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考研是一场时间与心智的游戏
2009年12月31日
来源:跨考教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按部就班:沉着是一种魅力
讲述人:赵超,江南大学2008级毕业生,从化工专业跨考进入华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大三开始准备考研,强调考研要有计划性。
复习资料的选取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市面上有形形色色的资料,看得人眼花缭乱,许多同学一买一大堆,最后却只做了几本。因此我们必须冷静下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复习参考资料,而且首先要强调“精”。比如数学资料的选取,看了许多之后,我感觉基础复习阶段还是选择大学教材的配套习题较好。因为自己对大学上课时用的教材比较熟,复习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选取的首先是与我本科教材相配套的辅导书。英语资料中,真题解析必不可少,此外需要有专门的阅读练习题和单词书,最好还有一本专攻写作的书。政治的资料大体都差不多,有一本讲解基本概念的复习全书,多做题,多思考,就可以了。专业课除了报考院校推荐的参考书目和历年真题外,最好还有老师的笔记,报考院校的相关课程的平时考试题目,因为做这些题目能让你更好地熟悉出题风格和难度要求。一上来就盲目做各种题目,发现自己漏洞太多,往往会影响信心。其实,如果一开始先从基础开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可能会一路高歌,信心也越来越强。
当选好复习资料之后,我对自己的时间进行了大致的安排。暑假、九月份这个阶段是重点突破前一轮复习过程中的一些遗留问题;十月、十一月份则是非常关键的四门课程一起强化、熟练阶段,也是提高自己复习效果和知识升华的关键阶段;十二月份、一月份则是最后的强化冲刺阶段,这个阶段强化英语的写作,政治的主观题记忆,数学、专业课的准确度和速度。时间安排得越好,以后就越有底气,不会因为看到周围人看得比自己快而着急,也不会因为自己没有目标而迷茫。在每一科的具体复习上,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如果英语基础还不错,你可以把时间分成上午下午和晚上三大份,让数学和专业课占其中的两份,而英语和政治占其中的一份。此外,还要根据每一科中各个部分的比重和难易程度来规划科目内的复习时间,比如政治五科的复习中,明显马哲和政经较难理解,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复习,而不能机械地把时间平分给五科。
寄语:考研就像是第二次高考,是人生道路上的又一个转折点,沉着应对,安排好自己的计划,能够节省很多时间。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