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试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

2012年01月09日 来源:南京日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时3天的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今天将全部结束。昨天下午,走出南京师范大学考点的徐阳同学叹息着说:“如果4年前让我参加这个考试,也许考得更好。因为刚刚经过高中3年训练,记忆能力应该比现在更强。”
    
    徐阳的说法不是一句玩笑话。教育界专家评价,目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靠死记硬背就可以拿高分,考察不出学生是否具备搞科研的基本素质,这样的考试应该改革了。
    
    下功夫死记硬背,考研就可拿高分
    
    “我是在大三确立考研目标的。”徐阳告诉记者,之后他几乎把所有时间用在了背知识点和做题上。
    
    “学长们告诉我,只要下功夫死记硬背,就可以拿高分。”徐阳说,大四上学期,他每天早上5点多钟起床,晚上要拼到十一二点。
    
    据介绍,考研分初试和复试,初试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文科生考的是英语和政治,理工科考生还多了一门数学。
    
    “高三的时光仿佛又回来了。初试拼的就是英语和政治。考研尽管也要看复试成绩,但复试在总分中所占比例只有30%左右,而且,很多复试还是类似的笔试。如果初试成绩占绝对优势,总分一定不会低。”徐阳告诉记者,付出也是有回报的,第一天的政治和英语,有的同学觉得很难,但是他感觉不错。晚上回宿舍上网对了答案,错误不多,分数应该不错。
    
    据介绍,死记硬背加上题海战术已经成为学生考研得高分的捷径。大量本二本三的学生也依靠这两个“法宝”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成功拿到了高分。
    
    部分考研高手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不足
    
    “考研大军每年不断扩大,但是我们却越来越难选到想要的学生。”东南大学一位测绘专业老师告诉记者,靠着死记硬背尽管成就了入学的高分,但有的学生进校后暴露出缺乏基本的科研素质,读研期间连最基本的实验都做不起来。
    
    据介绍,近几年江苏考研人数不断增加。今年,我省共有近10.1万名学子在全省22个考区、43个考点、3227个考场参加考试,人数较上年增加6200多。
    
    东大这位测绘专业老师举例,测绘专业要求学生数学基本功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好,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要强。而目前的考研只能反映出数学方面的能力,其他都看不到。他曾经招来一个学生,笔试成绩很高,但该生连去建筑工地测量最基本的数据都不会。后来一问,大学几年,他都在忙考研,专业课就没好好上过。
    
    “机械工程专业招来的研究生,连最简单的设备都不会维修、组装。”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一位老师,说起眼下的研究生也是连连摇头,“这样的学生,和死记硬背的成绩不突出,但是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强的学生相比,我肯定选后者。”他说。
    
    专家建议:设立研究生资格考试,科研成果作为入学依据
    
    高校的专家们认为,研究生的选拔应该着重考核学生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依靠死记硬背拿高分不应该成为考研的“秘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朱云林教授说,研究生考试应该着重考核学生本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学科背景、技能技巧、专业综合潜质,以及运用本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认为,政治和英语这两门考试可以像美国的GRE一样,作为研究生入学的“门槛”,考核合格只相当于具备了考研的资格,最终是否录取和这两门课的成绩没有关系。“这样一来,想读研的学生就不会一味地忙于死记硬背了。”
    
    南京农业大学教育学博士后宋华明教授建议,高校进行研究生招生时,可以参考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实验报告或论文,考察其动手能力、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写作水平,以此来判断该学生是否具有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能力。(记者: 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