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34所自主划线院校分数线已经陆续公布,国家线也即将出炉。相信大部分考生都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对自己能否进入目标院校有所估计。进入复试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录取,一些考生会在这个环节被淘汰。那么,考生如何才能在复试“战役”中决胜?复试需要关注哪些细节?本期专题研招网就从面试、口语、联系导师和考场细节等方面给大家一些建议。
历年国家分数线及34所自主划线高校复试分数线 | ||||||||||||||||||||||||||||||||||||||||||||||||||||||||||||||||||||||||||||||||||||
|
复试有三大模块:综合面试、专业课笔试以及英语考查。专业因素包括:专业课笔试(专业必备科目考试)、面试中的专业问题(课题、前沿、时事、研究方向,考察专业知识面和思维分析能力)。非专业因素包括:面试综合素质体现(仪表、反应、思维、潜力)、英语(专业英语、口语)、导师选择。【全文】
复试在即,考研学子如何赢得通往成功的“入场券”呢?在此总结了同学们在复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果你有以下状况,则注定成功与你无缘:1.初试分数高,盲目自信;2.初试成绩擦边过,认为希望渺茫;3.联系导师,过于频繁;4.复试时不懂装懂,夸夸其谈;5.面试过于紧张,大脑空白;6.专业不明确。【全文】
“复试之前找找导师,混个脸熟”是不少师兄师姐的经验之谈。但在去年年底,教育部发出通知,明令禁止研究生在复试前与导师接触。不过,目前仍有不少考生打算联系导师。对此,专家表示,导师一般不会接触考生,考生要多向师兄、师姐们询问复试情况,吸取过来人的经验教训。【全文】
当复试的车轮渐渐逼近时,考生们也应该未雨绸缪,为闯关复试准备好充足的“粮草和弹药”。目前,研究生复试主要有专业课笔试、英语能力考查(口语、听力、笔译)、专业综合素质面试、心理测试(高校复试改革新趋势)等方面的内容。我们的复试准备也应围绕这几个部分展开。【全文】
内容,替换成:经过初试的激烈拼杀,部分优秀考生得以进入复试,然而这只代表获得了一次机会。能不能把握住这次机会要看在面试中的表现。每年都会有一些笔试高分考生由于面试表现欠佳而与研究生失之交臂,而一些分数“擦边”的考生却找到了很好的导师。那么面试中都有哪些技巧呢?【全文】
根据每年情况来看,不少即将踏入考研复试战场的学子在某些环节上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及时弄清这些情况对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非常重要。为此,我们和广大考生分享一下在考研复试的备考过程中常见的10个认识误区,希望能对大家清醒头脑有所帮助,从而纠正认识错误。【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