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玲:2026年,我校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体育)两个专业暂停招生。具体招生政策,可登录喀什大学官网及研究生处网站,查看学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
袁玲:2026年国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尚未下达,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正式下达的计划为准。
袁玲:调整内容如下:0859土木水利学位点下085905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等)专业,初试业务科二调整为《水质工程学》。具体调整详情,可登录喀什大学研究生处网站,查看学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
袁玲: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生物学、应用统计、国际商务、法律、教育、体育、翻译、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52个二级招生专业领域(含5个非全日制招生专业)。
2025年,一志愿上线考生208人(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教育硕士两个学位点),一志愿录取率97%,最终一志愿录取198人;推免录取38人。根据生源情况,我校调剂录取357人,占招生数的60.2%,调剂批次平均复录比54.42%。2025年总计录取593人,顺利完成了各项招生计划。
袁玲:考生需符合我校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对应年份B类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不低于120%(如一志愿差额比例不足1:1.2,以实际上线人数确定复试名单)。
具体复试比例由各二级招生单位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在此范围内自主确定,并在对外公布的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中予以明确。近三年一志愿上线考生复试录取率均在95%以上,一志愿招生计划充足;理工类专业优质生源相对短缺,广大考生可放心报考。调剂阶段名额较多,近三年调剂复录比约55%。
袁玲:近年来,学校聚焦南疆基础教育优质师资短缺问题,新增教育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计划招生资格,扩大教育学学术学位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规模,重点培养适应南疆多民族地区教育教学需求的优质师资,助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学校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与南疆经济发展,立足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及喀什“中巴经济走廊廊桥”定位,依托校内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重点扩大理工科专业招生规模。其中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等专业招生计划充足,精准对接南疆新型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我校长期坚持强化思想引领与文化传承,通过“增量倾斜+存量优化”结合的方式,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与传播、翻译等专业招生力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南疆文化传播与对外交流能力储备骨干力量。
袁玲: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规定,学校面向全日制研究生设立多元奖助体系:奖学金类:国家奖学金、自治区奖学金、自治区学业奖学金、喀什大学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临时设立的奖学金及捐赠奖学金等;助学金类:面向无工资收入的全日制研究生,设立国家助学金、喀什大学“三助一辅”岗位补助金、困难救助金、捐赠设置的助学金等。
袁玲: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形成涵盖招生工作、学籍与培养管理、导师队伍管理,以及毕业与学位管理等全流程的规范文件体系,确保每个教育教学环节有章可循,基本完成了整个研究生管理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推动教育教学管理流程清晰规范、教学运行平稳有序。学校全面修订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学校、学院、导师三级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严格学业标准和质量监控,健全学位论文质量标准与评价机制。
袁玲: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喀什大学研究生处官网(https://yjsc.ksu.edu.cn/)等官方渠道查询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