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全国首创8年本硕博连读 有人担忧博士变“速成班”

2011年12月02日 来源:华西都市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制图姜宣凭
    

    比原有学制缩短两年时间;第一期“3+2+3”选拔项目中共有100名2012届的学生入围
    
    学制:
    
    ●“3+2+3”的项目,实际为本科读三年、硕士研究生读两年、博士研究生读三年,这样就比过去本科四年、硕士研究生三年、博士研究生三年总共缩短了两年
    
    学生:
    
    ●只有各专业成绩在年级前6名的学生,以及排在前20名、同时有学术论文发表的同学才有机会进入面试
    
    “读完本科四年,再读四年就能拿博士学位,比正常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提前两年。我觉得很划算。”昨日,在四川大学“3+2+3”本硕博连读项目启动会上,一位同学如此告诉记者。
    
    为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选拔拔尖创新型人才,四川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推行“3+2+3”本硕博连读项目。昨日下午,研究生院召开“3+2+3”本硕博连读项目启动会,川大各学院、今年入围该选拔模式的100名同学参加了此次象征着人才选拔新改革的会议。
    
    所有专业覆盖8年读完博士节约2年
    
    从今年上半年,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就开始部署这个缩短学制的人才培养改革。早期,在川大华西临床医学专业已有本科可以连读到博士的项目,学生可避开研究生考试、准备论文等认真钻研科研项目,取得较好的效果后,学校领导商议在全校所有专业探索并展开推行连读模式。
    
    所谓“3+2+3”的项目,实际为本科读三年、硕士研究生读两年、博士研究生读三年,这样就比过去本科四年、硕士研究生三年、博士研究生三年总共缩短了两年。这两年时间,其实是“挤”出来的——把常规的大四和研一的时间合并在一起,同时取消了研三写论文的一年。
    
    “当然,能够缩短读书年限的学生,一定是各个学院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能够通过导师,自学完成两年课程、压缩时间。”研究生院院长许唯临说,这些学生都是优秀者中的1%,考核科为:道德水平、专业成绩、科研潜力、创新意识和学习精神。
    
    一位学生告诉记者,本来常规教学中,大四和研三课程都非常少,如果能综合加以利用,不失为一件好事情。
    
    选拔入围条件年级前6有资格面试
    
    在第一期拔尖人才培养“3+2+3”选拔项目中,共有100名2012届的学生入围。自今年8月起,川大各学院就已开始接受本年度能取得保研资格的同学的报名,但只有各专业成绩在年级前6名的学生,以及排在前20名、同时有学术论文发表的同学才有机会进入面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史芸芸在全班89名学生中排名第6名,她在确定愿意留在本校读博并选择“比较文学”方向后报了名。9月10日左右,有5、6个和比较文学方向相关的老师对她进行了面试,主要考察她本科阶段学术基础、是否有深入研究的潜能、学习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
    
    “老师让我谈谈《文心雕龙》用英语如何翻译,问我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名字的由来等。”史芸芸说,在大三能回答这些问题,还是需要有一定的阅读面和学术基础。这个女孩目前19岁,如果她顺利读完博士则才有24岁,将成为一名“年轻的女博士”。
    
    启动会透露,川大“本硕博连读项目”报名非常踊跃,不过也有同学虽然符合条件但放弃了机会,他们有的选择到其他高校求学,也有的希望提前进入社会工作。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