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专业代码:050211     门类/类别:文学     学科/类别:外国语言文学

专业介绍

专业概述: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二级学科,其一级学科为外国语言文学,属于文学学科门类。本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4名,副教授9名,其中博士5人,在读博士10人。教学基础设施优良,具有现代化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语言实验室等,专业图书资料上万册和长期订阅的各种语言文学的期刊与杂志50余种。

  师资队伍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近五年科研成果曾两次获得天津市社会科学成果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及教学参考书20余部,目前承担国家级和市部级科研课题、横向课题和校内课题5项,年科研经费近100万元,已经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和天津市哲学规划项目、天津教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并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本学科形成了批评性语篇分析、翻译理论与实践和跨文化商务沟通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做到互相支撑,互相渗透,优势互补,尤其批评性语篇分析方向具有鲜明的特色,其研究水平居全国先列。

培养目标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本功,侧重文本的精细阅读和理论与文本相结合的分析,熟悉并掌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

  3、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有新的见解。

  4、第二外国语应具有一定的口、笔译能力及阅读与本专业有关书刊的能力。

  5、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进行工作。

研究方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下设三个研究方向:

  (1)“批评性语篇分析”研究方向:学习运用语言分析来解释社会问题的方法,认识语言与社会的本质关系。通过所开课程的学习,以及大量的文献阅读,学生对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以及语言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相互借鉴作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运用语篇分析方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中发展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 

本研究方向导师:杨惠媛教授、朱蕾副教授、赵芃副教授

  (2)“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把重点放在“翻译的本体研究”上,侧重于“翻译过程、语义转换、语篇分析、文体对应、效果评价和翻译批评”等方面,在借鉴国内外翻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的传统翻译理论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探讨翻译的本体性和主体性,为研究生打下扎实的翻译理论基础。   

本研究方向导师:王占斌教授、毛嘉薇副教授、高存副教授

  (3)跨文化商务沟通方向:以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为依托,在研究中西方传统和现代文化的基础上,比较中西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侧重结合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实地研究中外经济贸易合作以及外资企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研究能力。

本专业研究方向导师:王永祥副教授、朱立华教授、刘淑梅副教授、岳福新副教授、张允副教授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是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依托浙江省重点扶植学科,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外语语言学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5年来,学位点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9部,主持完成及在研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其中,在研国家社科基金7项;获得包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内的学术成果奖10余项。 

学位点现有教授9名、副教授12名,其中博士8名、硕士20名、留学回国人员18名。 

学位点负责人于善志,博士,教授。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文体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高师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应用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文体学。主持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目前主持及参与国家基金项目4项;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当代语言学》、《现代外语》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获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高校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奖项。该学位点主要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有罗思明教授、南佐民教授、陈建平教授、桂林教授、林立红教授等。

学位点现有3个研究方向:(1)普通语言学(英语语言学);(2)应用语言学(含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专门用途英语(ESP)理论与实践);(3)对比语言学

本硕士点设在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外国语言文学下属的二级学科,获准设立于2003年。本专业旨在传授现代外国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特别在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语料库及话语分析、外语教育等研究领域有所见长。本专业立足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使之成为语言技能过硬、通晓文化、教学、商务、经贸等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外语外贸专业教师、研究人员,以及能胜任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学术梯队由20名教授和40余名副教授组成,其中包括5名学术带头人和30余名学术骨干。学术梯队年龄结构合理,研究方向明晰,学术专长互补,具有讲授3个方向20余门主干课程的经验。本专业设有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外国文学三个研究所,以及中外话语研究院、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中心、北非研究中心,秉承严谨的治学精神,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近几年来,该硕士点已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教材60余本(册),译著30余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国家一级和核心类刊物及其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科研项目4项,教育部外语教学研究项目3项,省教育厅、省规划办等科研项目15项;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8项。

本硕士点设以下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1.专门用途英语研究:本方向从事专门用途英语应用研究、专门用途英语翻译研究、跨文化沟通研究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论研究。旨在培养能从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实践的高级专门人才。

2.翻译理论与实践:本方向运用现代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理论和方法,聚焦翻译理论和翻译口笔译实践研究,注重理论的梳理、修正、补充和创新,突出商务特色,旨在培养能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以及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的高层次外语人才。

3.语料库及话语研究:本方向主要以语料库语言学、计量语言学等数据驱动方法,深入语言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定性和定量的话语研究探讨跨文化语境下的话语建构、话语冲突、话语传播效果等内容。

4. 外语教育研究:本方向致力于发展和完善外语学科教育和教学理论,对外语教育和教学实践及其发展做出科学的论证。主要研究国内外的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从学科前沿的高度探讨外语教育学科的建设;从课程的角度来探讨外语课程的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来提升外语教育研究的水平;从把握外语教改方向、外语教材编制以及课堂教学途径、方法与技巧等层面来提升外语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研究生院(部)

https://gwyjs.gdufs.edu.cn/


专业点分布

  • 北京师范大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北京语言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清华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外交学院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天津工业大学
  • 南开大学
  • 天津师范大学
  • 天津科技大学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天津商业大学
  • 天津大学
  • 河北大学
  • 河北师范大学
  •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 山西财经大学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大学
  • 山西师范大学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内蒙古大学
  • 东北财经大学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
  • 沈阳师范大学
  • 辽宁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北大学
  • 辽宁师范大学
  • 延边大学
  • 吉林财经大学
  • 吉林师范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长春工业大学
  • 吉林大学
  • 北华大学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齐齐哈尔大学
  • 东北林业大学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海军军医大学
  • 复旦大学
  • 同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东华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师范大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扬州大学
  • 陆军工程大学
  • 苏州大学
  • 东南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师范大学
  • 南京大学
  • 江苏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宁波大学
  • 浙江工商大学
  • 浙江大学
  • 杭州师范大学
  • 浙江师范大学
  • 安徽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厦门大学
  • 江西师范大学
  • 南昌航空大学
  • 山东财经大学
  • 烟台大学
  • 济南大学
  • 曲阜师范大学
  • 聊城大学
  • 鲁东大学
  • 山东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科技大学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农业大学
  • 山东师范大学
  • 郑州大学
  • 河南大学
  • 武汉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科技大学
  • 长江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北工业大学
  • 三峡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南民族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湖北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湖南科技大学
  • 南华大学
  • 湖南农业大学
  • 中南大学
  • 湘潭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
  • 中山大学
  • 暨南大学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南师范大学
  • 桂林理工大学
  • 南宁师范大学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大学
  • 海南大学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重庆师范大学
  • 重庆大学
  • 西南大学
  • 西南石油大学
  • 西南民族大学
  • 四川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贵州师范大学
  • 贵州大学
  • 云南师范大学
  • 空军军医大学
  • 西北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安理工大学
  • 西安工业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延安大学
  • 兰州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交通大学
  • 西北师范大学
  • 宁夏大学
  • 新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