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MBA中心吴江华副主任——MBA课程体系探讨
2008年10月31日
来源:中国MBA教育网 网络直播间访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办MBA教育的商学院之一,它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贸易经济系和会计系)。目前,商学院下设企业管理、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科学与工程、贸易经济、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与金融等7个系以及工业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市场调查所、中国市场营销研究中心、财会理论研究所、会计与财务管理研究所、亨利?明茨伯格研究中心、中韩企业经营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是我国MBA教育的主要基地之一,商学院的MBA教育凝聚了学院半个多世纪以来管理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的精髓,汲取了美欧当代MBA教育的精华,形成了“前沿专题与系统课程并重,资深教授与企业精英联袂,西学精华与本国经验融合,模拟训练与案例研讨互动”的一整套具有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特色的MBA精品课程。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韩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比利时、荷兰、新加坡、印度、泰国等国的著名大学建立了长期、密切的人员互访、学生交换及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人大商学院自1983年起,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4所大学合作,先后开设2期MBA暑期课程班;1990年率先在全国招收与培养中国自己的MBA。目前,人大商学院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法国马赛商学院、丹麦阿尔胡斯商学院、加拿大卡尔顿大学、芬兰斯坦佩雷科技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等众多商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有几十位MBA学生赴境外交流。
主持人:非常感谢大家准时走进中国MBA教育网直播间。MBA承办院校是在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人才,MBA对企业和社会的适用性不容忽视,因此引发了各个院校的课程改革,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项目中心副主任吴江华博士和各位考生探讨一下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对吴主任到来表示欢迎。
吴主任:大家好,我是中国人民大学MBA项目中心的副主任吴江华,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人大商学院的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是一所依托人民大学成立的商学院,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学科见长的大学,商学院包括本科生、博士生、MBA学生总共将近4000人,每年MBA大概招收320人,目前商学院拥有MBA学生800余人。人大商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展商学教育的学院,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经济管理的人才。商学院是人大最大的学院,除商学院外,在经济管理学科方面人大还有劳动人事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院,这样就给MBA学生提供了一个广泛的人文环境和课程支撑。人大商学院在学科研究上面也有很大的特色,人大商学院是唯一的一所在会计学、产业经济、企业管理3个学科上拥有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点的学院。而且在2007年3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人大商学院工商管理学科名列全国第3位。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人文精神和社会使命感的商界领袖。
主持人:现在学员在选择院校时越来越重视国际交流项目,请您介绍一下人大的国际交流项目。
吴主任:国际交流项目我们是纳入到课程体系里面的,因为国际交流项目不能脱离学校的培养模式,很多学校在做国际项目,人大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考虑。我们MBA传统的课程体系有11门的核心课程,包括营销、会计、财务、组织行为、基本的管理课程、运营管理等,除此以外还会提供选修课,一般的学校课程设置有这样两种模式。一种像清华等学校是模块化课程,把学科分成一些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侧重点,另外一种是分成一些专业方向,人大在尝试走这条路,核心课程上完之后,学生有一些选择,比如我们现在提供四个方向的课程,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会计与财务、企业资源与企业文化这四个方向。每个方向都会提供6—10门的选修课程,学生入校就会告诉他们结合选修课来确定专业方向。模块化课程模式会让考生在某一个时间内专注于软课程学习,某一个时间内专注于硬课程的学习,但是这样可能就在对外交流上有一些困难。所以我们又开设了国际管理方向,主要是给英语较好的,想去外企发展的学员提供这样一个环境。实际上国际交流我们一直在做,而且希望依托自己的师资去开展国际交流的项目,因为大部分院校的国际交流都是依托国外院校的师资,而人大商学院实力是比较强的,我们有不少海外背景的师资,基于这样的环境我们可以每年给学生提供十几门的外语课程,目前完全基于自己师资实力来开展国际交流项目的院校还是非常少的。目前,我们已经接收海外交换生,这样做好处是国外的交换生过来之后就可以直接和英文班学员一起上课,给大家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明年我们会开设IMBA项目,学生经过考试可以进入到IMBA班。我们的课程以英文授课为主,由商学院老师来授课,当然也会包括海外的师资。
主持人:针对众多MBA学校的一些改革措施,贵校MBA项目如何体现自己的项目特色?贵校未来又有哪些具体规划?
吴主任:最近看了很多学校课程设置的改革,无非就是加强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强调功能性的学习,其实人大商学院一直都在这方面努力,如何体现呢,第一,人大建校的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经济管理人才;第二,人大教师特别关注社会实践,很多老师在企业里担任企业董事、顾问等,有着深厚理论功底,会将真实的案例带入课堂,因此在理论与实践结合这方面我们是很有信心的。另外一方面我们强调案例教学,一方面是哈佛案例,我们商学院从2005年起,每年派老师到哈佛商学院学习,到现在大概已派出了二十位老师,在了解哈佛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写作技巧的同时,我们也要求MBA老师进行深度的案例教学,不是写案例报告,是希望老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另外,我们也积极开发中国的案例,因为MBA课程体系虽然来自于西方,但同学们大多在中国就业,所以应该了解中国的国情,我们MBA中心设有一个案例研究中心,每年会跟国内著名的管理学家主办中国MBA管理论坛,向国内教师去征稿,目前我们已经收到100多篇稿件,我们会选一些好的案例来交流,纳入人大的案例库,也可以进行教学,所以从案例教学上我们一直在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尝试。从教学模式上和教学方法多样性上来说,我们会请企业家来做讲座,来给MBA学员上课。今年我们就请了两位企业家来讲课,不是讲座而是讲课,让大家了解企业的运作方式,另外还有课堂模拟、软件模拟、去企业参观学习等,通过这些方式尽可能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我想这是第一个趋势。第二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人大的标志是人文、人本、人民,我们一直强调企业中人的作用,一直给学生开设人文的课程,把企业伦理、管理沟通加入到选修课程中,而且新生入学会有一周的入学导向课程,会邀请一些企业家谈谈企业的伦理等话题,帮助考生建立人文的基础。我们人大本身有很多人文资源,人大有国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等等,这些学院可以提供很多人文的课程。
主持人:针对上海复旦一系列院校的课程改革,谈谈您的看法。
吴主任:他们的课程设置也是想增加实践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就业机率,人大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去年和意大利都灵无线基金会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意大利的企业想进入中国市场但又不太了解,所以希望跟我们进行合作,由我们的MBA学生帮助意大利公司进行商业调查,撰写商业计划书,这个项目实际上是一个实践整合的项目,如果我们学生的这些计划被意大利公司认可的话,它可以聘任这个学生担任在中国的首席代表,开拓中国市场,因此这是一系列实践整合的课程。另外,我们也要求同学们在暑期进行社会实践,这个环节有一个学分要求,同学们要写一份5000字的实习报告。针对学生职业发展我们也会提供一些帮助,人大商学院有自己的职业发展中心,能帮助同学们去了解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找到就业单位。我们还引进了一套职业测评软件,同学进校后就会对其进行测评,帮助他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还会跟每个同学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主持人:距离2009年一月份的联考还有三个月的时间,面对新一轮的招生工作,请问贵校在招生政策上是否有变化?如果有的话,这个变化是什么?
吴主任:人大的政策是比较稳定的,和以前一样,十月份报名,一月份初试,三、四月份复试,按国家教育部规定会有120/100的差额复试,在复试里会考察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英语听说能力,二是案例分析能力,三是考察同学的综合素质四是政治。
网友提问:人大有深圳的MBA教学点,老师能给介绍一下吗?
吴主任:我们每年会在深圳招一个MBA班,学习体系和北京是一样的,一些老师会在周末过去授课,师资和录取分数线是没有区别的。
网友提问:人大MBA实践课程所占比率大概是多少呢?
吴主任:我们没有制定比率,但是我们会在课程当中贯穿实践和案例教学,应该是贯穿在所有MBA学习中的。
网友提问:人大对英语的要求高吗?
吴主任:在初试中是按人大分数线的要求,但是学习中会进行分类,想进入国际班学习的话英文有要求,普通的MBA来说没有问题。
网友提问:人大国际MBA多吗?会不会还有一些国外交换的学生。
吴主任:这个学期我们开始接受国际MBA学生,我们开设了5门英文课程,接受了18名交换学生,09年会开设国际项目班,和国际学生一起上一些课,我们每年会有30名左右的学生出国交流。
网友提问:人大MBA项目在选拔考生中对工作背景有什么要求呢?
吴主任:目前我们学生背景是各异的,要求考生至少有三年工作经验,通过复试看考生有没有实际管理能力,背景没有去强调。人大的考生来自IT,金融行业的会比较多。
网友提问:今年会扩招吗?计划招生多少?
吴主任:今年计划招生320人。
网友提问:我是学金融的,不知道人大有没有金融方向呢?
吴主任:人大MBA的方向主要是体现在选修课和毕业论文的选题上。商学院有较强的金融方面的师资队伍,另外,我们还有独立的金融学院,在校期间,您可以通过选修本院或者金融学院的相关课程来完善您的知识结构。
网友提问:我校每年的淘汰率会是多少?
吴主任:去年人大有1200多人报考,录取320人。
网友提问:我现在工作单位不错,但英语不太好,请问老师,贵校在英语方面有什么要求吗?
吴主任:首先要通过人大分数线,在复试环节考察一下口语交流的能力,我建议你多读一下英语,有条件的话可以上一个口语的辅导班。
网友问题:想知道人大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吴主任:首先人大的人文环境可以给你良好的熏陶,其次,我们的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三点,人大的务实作风。我想考生进入人大后能感觉到人大的魅力,其实,选择一个院校就是选择了一个环境,人大会给你良好的熏陶。
网友提问:人大有外教吗?
吴主任:人大的老师就可以承担英文授课,近年来我们引进了近20名海外师资,他们都可以用英文开设MBA课程,我们还有三位外籍老师。
网友提问:毕业生在哪里就业比较多呢?薪资有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吴主任:我们网站上统计了一个图,基本上去IT,咨询,工业品制造,金融,财务等比较多,平均年薪会达到15万人民币。
网友提问:人大的学生是怎样和导师进行沟通呢?
吴主任:人大MBA项目,提供了一个BB系统,老师可以把讲义、课程安排等挂在系统中给学生,学生也可以通过讨论组的方式和老师进行交流。
网友提问:人大是对工作经验看的重还是理论知识呢?
吴主任:当然是对工作经验看的重,我们MBA是点石成金,在MBA过程中增加同学的管理素养,给你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的培养,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我们欢迎有工作经验的人来报考。
网友提问:人大有没有针对想创业的学习设立一些课程?
吴主任:我们有创业管理一类的课程。
网友提问:作为北京的院校,人大应该有怎样的定位呢?
吴主任:人大商学院一直在向国际化迈进,我们最近正在做EQUIS的认证,通过这样的认证,提高商学院办学水准和国际化。在师资培养上,也一直在向国际一流商学院看齐,中国商学院做的工作要比国外多很多,中国商学院不仅要培养MBA,还要承担教育机构的社会责任。人大商学院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注重对实践的结合。我们有一批中年教师,长期和企业联系,这种风格给人大年轻老师带来良好的风气, 我想人大商学院一定会成为有国际视野的商学院。
主持人:请吴主任对广大考生寄语。
吴主任:读MBA是人生重要的选择,在管理中提到,做为管理者应该知道怎样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一个正确决策,很多考生担心考试会失败,或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想说,只有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才可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主持人:好,谢谢吴主任给大家如此详细的回答问题,也感谢广大网友关注我们的直播间,再次感谢您的到来。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是我国MBA教育的主要基地之一,商学院的MBA教育凝聚了学院半个多世纪以来管理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的精髓,汲取了美欧当代MBA教育的精华,形成了“前沿专题与系统课程并重,资深教授与企业精英联袂,西学精华与本国经验融合,模拟训练与案例研讨互动”的一整套具有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特色的MBA精品课程。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韩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比利时、荷兰、新加坡、印度、泰国等国的著名大学建立了长期、密切的人员互访、学生交换及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人大商学院自1983年起,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4所大学合作,先后开设2期MBA暑期课程班;1990年率先在全国招收与培养中国自己的MBA。目前,人大商学院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法国马赛商学院、丹麦阿尔胡斯商学院、加拿大卡尔顿大学、芬兰斯坦佩雷科技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等众多商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有几十位MBA学生赴境外交流。
主持人:非常感谢大家准时走进中国MBA教育网直播间。MBA承办院校是在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人才,MBA对企业和社会的适用性不容忽视,因此引发了各个院校的课程改革,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项目中心副主任吴江华博士和各位考生探讨一下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对吴主任到来表示欢迎。
吴主任:大家好,我是中国人民大学MBA项目中心的副主任吴江华,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人大商学院的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是一所依托人民大学成立的商学院,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学科见长的大学,商学院包括本科生、博士生、MBA学生总共将近4000人,每年MBA大概招收320人,目前商学院拥有MBA学生800余人。人大商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展商学教育的学院,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经济管理的人才。商学院是人大最大的学院,除商学院外,在经济管理学科方面人大还有劳动人事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院,这样就给MBA学生提供了一个广泛的人文环境和课程支撑。人大商学院在学科研究上面也有很大的特色,人大商学院是唯一的一所在会计学、产业经济、企业管理3个学科上拥有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点的学院。而且在2007年3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人大商学院工商管理学科名列全国第3位。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人文精神和社会使命感的商界领袖。
主持人:现在学员在选择院校时越来越重视国际交流项目,请您介绍一下人大的国际交流项目。
吴主任:国际交流项目我们是纳入到课程体系里面的,因为国际交流项目不能脱离学校的培养模式,很多学校在做国际项目,人大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考虑。我们MBA传统的课程体系有11门的核心课程,包括营销、会计、财务、组织行为、基本的管理课程、运营管理等,除此以外还会提供选修课,一般的学校课程设置有这样两种模式。一种像清华等学校是模块化课程,把学科分成一些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侧重点,另外一种是分成一些专业方向,人大在尝试走这条路,核心课程上完之后,学生有一些选择,比如我们现在提供四个方向的课程,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会计与财务、企业资源与企业文化这四个方向。每个方向都会提供6—10门的选修课程,学生入校就会告诉他们结合选修课来确定专业方向。模块化课程模式会让考生在某一个时间内专注于软课程学习,某一个时间内专注于硬课程的学习,但是这样可能就在对外交流上有一些困难。所以我们又开设了国际管理方向,主要是给英语较好的,想去外企发展的学员提供这样一个环境。实际上国际交流我们一直在做,而且希望依托自己的师资去开展国际交流的项目,因为大部分院校的国际交流都是依托国外院校的师资,而人大商学院实力是比较强的,我们有不少海外背景的师资,基于这样的环境我们可以每年给学生提供十几门的外语课程,目前完全基于自己师资实力来开展国际交流项目的院校还是非常少的。目前,我们已经接收海外交换生,这样做好处是国外的交换生过来之后就可以直接和英文班学员一起上课,给大家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明年我们会开设IMBA项目,学生经过考试可以进入到IMBA班。我们的课程以英文授课为主,由商学院老师来授课,当然也会包括海外的师资。
主持人:针对众多MBA学校的一些改革措施,贵校MBA项目如何体现自己的项目特色?贵校未来又有哪些具体规划?
吴主任:最近看了很多学校课程设置的改革,无非就是加强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强调功能性的学习,其实人大商学院一直都在这方面努力,如何体现呢,第一,人大建校的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经济管理人才;第二,人大教师特别关注社会实践,很多老师在企业里担任企业董事、顾问等,有着深厚理论功底,会将真实的案例带入课堂,因此在理论与实践结合这方面我们是很有信心的。另外一方面我们强调案例教学,一方面是哈佛案例,我们商学院从2005年起,每年派老师到哈佛商学院学习,到现在大概已派出了二十位老师,在了解哈佛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写作技巧的同时,我们也要求MBA老师进行深度的案例教学,不是写案例报告,是希望老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另外,我们也积极开发中国的案例,因为MBA课程体系虽然来自于西方,但同学们大多在中国就业,所以应该了解中国的国情,我们MBA中心设有一个案例研究中心,每年会跟国内著名的管理学家主办中国MBA管理论坛,向国内教师去征稿,目前我们已经收到100多篇稿件,我们会选一些好的案例来交流,纳入人大的案例库,也可以进行教学,所以从案例教学上我们一直在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尝试。从教学模式上和教学方法多样性上来说,我们会请企业家来做讲座,来给MBA学员上课。今年我们就请了两位企业家来讲课,不是讲座而是讲课,让大家了解企业的运作方式,另外还有课堂模拟、软件模拟、去企业参观学习等,通过这些方式尽可能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我想这是第一个趋势。第二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人大的标志是人文、人本、人民,我们一直强调企业中人的作用,一直给学生开设人文的课程,把企业伦理、管理沟通加入到选修课程中,而且新生入学会有一周的入学导向课程,会邀请一些企业家谈谈企业的伦理等话题,帮助考生建立人文的基础。我们人大本身有很多人文资源,人大有国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等等,这些学院可以提供很多人文的课程。
主持人:针对上海复旦一系列院校的课程改革,谈谈您的看法。
吴主任:他们的课程设置也是想增加实践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就业机率,人大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去年和意大利都灵无线基金会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意大利的企业想进入中国市场但又不太了解,所以希望跟我们进行合作,由我们的MBA学生帮助意大利公司进行商业调查,撰写商业计划书,这个项目实际上是一个实践整合的项目,如果我们学生的这些计划被意大利公司认可的话,它可以聘任这个学生担任在中国的首席代表,开拓中国市场,因此这是一系列实践整合的课程。另外,我们也要求同学们在暑期进行社会实践,这个环节有一个学分要求,同学们要写一份5000字的实习报告。针对学生职业发展我们也会提供一些帮助,人大商学院有自己的职业发展中心,能帮助同学们去了解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找到就业单位。我们还引进了一套职业测评软件,同学进校后就会对其进行测评,帮助他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还会跟每个同学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主持人:距离2009年一月份的联考还有三个月的时间,面对新一轮的招生工作,请问贵校在招生政策上是否有变化?如果有的话,这个变化是什么?
吴主任:人大的政策是比较稳定的,和以前一样,十月份报名,一月份初试,三、四月份复试,按国家教育部规定会有120/100的差额复试,在复试里会考察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英语听说能力,二是案例分析能力,三是考察同学的综合素质四是政治。
网友提问:人大有深圳的MBA教学点,老师能给介绍一下吗?
吴主任:我们每年会在深圳招一个MBA班,学习体系和北京是一样的,一些老师会在周末过去授课,师资和录取分数线是没有区别的。
网友提问:人大MBA实践课程所占比率大概是多少呢?
吴主任:我们没有制定比率,但是我们会在课程当中贯穿实践和案例教学,应该是贯穿在所有MBA学习中的。
网友提问:人大对英语的要求高吗?
吴主任:在初试中是按人大分数线的要求,但是学习中会进行分类,想进入国际班学习的话英文有要求,普通的MBA来说没有问题。
网友提问:人大国际MBA多吗?会不会还有一些国外交换的学生。
吴主任:这个学期我们开始接受国际MBA学生,我们开设了5门英文课程,接受了18名交换学生,09年会开设国际项目班,和国际学生一起上一些课,我们每年会有30名左右的学生出国交流。
网友提问:人大MBA项目在选拔考生中对工作背景有什么要求呢?
吴主任:目前我们学生背景是各异的,要求考生至少有三年工作经验,通过复试看考生有没有实际管理能力,背景没有去强调。人大的考生来自IT,金融行业的会比较多。
网友提问:今年会扩招吗?计划招生多少?
吴主任:今年计划招生320人。
网友提问:我是学金融的,不知道人大有没有金融方向呢?
吴主任:人大MBA的方向主要是体现在选修课和毕业论文的选题上。商学院有较强的金融方面的师资队伍,另外,我们还有独立的金融学院,在校期间,您可以通过选修本院或者金融学院的相关课程来完善您的知识结构。
网友提问:我校每年的淘汰率会是多少?
吴主任:去年人大有1200多人报考,录取320人。
网友提问:我现在工作单位不错,但英语不太好,请问老师,贵校在英语方面有什么要求吗?
吴主任:首先要通过人大分数线,在复试环节考察一下口语交流的能力,我建议你多读一下英语,有条件的话可以上一个口语的辅导班。
网友问题:想知道人大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吴主任:首先人大的人文环境可以给你良好的熏陶,其次,我们的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三点,人大的务实作风。我想考生进入人大后能感觉到人大的魅力,其实,选择一个院校就是选择了一个环境,人大会给你良好的熏陶。
网友提问:人大有外教吗?
吴主任:人大的老师就可以承担英文授课,近年来我们引进了近20名海外师资,他们都可以用英文开设MBA课程,我们还有三位外籍老师。
网友提问:毕业生在哪里就业比较多呢?薪资有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吴主任:我们网站上统计了一个图,基本上去IT,咨询,工业品制造,金融,财务等比较多,平均年薪会达到15万人民币。
网友提问:人大的学生是怎样和导师进行沟通呢?
吴主任:人大MBA项目,提供了一个BB系统,老师可以把讲义、课程安排等挂在系统中给学生,学生也可以通过讨论组的方式和老师进行交流。
网友提问:人大是对工作经验看的重还是理论知识呢?
吴主任:当然是对工作经验看的重,我们MBA是点石成金,在MBA过程中增加同学的管理素养,给你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的培养,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我们欢迎有工作经验的人来报考。
网友提问:人大有没有针对想创业的学习设立一些课程?
吴主任:我们有创业管理一类的课程。
网友提问:作为北京的院校,人大应该有怎样的定位呢?
吴主任:人大商学院一直在向国际化迈进,我们最近正在做EQUIS的认证,通过这样的认证,提高商学院办学水准和国际化。在师资培养上,也一直在向国际一流商学院看齐,中国商学院做的工作要比国外多很多,中国商学院不仅要培养MBA,还要承担教育机构的社会责任。人大商学院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注重对实践的结合。我们有一批中年教师,长期和企业联系,这种风格给人大年轻老师带来良好的风气, 我想人大商学院一定会成为有国际视野的商学院。
主持人:请吴主任对广大考生寄语。
吴主任:读MBA是人生重要的选择,在管理中提到,做为管理者应该知道怎样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一个正确决策,很多考生担心考试会失败,或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想说,只有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才可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主持人:好,谢谢吴主任给大家如此详细的回答问题,也感谢广大网友关注我们的直播间,再次感谢您的到来。
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