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2011年考研学子:专业规划 势在必行!

2010年01月29日 来源:跨考教育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此外,不要因为暂时的就业形势紧张而放弃自己的专业。技术类公司同样有许多非技术类管理岗位,比如市场、销售、行政等,而且也比较倾向招收与公司运营主体专业相关的人才。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运营总监叶阿次以亲身经历说明了专业与成功之间的关系。他大学的专业是计算机,与现在工作的专业完全不对口,但实际上计算机专业所要求的缜密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却为他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此外,一些大型咨询公司也倾向招收专业类的咨询人才,比如一位复旦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就成功进入渣打银行从事行业政策分析研究。     对于理工科专业来说,一定要事先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很大程度上,导师的研究方向可能就是自己以后就业所从事的方向。一位本科学化学,硕士学材料,博士搞芯片的学长说,自己每个学习阶段关注的学科领域都和导师研究方向密不可分,因为自己所接触到的环境都与导师的项目息息相关,如果事先能够做好心理准备,可能更有进取的动力,也能做好自我规划。
    
    基础专业:知识储备最重要
    
    中文、历史、社会、哲学、数学、化学、物理……这些基础学科的毕业生面对经济危机该如何应对?一位被南方报业集团录取的历史系研究生小许回忆说,笔试的题目涉及的领域很广,考查的知识点很多,因此许多非新闻专业的同学都被淘汰了。自己一直以来都以进入新闻行业作为目标,因此特别注意收听中央台的新闻广播,也参加过新闻系师兄的经验座谈会,有所准备。面试是集体面试,讨论经济问题,自己的专业是经济史,而且经常查看几个大型网站的经济评论,所以最后做的总结性发言比较出彩,成功被录取。许多同学把广告公司、公共关系公司作为就业的首选,2009年广告行业受到重创,很多人没了方向。但仔细看来,在此之前这些同学也没有做很充分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总结,如果实力足够强,企业的市场、销售类职位也是可以竞争的。
    
    此外,基础类专业人才较容易受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青睐。根据历年调查统计,国家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大户,占到当年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2.7%左右,这一就业市场是相对稳定的。公务员考试的范围也很广泛,而且采取公开面试的形式,对于时事政治、综合评论的能力有所侧重。能力是一点一滴通过自我消化知识而形成的,这些准备活动如果没有明确的“专业规划”做指导,很难从一入学就着手实施。
    
    基础类专业人才也同样可以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数学类的硕士、博士毕业生是保险公司精算人才、基金公司建模人才的首选对象。如果不想往“广”的方向发展,走“精品”路线同样可以迎来春天。能够耐的住寂寞,在本专业领域积蓄力量,就能够在未来的职场挑战中引发知识爆炸,一鸣惊人。
    
    基础类人才也同样可以做两手准备,比如选修经济、法律、新闻等作为第二学位,修读一部分其他专业课程,努力掌握第二外语等。工作几年之后,凭借已有的工作经验和以前的知识储备,同样可以跳槽到其他行业实现转型。
    
    行业分析——人才市场的需求
    
    据《中国教育报》、《扬子晚报》等媒体报道,未来的行业将会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生育高峰带动教师需求增多,教育培训迎来发展高峰;经济刺激计划带动企业发展,随着国家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一些公共安全和社会服务领域的单位,以及机械制造、桥梁设计等行业对人才需求正在加大;快速消费品及零售行业发展依旧,化工、食品类人才走势良好;通信工程类人才引领工科人才,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类人才职场走俏;受国家拉动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基础建设、能源电力等行业反而有些企业大幅吸纳人才……
    
    对待金融危机,除了看到人才就业的压力,更要看到危机下人才供求战略的升级和调整,找准自身定位,把握机遇。以下就拿几大热门行业来做个比较,分析一下这些热门行业对人才提出了哪些更高的要求,使同学们在求学阶段注意积累哪些方面的经验。
    
    高科技软件业——软件、计算机人才

    
    因为高科技软件行业一般依靠为公司研发产品获得收益,所以在企业受金融风暴影响的情况下,该行业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软件行业呈金字塔型,“塔尖”的高端企业耐冲击力较强,2009年的人才需求和往年基本持平。而占据绝对数量的“塔底”小型公司,2009年已普遍放慢了招人速度,毕业生进入也存在一定风险。
    
    点评:和其他行业相比,高科技行业对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学历不同,起薪点差异也较大,从事研发的博士薪资水平可以达到6800元左右,而同样岗位本科毕业生则在3500元左右。而软件行业的职能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的本科生起薪只有2500元,硕士则可以达到3800左右。研发部门用人一般都侧重招收有研究实力的大学研究生,参加过相关项目,有项目经验的同学更有竞争力。研发人才一般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而生产、销售类人才则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科技园和销售网点,环境待遇也差很多。
    
    金融业:金融经济类人才
    
    金融业一直以来都更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营销和金融专业两类。相较而言,金融专业类需要应聘者具有相关专业背景,起薪点也较营销类高,但招聘单位一般锁定在名校金融专业毕业生上;而营销类对门槛限制不多,主要看重应聘者与人沟通的能力。金融业是2009年受金融海啸冲击较大的行业之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总部不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基本冻结了招生计划,国内的公司也处在观望之中,整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比往年下降了不少。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大型外资银行2009年的校园招聘依然举行,但是招聘数量减少,层次提高,对研究生的偏好性增强,表现出提高门槛的迹象。
    
    点评:外资银行大规模在华扩张,带动了前两年金融行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热情。不过仔细算来,外资银行和大型的投资机构招聘的应届毕业生实在是少数,大量的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内资银行、证券、保险公司工作。根据“应届生”网的信息,工、农、中、建四大行的各省分行和青岛、大连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分行都开放了相当数量的应届生招聘名额,杭州农村商业银行、温州银行等新设立的银行也都有相应计划。所谓的金融危机下金融经济类毕业生感受到的压力,更多是用人单位提高了录取门槛所导致——更重视专业技能,比如看是否有相关实习经验(金融业分工极其详细,银行业务间就纵向分为前台、中台、后台,横向分为贸易融资、现金管理、资金托管等,因此对人才实际能力要求高);更重视职业素养,看有无考取银行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的意向;更重视综合能力,外资银行和内资本银行都对英语有要求,某些单位对研究生要求通过英语六级。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类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是要尽快升级,对高端人才需求增多,操作型人才需求不旺,因此除了获得高学历外,高职业技能和行业熟悉程度非常重要。在深圳的银行、证券等专场招聘会上,招行证券营业部在很多证券公司大幅裁员的情况下还招收20~30名证券经纪人。一名人力资源主管告诉记者,证券行业注重人员的长远规划。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校都拿到从业资格证,招收进来加以培训马上就能成为企业的生力军。
    
    汽车、家电等制造业:机械、电子技术类人才
    
    从2009年的情况来看,外贸、服装、纺织、制造业都受到了金融风暴较大影响。以汽车制造这个行业来说,由于公众对大件消费品信心指数下降,再加上油价上涨等因素,汽车的销售并不顺利。从目前反馈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跨国企业都在进行成本的压缩,人力资源成本也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因此不会出现大面积的应届毕业生需求,前景并不像前几年那么好。但和金融业不一样的是,制造业在各个环节对应届毕业生都有需求,因此落差也不会太大。亚洲制造业协会秘书长罗军认为,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也有有利的一面,可以促进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促进国内产业的升级换代。而国家开发银行信息总监胡本钢则表示,今后五年中国制造业将面临机遇和挑战,并稳步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张汉林教授坚定认为,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在未来8至10年内仍将延续。
    
    点评:汽车、家电等制造产业虽然产生下滑,但和其他产业相比还是展现出稳定性,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所考虑的更多是储备研发型人才。京、沪、渝等城市近几年的统计信息显示,高职生就业率已开始超过本科生。特别是汽车、电子、计算机、维修、工程等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一线技术岗位,高职生经过短时间的适应就可以上手。这说明制造业的低端人才强调实用性,而高端人才仍是名企所储备的对象。必维国际检验集团中国区人力资源副总裁姚剑波则表示,“一些热门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以往很难招到。今年正可以利用这一机会,进行人才储备”。姚剑波还表示,大学毕业的新人,需要几个月的适应期,才能初步适应工作岗位,而一个人才的成熟,则至少需要2~3年时间。因此,对于已经持有研究生文凭的人才,更应该加强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不仅仅满足于担任售后、技术维护等初级技术人才,更要把眼光放在研发的岗位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