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生态学     专业代码:0713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生态学

专业介绍

一、学院简介

    生命科学学院是台州学院生态学学术硕士学位点依托单位。学院现有教职工近140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7人,专任教师博士占比95.3%;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其他各类人才称号的教师50余人次。学院下设省级重点专业生物科学及台州市高水平特色专业科学教育、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学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引领,秉承“以人为本、分类培养”的办学理念,实施“平台+模块+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案,分类培养“学科型”和“应用型”人才。

二、学位点情况

    本学位点紧密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台州、辐射浙江、面向全国,聚焦生物入侵与污染生态系统、濒危植物与克隆植物、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与肠道微生物设置修复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4个二级学科,针对台州医药化工产业需求设置化学生态学1个特色二级学科,培养能胜任生态环境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岗位需求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我国生态文明及美丽浙江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三、导师队伍

     本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55人和其他专职人员22人。专任教师中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0余人次、国家万人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浙江万人计划2人、浙江“千人计划”1人、浙江“151”人才10余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台州市“500精英计划”10余人。本学位点导师近5年已联合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120人,具有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

四、科研平台及成果

    本学位点拥有生态学省级一流学科,ESI全球前1%学科,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300位。建有植物进化生态学与保护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台州市重点实验室及省领军型创新团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台州市山区生态修复与特色产业培育重点实验室、台州市生物医化产业研究院、台州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台州人居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等省市级科研平台和团队。实验室总面积11000余平方米,拥有碳氢氧同位素测定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气质联用仪等精密仪器设备100余套,实验仪器价值7000余万元。

    本学位点在生物入侵理论与防控、克隆植物生长生态适应对策、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及其化学成分利用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近5年,本学位点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科研经费近9000万元,其中国家基金地区联合基金重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合作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基金中美生物多样性合作专项等国家级项目41项,以台州学院第一署名单位发表论文324篇(SCI论文259篇)授权发明专利47,出版著作11部,获省部级奖7项。

五、研究生奖助政策(除学校研究生奖助政策外)

依托单位提供系列企业奖学金(金额不定)。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黄芳

电话:0576-88660335

邮箱:812566142@qq.com

 


详见https://ecology.sit.edu.cn/sszs/list.htm

我校生态学科是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被确立为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利用我校多学科优势,形成了学科交叉互补、知识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使生态学科从经典的个体、种群研究发展到以研究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为重点,以生态产业、生态功能为研究方向。

目前,生态学设有资源与环境生态、污染生态与生态毒理和动物分子生态与系统进化三个招生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资源与环境生态:微生物资源与生物技术、动物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微生物资源级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及微生态制剂等;

污染生态与生态毒理:环境因子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农业污染生态等;

动物分子生态与系统进化:动物分子生态、昆虫遗传与分子进化等。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学科成立于 1999 年,2006年获批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 年获批浙江省重点学科,2016 年入选浙江省一流学科(A 类),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科居“非博士授权”单位最高位次;学校环境/生态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5‰,排全国农林高校第六。学科现有教师 32人,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9人。拥有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森林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10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

5年来,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 计划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60 余项,总经费达3390 万元;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 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 项,其它各种奖励10 项;发表学术论文160 余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5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 项;现有仪器设备总值达3000 万元。已培养研究生98 人,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Plant and Soil》《Environmental Pollution》《Ecological Indicators为代表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 篇,获专利1 项;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100%

学科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学科前沿,紧扣发展前沿领域搭建了国内外先进的生态学研究平台,主持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浙江天目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天目山森林生态系统浙江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全球AERONET网络中长江三角洲区域监测网络,并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毛竹和雷竹林碳-水通量铁塔观测系统。另外还是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的主要成员。

生态学科以“开放、多样、竞争、和谐”为生态化教育新理念,倡导“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全面发展”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重点针对亚热带区域面临的气候变化、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干扰强烈、生态系统退化及生态安全等突出问题,开展了林木逆境生理与生态响应、全球变化与森林生态功能、城市植被VOCs释放与健康效应等一系列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使本学位获得者具备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生态学专业需求的高级创新应用型人才,面向各级行政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管理、研究、工程和设计等工作,为解决区域生态安全、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等生态学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为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储备优秀人才。

生态学科在开展科学研究,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同时以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成为省内一流,学科特色明显,结构布局合理,研究队伍雄厚,并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重点学科。

针对现代学科发展趋势,根据自身优势与特色,始终坚持特色发展,协同创新原则,经过近20年的发展和建设,不断凝炼学科发展方向,已形成了植物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修复生态学三个发展方向,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合理的研究队伍,研究成果显著,为践行生态文明和两山理论,服务两美浙江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1)植物生态学

在个体尺度上,针对我国亚热带森林特色树种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及其对自然环境胁迫响应方面形成明显的特色和优势。该方向旨在解析逆境条件下林木生理生态响应过程,阐明各种胁迫(酸雨、雾霾、重金属、辐射、高温、干旱与盐胁迫等)条件下的典型树种生理生态学响应,揭示环境胁迫下树木生理生态与遗传基础、主要胁迫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木本植物叠加影响,为区域植被恢复的树种选择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生态系统生态学

在生态系统尺度上,针对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在全球环境变化诸因子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长期影响以及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紧扣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多种响应的焦点问题,系统、全面地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与其对全球变化的反馈,包括重要物种与群落的响应与适应特征、固碳减排潜力与生态功能变化等,为区域重大生态战略决策和相关管理政策制定奠定基础。

3)修复生态学

针对人类活动导致的雾霾频发与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研究植物与土壤/大气间的物质交换与其环境效应。包括:植物挥发性有机物(VOC)的产生过程与机制及其环境效应;植物/植被对大气污染物尤其是颗粒物的吸附与阻隔作用;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吸收与土壤修复功能;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生态功能;森林/植被在森林城市中的重要作用和生态功能等。为城镇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及森林城市建设奠定相关生态学基础,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区域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城市生态建设以及应对未来全球变化的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https://sky.ldu.edu.cn/yjsjx/ssdgk1.htm

专业点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