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北京市 主管部门:北京市

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

     

    学校设有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无人机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伦敦布鲁内尔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等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工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建有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8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9个本科招生专业。


重点实验室

      学校紧密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紧扣首都特大城市的运行与治理,发挥技术研发和智库支撑作用,在智能交通、节能环保、风险防控与灾害预警、新型材料、绿色电源等领域形成了领先优势,在经济管理、法律服务、绿色宜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智库作用。拥有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共建基地,参与建设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建成高精尖创新研究院、储能工程中心、新兴风险研究院等13个校属研发机构。立足区位优势,建成“北方工业大学科技园”。获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鲁迅文学奖1项,省部级奖励80多项。


重点学科

    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进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B层。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20%,获批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电力电子工程学科进入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前400名,居北京市属高校首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通过教育部验收。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324学科体系”,打造起“智能控制”“智能制造”“智慧城市”3大学科群,形成“储能”“新兴风险防控”2个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在“无人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材料”4个领域异峰突起。


可授予的学位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265人,其中专任教师1005人,拥有双聘院士、长江、杰青、万人领军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4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和教学名师80余人。现有博士生导师32人,专任教师博士比例为65.2%,高级职称比例为56.7%。拥有市级学术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6个、优秀本科育人团队3个。


学生人数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6878人,其中本科生11029人、研究生3800人、学历留学生220人、二学位18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