1项、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SCI收录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3、学术带头人

1)谢尔盖科诺瓦洛夫(Konovalov Sergey

谢尔盖科诺瓦洛夫,博士,温州大学特聘全职教授,俄罗斯萨马拉国立研究大学金属与航空材料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现代物理与新材料的交叉学科研究,金属材料表面工程(尤其是高能束处理)领域专家。主持俄罗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科学部科学研究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获得俄罗斯联邦杰出科学家总统基金,科研总经费约1.5亿卢布。本人及带领的团队在材料与物理的交叉学科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俄罗斯最有影响的杂志及国际期刊和知名会议上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本(部),授权专利10余项,其中论文被引用5946次,H指数30(俄罗斯科学引文数据)。受聘担任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俄罗斯联邦注册科技专家等。个人专长为材料表面处理和外场作用下单晶、合金材料制备和加工。

2)向家伟 

向家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通协振噪诊断专委会委员,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151人才重点层次,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研究方向为装备故障监测诊断及检测理论与技术,包括:有限元分析理论、小波分析及现代信号处理方法、机电液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以及相关仪器开发。发表论文130余篇,SCI收录75篇,EI收录108篇。SCI引用总次数1100(他引900余次),单篇SCI最高他引71次,4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1)、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1)、广西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1)、中国侨联贡献奖(创新团队、排名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学科"十佳"结题(排名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德国洪堡基金、日本JSPS基金等课题20余项。研发的机械结构损伤定量诊断仪器,被深潜器科考母船重载关键结构、风电叶片、阀门结构、多工位冷镦机易损部件、断路器多工位自动装配系统采用。

3)冯爱新 

冯爱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主要从事激光加工与检测技术、X射线衍射应力/织构/残奥检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技术的研究。现担任中国机械工业激光精细加工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科技奖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会评专家、全国残余应力学术委员会/全国喷丸技术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等。授权发明专利38件,发表SCIEI检索论文66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承担了本科生《激光制造技术与装备》、硕士研究生《现代材料性能分析》等课程教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界面结合强度激光冲击离散划痕检测与应力匹配特性调控技术基础研究51175237)、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重大专项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激光焊接工艺及装备的研发”(2013C14007)、温州市科技局重大专项双波长激光冲击波柔性加工装备研发KZ1709007)等项目。

4)陈希章 

陈希章,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材料新技术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焊接工程师(IWE),俄罗斯萨马拉国立研究大学客座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人才,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研究方向包括材料成型、强度与寿命、电弧增材制造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10余项,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现兼任Th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Welding Manufacturing等国际杂志的副编辑和编委会成员、全国材料新技术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焊接学会机器人与自动化专委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等。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国内国际主流期刊发表SCI/EI检索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转化4项。作为主编、副主编出版专著和教材3部。指导研究生23人(已毕业18人),与其它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生4人。

5)周宏明 

周宏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浙江省现代制造虚拟仿真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温州市创造学会理事长,温州大学教学名师。主要研究方向: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与调度、自动化生产线与智能装备研发。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等课题20余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温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和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SCI/EI收录12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版权6项;主持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和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2)。

6)李勇 

李勇,博士(英国),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19972000年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5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博士学位;2006-2008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振动与噪声研究所-博士后;2008-2010南安普顿大学-空客噪声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2011-2014,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气动噪声控制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学术带头人;2014-2018,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气动力学与声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主任。2018.3,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流体流动稳定性、气动力学与声学、噪声/振动机理与控制、噪声信号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厅局项目3项,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英国宇航局基金、空客噪声技术基金、欧盟框架等研究基金多项,发表SCI/EI等学术论文20余篇。

五、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亮点

本学科机械工程和工业工程专业2019年双双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2018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浙江省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浙江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年硕士毕业生考取博士研究生比例达26%,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57篇,授权专利329项,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71项,其中4项成果分别在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栏目播出,本科生获浙江省十佳大学生,研究生获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和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