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xmsg.name}}

{{maintitle}}

{{subtitle}}

{{zycon}}

一、2026年学校计划招收多少名硕士研究生?

研招办:2026年我校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约3850人(包含接收推荐免试生、全国统一考试及“退役大学生士兵”、“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等各类计划),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3350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500人(含单独考试计划65人)。除国家专项计划外,学校仍将在工科类专业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培养集萃研究生,不少于50人,在新生入学后进行二次遴选。

学校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招生名额在录取时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二、学校招生专业和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是否有调整?

研招办:学校积极推荐按一级学科招生、按一级学科命题。2026年招生专业和初试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的具体调整内容如下:

1.力学与土木学院相关专业按照081400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进行招生;化工学院相关专业按照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招生;经济管理学院相关专业按照020200应用经济学按一级学科招生。

2.原设置在矿业学院、化工学院、安全学院、数学学院分别招生的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统一招生,招生专业代码及名称为0811J1人工智能,毕业后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3.原在人工智能研究院招收的电子信息类下的085410人工智能专业学位,在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别招生。

4.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新增招生学科0808J3储能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

5.化工学院0817J3储能科学与工程、0817J4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不再招生;机电工程学院0802J6职业安全健康不再招生;经济管理学院027000统计学不再招生;体育学院045204社会体育指导不再招生。

少数专业调整了考试大纲。我校关于招生专业、初试科目及考试大纲调整的通知,均已在学校研招网(https://yz.cumt.edu.cn/info/1004/2421.htm)发布。

三、请介绍一下学校2025年的录取情况。

研招办:2025年我校共录取硕士研究生3888人(包括推荐免试生658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452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937人(含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44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27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99人。

四、学校近几年的复试情况是怎样的?

研招办:各学院各招生专业依据考生初试总分进行排序(在国家线基础上),一般按照1:1.2-1.5的差额比例,确定进入复试考生名单。

我校复试遵循保护第一志愿原则,各专业统考第一志愿上线生源充足的情况下,不开展调剂。拟接收推荐免试生计划未完成的专业,剩余的推免指标用于招收统考考生。

五、介绍一下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专业。

研招办:中国矿业大学作为当今全国唯一以矿业命名的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通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以理工为主、以能源资源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办学格局。近年来,学校按照“强工、厚理、兴文、拓医、育新”的思路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生态,工程学、地球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等3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化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总论、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1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矿物资源与开采工程学科领域连续9年进入QS全球前50强;形成了矿业工程与安全科学、遥感测绘与环境、地质学与地质工程、土木建筑与力学、机械电气与控制、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与经济、化工与材料等优势学科领域。

六、针对研究生,学校有哪些奖助措施?

研招办:学校奖助体系完备,包括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津贴、国家奖学金、企业奖学金、集萃奖学金等各类奖助项目。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在基本学制年限内均可以参加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其他奖励的评定,学业奖学金和助学金全覆盖。

七、请谈谈学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色。

研招办:一是坚持分类施策,构建差异化培养体系。学校始终秉持“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理念,针对不同学科特性与学生个性化需求,建立“学术型+专业型”双轨培养框架:对学术型研究生,系统夯实理论基础、聚焦前沿研究方向,引导其在学科领域开展深度探索;对专业型研究生,突出实践能力培育,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实践项目等路径,助力其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及实际应用技能,实现学术能力与职业素养的精准对接。

二是聚焦创新导向,打造多维赋能培养模式。学校将创新能力培育置于研究生培养核心环节,以“活动搭台、基金赋能”双轮驱动激发创新潜能:一方面,常态化打造校级学术竞赛、创新论坛、科研成果展等品牌化活动矩阵,承办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创新活动,搭建学术交流、成果展示、思维碰撞的高质量平台;另一方面,设立研究生创新专项基金,年均立项资助研究生创新项目600余项,覆盖基础研究、应用开发、跨学科探索等领域,鼓励学生自主选题攻关,在科研实践中锤炼创新思维、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三是深化产教协同,构建校企共育培养格局。学校以“产业出题、学校揭榜、校企共答”为协同机制,将产教融合深度嵌入高端人才培养全流程。学校首批入选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高校,联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集萃学院,获批建设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搭建多层次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开展有组织的“项目式”科研攻关与人才培养,以“工学交替、工学相长”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国家能源资源战略落地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与技术支撑。

八、考生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学校的招生信息?

研招办:考生可通过两种官方渠道获取最新招生信息:一是登录我校研招网首页查询;二是关注我校研究生院官方公众号“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及时了解招生资讯。

{{yxmsg.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