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习时间如何科学分配

2009年04月20日 来源:新浪教育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建议购买近四年的考题。考题分析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题型。抓住该校命题特点,题型是重要的一环。同一问题采用不同题型会影响到题的难度、侧重点和答题方式。通过分析以明确每一题型的出现几率、命题动机和最佳答法。
    
    2。考点。一门课程研究的问题很多,而有些问题是年年考的,对于这样的知识点,一定要弄透,经常复习,绝不丢分。
    
    3。抓住拉分点。我们不可能在几个月内把所有的问题都搞清楚,正确的策略是踩准考察点,抓住拉分点,避免马虎大意、弃重就轻而失分。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固强补若尤为重要,切莫搞平均主义。要让自己的强项、高分值区域尽收囊中,助您一臂之力;自己的弱项,一定要反复钻研提高,不能放弃。
    
    4。考试真题既有典型性,又有示范性和指导性,可以说往年试题做得好,不能肯定考得好,但是往年考题做不好,肯定考不好。
    
    专业复习步骤
    
    以上面提到得十个月计划为例,专业复习可划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全线作战,地毯式轰炸。目的是全面系统地了解教材结构、内容,形成初步知识框架、整体印象,通过练习解决难度一般地问题。时间跨度为3月至6月。这第一回合可成为认知层面。
    
    第二步、精雕细刻,重点掌握。在第一回合地基础上巩固提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难点一个难点地攻破,并将重点提炼出来另建“重点目录”,以防遗漏。这一过程约耗时4个月,到结束时,要在头脑中浮现出知识点与知识点纵横交织形成地三维网状架构,知识体系要非常明朗,条理十分清晰。这第一回合可成为掌握层面。
    
    第三步、固强补弱,查漏补缺。一定要花一个月地时间做这项工作。主要任务是加强针对性,瞄准考察重点,结合习题,对照真题,反复强化,对容易搞混弄错的问题要多开小灶,勤做工作;对那些潜藏在知识夹缝中被忽略的问题要抠出来解决了。这最后一个回合应达到熟练应用层面。
    
    第四步、模拟测试,提高应试技能。这是关键的一步,也是被很多朋友忽视的一环。所谓“不做练习,不得真经”。
    
    如果按以上的步骤来安排你的学习,并将每天所学内容用做题来强化、检验,应该足够充分了。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