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锋:2026年我校拟招收硕士研究生2381人(含推免生、“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其中全日制学术型774人、全日制专业型1413人、非全日制专业型194人。
各专业最终招生人数将根据2026年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数等因素作相应的调整。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硕士研究生拟招20人,最终招生人数以国家正式下达的计划数为准。
杨俊锋: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已正式发布。请各位考生仔细阅读相关内容,科学备考,从容应考,预祝取得佳绩!
1.招生专业变化
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将新增5个专业(详见下表);同时,停招4个全日制专业(生理学、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教育管理)和3个非全日制专业〔学科教学(语文)、学前教育、应用心理(经亨颐教育学院)〕。
2.士兵计划
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进入复试的基本分数线按2026年教育部公布的B类考生国家分数线执行。如符合相关专业的报考条件,考生可任选专硕专业。
3.跨学科加试
我校个别专业要求跨学科专业复试的考生(不仅限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需要在复试中加试,比如学科教学(思政)(045102)、音乐学院艺术学(130100)、音乐(135200)等,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备注一栏。
杨俊锋:1.自命题考试科目主要变化如下,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详见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1)健康管理原《流行病学》更名为《卫生统计学》,考试科目代码为831;
(2)外国语言文学和翻译的初试业务课一均为《翻译基础(综合)》;
(3)体育学和体育的初试业务课一均为《体育综合》;
(4)化学和材料与化工的初试业务课二均为《有机化学》;
(5)生物学和生物与医药的初试业务课一均为《生物化学》;
(6)美术与书法的初试业务课原834《专业基础(一)》更名为930《专业基础》;原《专业基础(二)》更名为《设计创作》,考试科目代码为835。
2.2026年新增的5个招生专业的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按照国家文件规定进行设置。其他招生专业的初试考试科目与2025年保持一致。具体内容详见《杭州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招生专业目录(网址:https://yjs.hznu.edu.cn/yjszs/)。
3.特别提醒:2026年有9门自命题科目客观题部分需使用2B铅笔在学校提供的答题卡上正确填涂,科目代码及名称如下:
杨俊锋:2025年我校最终录取2505人(含“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20人、“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22人),其中推免生179人、统考生2326人。2505人中,全日制学硕、全日制专硕和非全日制专硕的录取人数分别为814人、1487人和204人。
2024年我校最终录取2378人(含“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20人),其中推免生129人、统考生2249人。2378人中,全日制学硕、全日制专硕和非全日制专硕的录取人数分别为784人、1400人和194人。
2023年我校最终录取2273人(含“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15人),其中推免生88人。统考生2185人。2273人中,全日制学硕、全日制专硕和非全日制专硕的录取人数分别为759人、1322人和192人。
杨俊锋:达到教育部公布的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国家分数线”)。我校部分合格生源充足的专业,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可能会高于国家分数线。近5年复试分数线可扫码查看。
杨俊锋:杭州师范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传统、文理并重、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教育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个(教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26个。化学、临床医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数学、农业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一般社会科学、物理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等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数学、植物学与动物学、临床医学进入前5‰。
杨俊锋:目前我校研究生奖助体系由学业资助、学业奖励和荣誉称号三部分组成。学业资助包括国家助学金、导师助研金、学校助研金、“三助一辅”岗位津贴、国家助学贷款和困难补助金等;学业奖励包括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和专项(社会资助)奖学金;荣誉称号包括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和优秀毕业研究生等。
杨俊锋:学校始终立足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持续推进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创新。实施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着力构建“躬亲与共”的导学共同体,强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育人实效。通过重点布局研究生“双研”计划,深入实施“三研三思”工程,系统推进科研创新激励行动,专门设立“创新实践与服务地方”专项课题,积极引导研究生组建团队,聚焦国家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技术瓶颈开展科技攻关。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地推动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加快了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步伐,为教育强国建设持续贡献师大智慧与力量,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可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毕业生主要去向为教育单位、科研机构、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医疗卫生单位、国有企业、升学深造等,其中教育行业就业占比最高,毕业研究生在浙江省内就业的占比最多,达60%以上。就业率近3年一直保持在97%以上。
杨俊锋:欢迎考生报考杭州师范大学(学校代码:10346)
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js.hznu.edu.cn/yjszs/
研招办咨询电话:0571-28865143(工作日8:30-11:30,13:30-16:30)
E-Mail:grad@hznu.edu.cn
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邮政编码:311121
有关报考专业的具体问题,可直接与相关招生学院联系(扫码查看)。
各学院研究生招生联系方式及招生信息网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