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经验:找准方法 游刃有余
2009年09月11日
来源:人民网教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下面我说一下,我的考研复习步骤
1、专业课。由于我是跨专业考研,所有专业课我着手的较早,从大三时候我就将专业课指定书目买齐了,将大体内容浏览了几遍,心中有个大体的框架。因为每个学校的导师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所以这就意味着他的出题方向会有一个基本思路,这就要求你对老师的研究方向有个大体的了解,再结合他的历年真题,进行分析,归纳出他的重点,和专业课书籍中的题目所占比例,专业课真正的系统复习,是在大四开学之后,我将所有的专业课的大体框架整理出来,然后进行细化,我在复习所有科目的时候,手边总会有一沓纸,这些纸是我用来随手记些自己觉得重点、难点的地方。有时候框架也在上面,我没有自己正式的笔记,这也许是因人而异,我觉得过于正式化的笔记,是种形式浪费时间,我更喜欢随手记到手边的纸上。这些在第二天我会在复习之前重新浏览一遍,将没有记住的点,再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来,过段时间,我会将不熟悉的点重新抄录一遍,将记录已经熟悉的点的那些纸张扔掉。就这样一次次的筛选出来,在记录单词的时候尤其好用。
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我强烈推荐你们多看一些相关专业的学术杂志,这些有助于你理解自己的专业课本。毕竟没有经过四年的系统复习,对相关理论知识缺少完整的认识,而且还可以了解最新学术的动向,这些极其容易在你当年的试题中出现,尤其是文科的同学,这一点有点像政治,他总会结合当年的一些热点进行出题,你结合自己导师的研究方向,当年的学术热点进行分析研究,若是幸运,你会猜中一些考题,这并不是不可能,我09年考研就是老师、朋友押中了七道大题中的四道。
等到十一月份,你要开始对你的专业课试题进行练笔,拿出象考试一样的时间,进行自我测试,这一点必须要严格要求,这对于你适应考试,查漏补缺,都很重要。
你在所报考院校,最好是通过自己的方法,认识一些自己专业的研究生同学,他们会给你提供许多重要的信息,若是没有,那你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但结果你会很吃亏,怎么交朋友,我就不必多说了,大家都是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方法。
2、英语。今年我的成绩并不理想,我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我有一些教训,与大学从来没有认真学过的政治相比,英语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大二我一次性通过四六级,让我对英语有了一点自信心,但后来自己做模拟题结果却是屡受打击。由于到十二月中旬以后,我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政治和英语作文上,对英语阅读忽视了这就让我在今年的英语考试中栽了大跟头,只考了58分。
英语在前期我还是比较用功的,系统的把单词背了好几遍,以后也间歇性的对单词进行巩固,阅读也没有间断的做练习。但到后来将过多精力用在了政治和英语作文上,阅读没有坚持着训练。等到进了考场拿到卷子,便开始头上冒汗了,考完后自己开始怀疑后面的三场有没有继续考下去的必要性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