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xmsg.name}}

{{maintitle}}

{{subtitle}}

{{zycon}}

一、2026年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

汪建群:1.专业研究方向根据2025版培养方案进行了微调,部分专业的报考要求有微调。

2.部分专业将由不同教学院开展试点学科交叉招生。

二、2026年学校计划招收多少名硕士研究生?

汪建群:我校2026年预计招收2400名左右硕士研究生。

三、学校招生专业和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是否有调整?

汪建群:1.部分专业停止招生:机电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停招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045120)专业领域。

2.新增2个招生专业: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人工智能(085410),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低空技术与工程(0802J1)。

3.部分专业初试科目有调整:如教育硕士所有学科教学专业领域科目四统一为《学科教学论基础》。

四、请介绍一下学校2025年录取情况。

汪建群:2025年,我校严格贯彻分类选拔机制,共录取硕士研究生2288人,其中全日制2023人、非全日制265人,一志愿生源占比达到68.1%。

五、学校近几年的复试情况是怎样的?

汪建群:1.从组织管理上来讲,我校注重严格过程管理、积极应对风险隐患,2025年全面压实招生工作责任,实行督查前置,确保了复试工作的公平、公正与安全、平稳。

2.从生源结构上来讲,我校一志愿生源占比逐年提高,一志愿报考考生将会更具优势。

六、介绍一下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专业。

汪建群:学校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矿业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土木工程、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矿业工程、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化学、土木工程、数学)、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教育)、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教育硕士、金融硕士、法律硕士等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硕师计划”推免资格。学位授权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个学科门类。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生态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七、针对研究生,学校有哪些奖助措施?

汪建群: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设有综合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其中综合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校长奖;研究生专项奖学金包括竞赛类专项奖学金、优秀学位论文专项奖学金、学术论坛专项奖学金等。研究生在读期间还可享受国家助学金,生活困难的研究生可以申请困难补助或“三助一辅”岗位。

八、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学校近年有哪些调整和特色?

汪建群:1.全面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强化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建设,学术学位重在面向知识创新发展需要,培养具备较高学术素养、较强原创精神、扎实科研能力的学术创新型人才;专业学位重在面向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具备扎实系统专业基础、较强实践能力、较高职业素养的实践创新型人才。鼓励教学院在现有一级学科(专业类别)下积极设置前沿、新兴、交叉二级学科(领域),增设前沿交叉课程。

2.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紧扣产业需求,构建多元协同平台,依托省级产教联合体打造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训体系,推行“双导师制”与课题攻关模式,实现学位论文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

3.完善质量动态监控,打造“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全数据平台,建立多维度学业预警与动态分流淘汰机制,以数据赋能优化培养过程,全面提升自主培养效能。

4.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招收3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及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学生来校学习。设立了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鼓励研究生到海外开展联合培养。

九、考生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学校的招生信息?

汪建群:我校已经连续三年坚持举办大学生学术夏令营,连续五年坚持举办招生直播宣传活动,考生可通过以上活动与学校老师互动,通过我校研究生院官网、教学院官网查阅相关招生信息,也可通过招生简章上的联系电话和邮箱进行咨询。考生还可在B站、湖南科技大学官方视频号回看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直播宣传。

{{yxmsg.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