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且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培养方式的创新的需求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研贯通”培养是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和学习潜能的重要手段,成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本研贯通”适合什么样的学生?高校在推行“本研贯通”模式方面有哪些好思路、好做法?一起来了解各培养单位如何走好“本研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高速路”。
关于本研贯通教育培养模式
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高考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学生,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统一安排课程、科研实践、管理考评,打通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培养阶段,统筹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从本科起步培养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研究: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义及发展路向》
本研贯通模式具有连贯性、高效性等特征
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连贯性(连续性):学生能够通过较长时间的基础理论及学科知识的学习、接受严格规范的科研训练,建构完整的知识链条,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高效性:将有志于学术的本科生提前纳入研究生教育体系,统筹安排培养环节,缩短培养周期、减小学业人际磨合度,充分而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实现两个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效衔接,提高资源利用与人才培养效率。
——《研究生教育研究:以本硕博贯通模式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本研贯通模式培养目标明确
对于学生们而言,本研贯通的培养模式使学生不再以获得阶段性的学位为目标,而是设立更加长远的目标,制订长期的学习计划,不间断地为目标而奋斗。对于高校而言,本研贯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旨在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满足学科建设的要求,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能够适应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精英型人才。
——《中国管理信息化:基于本硕博贯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常见的本研贯通培养模式
近年来,本研贯通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常见的本研贯通式培养模式有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8年制本硕博连读、四川大学的“3+1+5”培养模式、北京理工大学的“3+X”培养模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3+1+X”培养模式等。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多元考核机制研究》
本研贯通培养模式的发展背景
前进方向 & 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科技进步、人才培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质量研究生培养新要求
为做好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系统科研训练,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研究生培养,推进硕博贯通培养,实行培养方案一体化设计”。
新机遇和新挑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社会发展、科技竞争与国际较量带来更加广泛的影响,数字经济已成为发展的强力引擎,科学研究范式、学科发展模式和智能技术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社会各领域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人才供给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
高校培养现状与经验成果
北京邮电大学:培养勇闯“无人区”的信息科技领域未来人才
中国矿业大学:围绕本研贯通构建高质量育人生态系统
河海大学:“本硕博”贯通造就未来行业领袖
大连理工大学:构建本研贯通新范式高效高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苏州大学:系统集成创新促拔尖人才竞相涌现
同济大学:实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编辑:霍然 校对:彭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