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xmsg.name}}

{{maintitle}}

{{subtitle}}

{{zycon}}

一、2026年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

研招办:2026年我校有2个专业招生计划有变化,分别为专业学位的教育(专业代码:0451)停止招生,新增招生专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代码:0857)。具体招生政策可登录五邑大学研究生处网站查看《五邑大学202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和《五邑大学202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2026年学校计划招收多少名硕士研究生?

研招办:2026年我校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550余人。我校招生专业目录以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公布的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数为2025年实际录取人数的95%,实际招生总数一般多于计划数,最终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指标进行适当调整。更多研招信息,登录五邑大学研究生处官网(网址:https://www.wyu.edu.cn/yjscx/)或者五邑大学研究生微信公众号查看。

三、学校招生专业和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是否有调整?

研招办:2026年我校新增招生专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代码:0857)初试第四单元考试科目为综合化学;机械(专业代码:0855)初试第四单元考试科目由“机械设计”调整为“机电综合基础”;生物与医药(专业代码:0860)初试第四单元考试科目由“药物化学”调整为“有机化学”;交通运输(专业代码:0861)初试第四单元考试科目由“材料力学”调整为“交通工程学”,其他专业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无调整。各专业考试科目请登录五邑大学研究生处网站查看《五邑大学202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四、请介绍一下学校2025年的录取情况。

研招办:2025年我校录取硕士研究生501人,其中共招收学术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3名,专业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58名。

五、学校近几年的复试情况是怎样的?

研招办:我校执行考生进入复试阶段初试成绩的基本要求须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A类分数线。各学院根据国家线要求、专业招生计划数、合格生源情况,差额确定各专业复试名额,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六、介绍一下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专业。

研招办:我校现有10个广东省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进入前5‰。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药学、纳米科学与技术4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4个学科上榜U.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七、针对研究生,学校有哪些奖助措施?

研招办:我校有完善的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健全奖、助、贷、勤、补、酬相结合的奖助体系。此外,优秀研究生经选拔后可获得资助国(境)外高校学习机会(最多不超过一年)。关于详细奖助政策,考生可登录五邑大学研究生处网站查看《五邑大学202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八、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学校近年有哪些调整和特色?

研招办:学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实施“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与广东省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水平科研院所的合作,发挥双方平台和人才优势,构建“院校合作、所院结合”的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机制。2021年以来,机械、电子信息、材料等学科与广东省科学院等单位,在人才培养、导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紧密合作,聘请省科学院等单位的128名研究人员担任研究生指导教师,已联合培养研究生119名。推动产教融合纵深发展,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与中集(新会基地)等199家行业头部企业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构建“2+1”“1+2”等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产业合作平台为依托,以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为研究内容,由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开展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0%,就业岗位与专业对口度较高,毕业生对薪资待遇的满意度超过96%。主动与港澳高校合作,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等7所港澳高校开展合作研究项目64项,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实施港澳联培硕士专项计划。2021年以来,已有141名硕士研究生参与港澳高校联合培养。学校先后与澳门大学等签订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合作协议,已联合招收并培养博士研究生12名。

九、考生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学校的招生信息?

研招办:考生可登录五邑大学研究生处官网(网址:https://www.wyu.edu.cn/yjscx/)或者通过五邑大学研究生微信公众号获取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信息。

{{yxmsg.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