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强化阶段:马哲知识点详解之第三章(3) 3

2008年07月25日 来源:新浪考试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的否定

  (1)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方面。

  (2)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的统一。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种相反的方面、趋势,它们是对立的。同时,肯定与否定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了肯定没有否定,离开了否定也没有肯定。 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对某一事物的肯定就包含着对与之相反的另一事物的否定,对某一事物的否定就包含着对与之相反的另一事物的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集中体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本质。

  (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是:

  第一,辩证是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

  第二,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发展一环节。其二,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第三,作为发展环节与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5)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与辩证法的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它的主要错误在于:第一,它认为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这样,否定就成了偶然的甚至是主观任意的否定。第二,它把否定看成是对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中断。第三,它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认为肯定就是绝对的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否定就是绝对的否定,就是否定一切,全盘抛弃。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否定什么和肯定什么,批判什么和继承什么,都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上,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我们必须继承这份文化遗产,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当然这种继承只能是有批判的继承,批判和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在对外开放中,要积极吸收外国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但是,也决不能认为,外国的东西一切都好,不加分析鉴别,全盘肯定,照搬照抄。我们既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的、没落的东西,既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又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否定实现的,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当肯定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处于肯定阶段。由于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矛盾斗争,当否定方面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便完成了第一次辩证的否定,事物处于否定阶段。新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经过斗争,对否定阶段再一次否定,使事物进入第三阶段,即否定之否定阶段。这就是事物发展的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三个阶段。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到否定之否定阶段,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保留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又增加了更高级的新内容,从而使事物在“自己运动”中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因而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和肯定阶段都是同否定阶段相对立的,因而否定之否定阶段与肯定阶段必然有某些相似之处,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这样,事物的发展又仿佛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使事物发展过程呈现出近似圆圈的周期性,否定之否定阶段既是前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一个周期接着一个周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样,事物的发展呈现为周期性的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事物发展具体道路是曲折的,还由于:第一,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第二,由于某些偶然的原因,事物的发展会出现暂时的倒退,这也是曲折性的一种表现。

  (4)总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如果割裂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

  (5)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对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充满必胜的信心。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

  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一,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否定形式。

  第二,不同事物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曲折性。

  第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是特殊的,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事物的发展过程,千万不能把否定之否定规律当作单纯的证明工具,不能把它当做僵死的公式,形式主义地到处乱套。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