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办:2026年国家招生计划尚未下达,中国研招网硕士专业目录中的拟招生人数为学校根据上级要求按照2025年实际招生总人数的95%拟定的各学科专业招生计划,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2026年上级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并结合各学科专业报考、上线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研招办:(1)我校2026年新增1个二级交叉学科招生:招生代码及名称为0802J1低空技术与工程。(2)我校2026年大部分学科专业的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与去年保持一致,个别学科专业招生方式、研究方向、自命题考试科目、参考书目等有所调整,具体变化可查看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公布的《陕西理工大学关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变化提示》(网址:https://yjs.snut.edu.cn/info/1022/9225.htm)。具体以学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准。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调整: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初试业务课二调整为82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045106学科教学(化学)初试业务课二调整为830无机化学。
050101文艺学、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初试业务课调整为623文学理论与批评和822中国文学史。
085901土木工程初试业务课二调整为871材料力学。
045107学科教学(生物)初试业务课二代码调整为840,考试内容及范围不变。
研招办:我校2025年录取硕士研究生798名(含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9人),其中全日制硕士773名(学术学位282名、专业学位491名),非全日制硕士25名(专业学位)。
研招办:我校执行国家A区录取分数线,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去年一志愿报考我校的,除个别专业(会计、电子信息)外,其他专业初试成绩达到国家A区复试基本分数线要求的考生,均可进入复试。复试分数线详情可查询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公布的《陕西理工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https://yjs.snut.edu.cn/info/1022/8295.htm)。
研招办:学校及生物学被列为陕西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现有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会计、法律、教育、体育、国际中文教育、电子信息、机械、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应用统计、材料与化工、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理、工、文、管、法、教育、经济等7个学科门类。1个省级一流学科,5个省级一流培育学科及2个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化学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围绕秦巴自然资源、工业应用技术、汉水流域文化三大特色领域,在秦巴山区自然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工业应用技术开发研究、汉水流域文化史及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形成鲜明特色。
研招办:我校有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由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三助”岗位津贴等多种资助方式构成。学校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善,不断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奖助标准以学校当年相关文件为准。
研招办: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明德、砺志、博学、笃行”校训,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专业应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主线,以研究生科技活动、学科竞赛为载体,营造学术氛围,促进学风建设,深化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不断健全学业预警分流退出机制,严格全过程质量管理和监督,有效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研招办:根据第三方机构对我校连续10年的毕业生培养质量进行监测,评估结果均为良好及以上。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90%,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有基础教育单位、国有企业、高等教育单位等,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研招办:考生可通过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s://yjs.snut.edu.cn)及“陕西理工大学研招办”微信公众号,获取学校的招生信息。研招办联系电话:0916-264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