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工程大学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专业基础笔试考试大纲
航天工程大学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专业基础笔试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英语(1001)
一、考试目的
英语为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一门笔试科目,重点考查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是否达到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要求。
二、考试内容
试卷分为四个部分: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写作。
(一)完形填空
该部分考查考生对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语段(如衔接与连贯等)的辨识能力。此题包括一篇题材熟悉、难度适中的短文(200-300 词),短文中有10个空白,文后给出15个选项,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从15个选项中选出10个选项分别填入10个空白中,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一个选项只能使用一次。
该部分共有 10 道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二)阅读理解
该部分考查学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其中包括理解具体信息、掌握文章大意、推测生词含义以及根据语境推断未知信息的能力。该部分要求考生阅读6篇总量为3000词左右(包括题干和选择项)的英语文章,每一篇文章后面有五道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要求考生在对阅读材料理解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该部分共有3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三)翻译
1.英译汉。该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英语原文理解的准确性,要求考生把一段一般性题材或科学常识性的英语短文(150词左右)翻译成汉语。
该部分包括一道英译汉翻译题,15分。
2.汉译英。该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英语翻译能力,要求考生把一段一般性题材或科学常识性汉语短文(150字左右)翻译成英语。
该部分包括一道汉译英翻译题,15分。
(四)写作
该部分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英语书面表达思想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试卷上给出的题目、或规定情境、或图表、或主题句、或提纲,写成短文。要求能够正确表达思想,意义连贯,条理清楚,语言比较规范,无重大语法错误。写作内容主要涉及日常生活,社会热点话题等。文章长度要求不少于 250 词。
该部分包括一道写作题,30分。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
航天工程大学2026年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专业基础笔试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综合测试(3001)
一、考试要求
着重了解考生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应用技能和学科前沿熟悉程度,重点考察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考生科技文献阅读、分析能力和专业英语素养。
二、考试内容
以下三部分考试内容,三选一。
(一)现代控制理论
1.准确理解和掌握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
2.理解和熟练掌握各种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
3.能够运用现代控制理论的相关原理分析控制系统的可控性、能观性、稳定性等性能。
4.能够选择适当的现代控制理论改善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
5.能够结合本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和设计基本的工程实践问题。
(二)计算流体力学
1.准确理解和掌握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2.掌握计算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采用数值计算的手段求解实际流体问题的方法。
3.熟悉结合差分方法并选用相关模型求解流动问题的步骤,能够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相关软件开展流动问题研究。
4.能够结合本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和设计基本的工程实践问题。
(三)弹道与轨道基础
1.准确理解和掌握运载火箭飞行弹道与航天器轨道动力学相关的基本概念。
2.掌握时空系统的基本知识,理解运载器和航天器的飞行动力学基本原理以及弹道与轨道运动特性。
3.理解飞行器的主动段运动特征、二体运动与轨道方程、飞行器自由段弹道特性、轨道要素及其转换、星下点轨迹与轨道类型、飞行器的返回与再入等弹道与轨道动力学应用问题。
4.能够运用数值计算方法选用相关模型设计和预报飞行弹道和轨道,熟练运用仿真工具展示弹道、轨道设计效果。
5.能够结合本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和设计基本的工程实践问题。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
题型设置和分值设置如下:
(一)简答题(共40分)
从给定的12道简答题中选做4道。(每题10分)
(二)综合能力考察题(共60分)
从给定的文献中选择1篇文献阅读,完成如下内容:
撰写一段不超过500字的英文摘要(15分);并翻译成300字的中文(15分);针对该文献撰写一篇中文评述,重点归纳论文创新点,分析论文不足(30分)。
四、参考书目
(一)《现代控制理论》,刘豹、唐万生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第3版。
(二)《计算流体力学基础及其应用》,John D Anderson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第1版。
(三)《弹道与轨道基础》,张雅声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24,第3版
五、其他
可携带1本纸质英文词典,不得使用电子词典。
航天工程大学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专业基础笔试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综合测试(3002)
一、考试要求
着重了解考生对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应用技能和学科前沿熟悉程度,重点考察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考生科技文献阅读、分析能力和专业英语素养。
二、考试内容
以下三部分考试内容,三选一。
(一)数字信号处理
1.准确理解和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
2.理解和熟练掌握各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
3.能够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相关原理分析数字系统的性能。
4.能够选择适当的数字信号处理理论改善提高数字系统的性能。
5.能够结合本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和设计基本的工程实践问题。
(二)信息论基础
1.掌握各类信息的统计度量方法,包括各类熵、熵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2.掌握信源及信道编码的香农第一、第二、第三定理的基本内容和指导意义。
3.掌握信源、信道的分类及数学模型;信道容量概念及几种典型信道的信道容量计算方法。
4.掌握纠错编码原理、译码准则;线性分组码、循环码、卷积码的定义、描述及性能;线性分组码的基本监督矩阵、生成矩阵及译码;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生成矩阵、校验多项式及译码;卷积码编译码原理。
(三)地球空间信息科学
1.掌握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理论基础,包括地球信息理论、地球系统理论、数字地球框架等。
2.掌握数字地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基本内容、相关标准等。
3.掌握遥感对地观测系统基本原理,遥感图像解译、目标判读的基本模型、计算方法等。
4.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空间数据库实现、空间分析与辅助决策模型等。
5.掌握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 GNSS 系统的特点,以及位置服务的机制等。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
题型设置和分值设置如下:
(一)简答题(共40分)
从给定的12道简答题中选做4道。(每题10分)
(二)综合能力考察题(共60分)
从给定的文献中选择1篇文献阅读,完成如下内容:
撰写一段不超过500字的英文摘要(15分);并翻译成300字的中文(15分);针对该文献撰写一篇中文评述,重点归纳论文创新点,分析论文不足(30分)。
四、参考书目
(一)《现代信号分析与处理》,张旭东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第1版。
(二)《信息论—基础理论与应用》,傅祖芸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22,第5版。
(三)《数字地球导论》,郭华东编著,科学出版社,2017,第2 版。
(四)《测绘学概论》,宁津生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第3版。
五、其他
可携带1本纸质英文词典,不得使用电子词典。
航天工程大学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专业基础笔试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军队指挥学学科综合测试(3003)
一、考试目的
着重考核考生对联合作战、军队指挥、军事航天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的了解掌握情况,重点考察考生分析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分析中英文科技文献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以下三部分考试内容,三选一。
(一)联合作战基础理论
1.准确理解联合作战的概念、内涵及分类、特点,准备把握联合作战与合同作战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和掌握联合作战指导,准确把握我军作战指导思想。
3.准确把握作战体系与战争体系的关系,掌握构建信息化智能化联合作战体系的原则方法。
4.准确理解联合作战的作战编成和力量编组,特别是新型作战力量编组及其对联合作战的影响。
5.准确理解联合作战战场的分类与特点,了解把握战场环境对联合作战的影响。
6.理解掌握联合作战筹划的新发展新变化。
7.准确理解联合作战的主要样式与基本行动。
(二)军队指挥基础理论
1.准确理解军队指挥的概念、内涵及分类、特点。
2.准确理解军队指挥基本规律,理解掌握军队指挥基本原则。
3.准确理解军队指挥体系,理解和掌握指挥层次与指挥跨度的关系。
4.理解和掌握指挥关系的分类及确定依据。
5.理解和掌握军队指挥的方式和指挥手段。
6.理解和掌握军队指挥活动的主要内容、重点工作和基本要求。
(三)外军太空力量建设与运用理论
1.准确理解军事航天的概念、内涵与地位作用。
2.理解掌握军事航天技术分类,典型的军事航天器、运载火箭。
3.准确理解典型军事航天器及其运用。
4.了解掌握美国军事航天的发展历程,以及太空作战理论与技术的最新发展。
5.了解掌握俄罗斯(苏联)军事航天的发展历程,以及太空作战理论与技术的最新发展。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
题型设置和分值设置如下:
(一)简答题(共40分)
从给定的12道简答题中选做4道。(每题10分)
(二)综合能力考察题(共60分)
从给定的文献中选择1篇文献阅读,完成如下内容:
撰写一段不超过500字的英文摘要(15分),并翻译成300字的中文(15分);或撰写一段不超过300字的中文摘要(15分),并翻译成500字的英文(15分)。针对该文献撰写一篇中文评述,重点归纳论文创新点,分析论文不足(30分)。
四、参考书目
(一)《信息化联合作战一百问》,汪洪友,李珂,智韬等编著,兵器工业出版社,2022,第1版。
(二)《军队指挥学》,周德旺,秦永刚等编著,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2025,第1版。
(三)《外军军事航天发展》,曾德贤,陈亚飞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24,第2版。
五、要求
可携带1本纸质英文词典,不得使用电子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