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概论冲刺班讲义第七章2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原名《调查工作》)中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口号,一年后,他又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中进一步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的观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五十年代中期和六十年代初期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活动(五十年代中期的《论十大关系》和六十年代初期的农村工作“六十条”就是其代表作),成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基础。
2、实事求是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3、实事求是就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4、实事求是就是解放思想。
5、实事求是就是与时俱进。
二、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一般考单选题或多选题)。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中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特有术语,成为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
三、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一般考单选题或多选题)。
(一)群众路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的成型、成熟过程。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比较早地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概念的是周恩来,他在1929年《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由陈毅起草)中强调在红军的地方工作中要注意“群众路线”这一工作方式的运用。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文章中,结合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对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2、1935年遵义会议后,特别是在延安整风运动的基础上,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系统地阐释了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使党的群众路线趋于成型、成熟。1943年,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第一次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高度对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作了理论概括,把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有机地统一起来。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专门论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将它提到了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高度。同时为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刘少奇概括了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这主要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在规定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同时,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又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群众路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群众观点。
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要讲的是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四、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般考单选题或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