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暑期复习:克服浮躁,做好情绪"保健操"
2009年07月07日
来源:跨考教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那么,怎么做才能克服浮躁、拖沓的不良习惯,提高自己的行动力,从而更好地投身到备考复习中去呢?下面的建议,或许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1. 对考研多建立一些感性认识,多一些亲身体验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学们可以去打算报考的院校参观一下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实验室及设施,向在校的研究生请教考研的经历和体会,查阅所选专业的相关文献或介绍,了解本专业最新的研究方向、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以及该专业导师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等。如果条件受限,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或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了解。有了这些现实的刺激,人的理想和激情就特别容易被调动起来,考研将不再只是心中的一个海市蜃楼,而成为一个真实的愿景。
2. 明确目标后,在心理上完成角色转变
可以时刻提醒自己,“我要成为某某学校的一名研究生!这是我的追求,我要为之付出实际行动!”立下志向,就要全力以赴,彻底告别过去那些与学习相抵触的习惯,建立一套与备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包括为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制度和科学的复习计划。
3. 维持适度的动机水平
不要给考研附加太多功利的东西,只将其当作一次自我的提升与完善即可。这样不论结果如何,考研这个过程的本身就足以让人享受。天道酬勤,考研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多方面的收获,不仅包括知识系统的建构和完善,还会有人格的成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抗压能力的提高等等。具备了这样平和的心态,你就会发现,考上研究生,不过是考研路上采撷到的花朵之一罢了,真正的收获远不止这些。
4. 学会与自己讲和
不要给自己过多压力,以至于让自己喘不过气来。努力让学习成为一件轻松而快乐的事情吧。
两种方法克服畏难情绪
在漫长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谁都会产生浮躁心理或畏难情绪,尤其是在复习时间较为充裕的情况下,更容易受到诱惑而分心。怎么办?这里有两个技巧可以参考。
1. 时间折合法
假如,你遇到一件不情愿做而又必须做的事情,那么,就将其简单折合为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再评价付出这个时间的难度,通过这样的转化就可以过滤掉或屏蔽掉原有的负性情绪。
你该下楼取报纸了,却又懒得做,想拖延。这时,不妨采用时间折合法,“下楼仅仅需要两三分钟的时间,这么点时间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下楼当作运动,锻炼一下。”
学习英语的时间到了,可你还是不想动,想多休息一会儿。可以这样告诉自己,“看一篇英语短文也就需要十分钟左右,如果用这十分钟来看电视,看不到什么东西就过去了。不就是十分钟吗?就用来学习英语吧,这么短的时间学习起来也不会累。”
通过这样的转化,行动就会在没有太大压力的情况下发动起来,坚持一下,慢慢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习甚至会成为一种生活的需要。
2. 重新解释法
有的时候,困难之所以成为困难,是因为我们先将其定义成了困难。
当年,苏轼兄弟要参加考试,考前感到非常紧张,问父亲怎么办。苏洵呵呵一笑,说道:“你们只当去看大戏。”当时,看戏是苏轼兄弟最喜欢的休闲娱乐活动。于是,兄弟俩抱着这种心态,轻装上阵,结果成绩斐然。
其实,考研也是如此。有的同学比较偏科,极不喜欢某一科目,但偏偏这一科目又是必考的。怎么办呢?把这个科目重新解释一下,心态或许就会大为改观。你不喜欢英语,喜欢玩电脑游戏,因为你觉得游戏比较刺激,富有挑战性。这个时候,你不妨将英语重新解释一下,将其当作一种游戏,告诉自己,不就是另一种文字游戏吗?我一样可以玩得转。抱着这样一种游戏的、挑战的心态去学习,你会感到轻松自信许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