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跨生”如何走过艰难考研路_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导言

所谓“三跨生”,顾名思义就是跨校、跨地区、跨专业的考生。选择“三跨”的考研道路,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在考研这座“独木桥”上占得一席之地。“三跨”考生面对的竞争对手占据了地利、人和的各种优势,要想在这场战役中取得胜利,不仅是对考生学习能力的一次考验,更是对他们心理能力的一种历练。那么,“三跨”考研的难点到底在哪里,考生们又该怀揣什么绝技打赢这场艰苦卓绝的战役,最终获得一纸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呢?

“三跨”考生考研路上的困境及解决方法

在考研征途中,有一批这样的考生,他们的跋涉格外艰辛,跨过零基础的专业坎儿,打破闭塞局限的信息坎儿,付出超过一般的成本坎儿,战胜压力山大的信心坎儿,他们就是传说中最艰难的跨校、跨地区、跨专业的“三跨生”。“三跨生”若想在考研大战中突出重围,就必须跨越零基础、信息少、高成本、苦心态的四个坎儿。

关卡1:专业基础归零

这几乎是所有“三跨生”的通病,因为考生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学科领域,常言道“隔行如隔山”,本来专业基础薄弱,再加上同有四年专业经验的本专业考生竞争,其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对跨学科的考生:从文科跨到理科的难度是最大的,因为理工科考研中,数学是很多文科同学迈不过去的一个坎。

解决方法:

对于“三跨”考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对一个全新的学科有较深入的了解,就要一遍一遍的阅读教材。但是阅读并不是盲目的,必须抓住重点。考生可以参考历年真题,根据出题方向来把握复习重点。此外,可以向本专业的老师和同学请教,必要时可以报个专业课辅导班,他们的辅导很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详细

关卡2:信息收集困难

考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场信息战。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三跨”学生一般不太可能长途跋涉的赶到另外一个省份旁听专业课,这在时间、精力和经济上都存在困难,这样在搜集信息这一方面自然处于劣势。另外,很多专业课命题重点、命题思路方面的信息都只在本校报考的考生之间流传,很难被外省外校的考生了解到。

解决方法:

考生一定要充分了解目标学校和专业的情况,包括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历年报考人数和上线人数、各专业分数线等。尽可能多的了解相关信息,集中精力复习核心知识,不会因为信息闭塞而走弯路。在搜集复习资料的过程中,历年专业课的试题也是考生必备的资料,考生可以去网上论坛、贴吧及目标院校收集。【详细

关卡3:考研成本高

有的考生为了收集更多目标院校专业的信息,准备在目标院校附近复习,这样固然方便了不少,但是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考生而言,房租问题成为备考过程中的大难,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些房价较高的地区。另一方面,由于跨专业考研,需要收集很多相关专业的资料和信息,购买这些资料的费用也是相当可观的。

解决方法:

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找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复习环境,没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怨天尤人,要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随着网络的发展,各大论坛、贴吧、考研辅导网站等关于考研的信息很多,只要你常去逛逛,就会找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还可以买些二手资料,这会为你省去一大笔费用。【详细

关卡4:容易动摇

考研是一场斗志斗勇的战役,考生不仅要比拼信心、毅力、实力,还要比拼心理承受能力。“三跨”考研的压力可以说是最大的,因为他们选择了比一般考研人更艰辛的一条路,很多考生因为缺乏信心和勇气,承受不了复习过程中绝望而又悲观的压力而濒临崩溃,最终不是放弃了考研就是严重影响了复习效率。

解决方法:

由于“三跨生”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很大,难免会产生急躁、不自信、孤独、甚至动摇心理。很多人在专业课上安排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收效却不是很明显。出现这种情况时,你千万不要急于否定自己,而是要静下心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在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比如花在看教材的时间太多而忽略了解题的实战训练。【详细

打好“三大战役” 助你胜利突围

信息战

战场态势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于考研的人来说,时间是极其宝贵的,信息资源则更是致胜关键。

在搜集复习资料的过程中,历年专业课的试题是考生必备的资料。有些高校的研招部门会办理邮售试题的业务,这对于跨校跨地区报考的同学来说无疑一个好消息。但是一般各高校都只出售当年的试题,不提供往年的试题,同学们可以通过网上搜索的办法搜集。现在网上有一些考研论坛上历年专业课试题都是免费共享给大家的,信息很全,越是报考人数众多的专业和学校,信息就越多。有的论坛上不仅提供了历年的真题,很多甚至还提供了答题要点。

突围要点

对于“三跨”考生来说,尽可能多的获得“内部”信息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既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味按照自己的理解安排复习,也不能过于热衷于搜集“情报”。在此提醒所有的考生注意在搜集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不盲目,不迷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用的。【详细

耐力战

战场态势

“三跨”考生最大的心理障碍就在于不自信,容易被压力和困难吓到,在遇到挫折时不能客观评价自己,常常面临着自我否定的心理冲突。这种冲突带来对自己的怀疑和厌恶,使自己陷入自卑与孤独,容易失去心理平衡。比如有的同学在看到报考同一专业的同学复习很有效率,但自己状态不佳时往往心情抑郁、焦虑,进而怀疑自己,萌生退意。其实,随着复习时间的增加,在对复习效果有一定把握后,这种不自信的心理一般都会有所缓解。而且考生尽量不要跟考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竞争对手一起自习,因为每个人的都有状态起伏的时期,避免因为别人的进度影响了自己的复习计划。

突围要点

有压力是正常的,紧张、焦虑不一定是坏事,往往看考生是如何处理的。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我们一定要重视敌人。最大的竞争对手恰恰就是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考研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战斗,坚持到底战胜了自己,才能打赢这场耐力战。【详细

时间战

战场态势

跨专业考研的考生的专业课复习一定要早做准备,如果备考的时间太短,复习的时间就会显得比较仓促,看书的时候感觉很吃力,这样不仅影响复习效果,还会给自己带来额外的心理压力。建议考生们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列出一个时间表,按照分阶段学习的方法安排好各科目的复习时间。

考研的学生一般每天都要自习10个小时以上,坐的时间太长也会影响到身体的状态。考研人一定要懂得劳逸结合的学习方法,在教室坐了一段时间后,起来四处走走,或极目远眺休息眼睛,或做做体操舒展筋骨。运动有消除疲劳的作用,可以调节情绪,提高复习的效率。

突围要点

学会管理时间,才能让你的24小时创造出比别人更多的效率。时间对于“三跨”考生来说相当宝贵,专业课的复习一定要早做准备,不能临阵磨枪。在每天的时间计划中,在保证专业课的时间的同时,别忘了公共基础课也同样重要,再苦再累也不要落下英语单词的记忆。【详细

“三跨”考生如何备考更高效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先将考试教材不断研究揣摩,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不断地研究学习中,将自己的专业课“零基础”变为有一定的基础,甚至是基础扎实。很多同学总是去研究一些较难的问题,而忽视了一些基本知识,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记住,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这场研究生考试,我们应该根据考点进行学习,而不是紧紧抓住一些非考点的难点去研究,从而浪费了考研准备的宝贵时间。

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及体系

如果你能把教材读薄,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才是真正将知识学透。“三跨生”考研时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学科,有的甚至是理科与文科之间的转换,这不仅是知识的学习,学科的转换,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思维模式不同,二者的学习方法也不同,如果你是从理科转入文科的学习,那么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很重要,一旦形成自己的框架,就会很好的把握这么学科,就不会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

注重信息情报的搜集

对于跨专业考生来说,第一要收集院校考研动态、参考书目、历年真题等;第二要收集所报考专业本科生的期末考试题目、课堂笔记、教师课件、课堂作业等,如果这些信息特别难以查找,也不要过分浪费时间于此,抓住参考书和真题即可,你找不到的信息或许他人也不是很容易就找到;第三要充分了解目标学校和目标专业的情况。尽量多的获得相关信息,才能知道自己如何备考。

善于总结

学习的过程一定是不断总结、反思的过程,建立在总结基础上的学习是高效的。要总结哪些内容呢,大概包括几个方面:1. 总结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解决不懂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2. 总结重点难点。3. 总结经常出错的考点。通过做一些真题及练习题,会发现一些错题是一些考点的重复,应该将这些考点总结出来,仔细研究,扫除盲点,同时将该知识点理解吸收,直至不会再出错。

多研究真题

对于“三跨生”而言,真正了解想要报考的这个院校的专业难度究竟有多大,除了通过录取率等信息的搜集以外,还应通过对真题的研究,因为真题不仅能够反映这门考试的特点以及重点,还能反映出这场考试的难易程度及与自己复习的差距。考生可以根据研究结果进行考试时间的规划,及考试复习的安排。由此看来对真题的研究对考研而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时刻保持平稳乐观的心态

跨专业考研最容易半途而废。考研除了耗费时间、脑力,也是考验耐力的一场比赛。在复习过程中时刻平衡自己的心态,平稳自己的复习结构,用平常心看待考研的时候,你会发现考研也不过如此。考生在复习中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切忌烦躁。大家要明白,在奋斗的过程中最大的竞争对手恰恰是我们自己,我们要时刻为自己加油,告诉自己,坚持下去,考完研就是另一番人生。

过来人告诉你:Nothing is impossible.

结束语

“三跨生”考研时会遭遇比其他人更多的困难,这是由于他们在考研时基础薄弱、搜集相关信息困难等决定的。但“三跨生”是勇敢的,他们有自己的梦想,更愿意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努力。他们默默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压力。他们是勇敢的,是值得我们用掌声去肯定的人。一旦你选择了这条路,就请坚定地走下去吧!

编辑:和小莫 美术编辑:王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