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2013年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工作专项招生计划

2013年07月17日 来源:教育部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单位:人
一、高等学校与中国科学院院所联合培养计划
招生单位 联合培养单位 博士生规模 其中: 硕士生规模
高校  计划 院所  计划
总计 472 172 300  
北京大学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9 9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13 9 4  
清华大学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9 9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13 9 4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软件研究所) 10   10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过程工程研究所) 10   10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0   10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动物研究所) 10   10  
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生物研究所) 10   10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0   10  
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研究所) 10   10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0   10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研究所) 10   10  
大连理工大学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8 8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8 8    
吉林大学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0   10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0   10  
复旦大学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10   10  
上海交通大学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10   10  
同济大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 5    
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5 5    
华东理工大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 5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3 3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 2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 2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高能物理研究所) 10   10  
中国科学院大学(声学研究所) 10   10  
中国科学院大学(大气物理研究所) 10   10  
山东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5   5  
武汉大学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8   8  
中科院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8   8  
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8   8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物理研究所) 10   10  
中国科学院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10   1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0   10  
四川大学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4 14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8   8  
电子科技大学 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14 14    
西安交通大学 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4 14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 4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10   10  
兰州大学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4 14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0   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15   15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学研究所) 10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9 9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9 9    
云南大学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12 12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8   8  
新疆大学 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8   8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环境研究所 12 12    
二、高等学校与工程院所联合培养计划
招生单位 联合培养单位 博士生规模 其中: 硕士生规模
高校 计划 院所  计划
总计 603 603   144
北京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16 1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10 10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12 12   6
钢铁研究总院 4 4    
清华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8 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7 7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2 2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4 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 2 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 2 2    
中国航空研究院 3 3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4 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10 10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10 10    
钢铁研究总院 10 1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8 8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10 10    
钢铁研究总院 10 10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8 8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7 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2 2    
北京邮电大学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7 7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 2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30 30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4 4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12 12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6 6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12 1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6 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12 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 10 10   40
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4 4   10
天津大学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4 4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10
吉林大学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 2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4 4    
东北大学 钢铁研究总院 8 8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6 6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6 6    
复旦大学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1 1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12 12   10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4 4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4 4    
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 8 8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4 4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6 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4 4    
同济大学 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 3 3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6 6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4 4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 3 3    
河海大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8 8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10 10   10
东华大学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6 6    
南京大学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10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10
浙江大学 钢铁研究总院 2 2    
厦门大学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10
国家海洋局环境预报中心       4
中国海洋大学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5 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4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9 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 2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3 3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 2 2    
中国航空研究院 1 1    
中国航空研究院621研究所 1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科学院 10 10    
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4 4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 20    
中南大学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4 4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6 6   20
重庆大学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4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 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4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7 7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4 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 4 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 6 6    
中国航空研究院 6 6    
中国航空研究院621研究所 4 4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2 2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 2 2    
北京理工大学 昆明物理研究所 12 1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8 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4 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 2 2    
中国航空研究院 4 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 4 4    
中国航空研究院 3 3    
中国航空研究院621研究所 2 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 4 4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4 4    
钢铁研究总院 6 6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14 1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16 16    
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航空研究院 9 9    
中国航空研究院621研究所 1 1    
钢铁研究总院 4 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 2 2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5 5    
三、高等学校与其他科研机构联合培养计划
招生单位 联合培养单位 博士生规模 其中: 硕士生规模
高校 计划 院所  计划
总计 116 116   50
北京大学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40 40    
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       20
清华大学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40 40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16 16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10 10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10 10   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       20
注:以上三项联合培养计划已包含在附件1所列的有关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总规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