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辅导之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二) 3

2008年06月27日 来源:考研教育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05年真题: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_____________.

  A、实在的货币  B、信用货币  C、观念的货币  D、现金

  分析:由前面的讲解可以知道,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不需要现实货币,而只需观念上的货币。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C.对于A、D选项都是属于现实货币。而B选项的信用货币是代替现实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的职能。

  另外,来讲解一下两个易混淆的概念:纸币、信用货币。

  纸币: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自身没有价值,只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随着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是在信用关系基础上产生的能够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一种信用凭证和符号。

  五、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经济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客观基础。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商品的价格和价值经常是不一致的。这是由于,供求关系与价格之间,存在着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波动和价格波动反作用于供求关系的联系。

  1996年真题: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和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E、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

上一页】[ 1 ][ 2 ][ 3 ][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