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信息

牡丹江师范学院各学科(或专业)简介

2016年09月26日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建于1973年,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4个二级学科,有学科教学(思政)的教育硕士点,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承担全校本科生、硕士生两个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本学院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等教学科研任务。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校、市的重点学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龙头带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8年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连续成为黑龙江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2009年建成黑龙江省教学团队,有省级精品课2门,省级教学名师1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我校最早硕士授权单位,现有全日制研究生130余人。该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学科梯队,共有成员36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5人,教授8人,副教授7人;博士16人(含在读博士3人)。五年来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承担的科研项目共6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部左右,参编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2部,获各级科研奖项共60余项。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简介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重点学科,具有深厚的人文学术传统、团结奋进的创业精神和扎实厚重的学术积淀。目前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广播电视学、秘书学五个本科专业。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1年汉语言文学成为省级重点专业。2011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成为省级重点学科,2012年成为一级学科,现下设七个二级学科: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写作学。此外还有教育硕士领域的学科教学(语文)。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现有知青文学、文艺学、国学、语言文字应用4个研究所;拥有省级教学团队、省级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基地、黑龙江省语言文字馆、黑龙江省语言资源研究中心;拥有5门省级精品课、7门校级精品课、2门校级优秀课。2011年文艺学拥有了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研究基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学术队伍由53人构成:教授17人、副教授18人、讲师18人,其中博士25人、在读博士8人,博士后进站人员7人,出站2人,现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均较合理。近五年来,主持或承担各级科研课题10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完成6项,主持教育部社科项目2项,国家语委一般项目5项,参与国家语委重大项目1项,主持省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在研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获各级各类奖项100余项。近几年来,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省级科研奖励20余项。

物理学学科简介

物理学科为一级学科,为“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物理学专业为 “十二五”省级重点专业;并拥有超硬材料与新型碳基功能省重点实验室、超硬材料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省重点实验室,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2006年,凝聚态物理成为我校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2012年,物理学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凝聚态物理(070205)、光学(070207)、无线电物理(070208)、三个二级学科,一个研究方向:功能材料(0702Z1)。目前该学科师资结构合理,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2人,其中教授12人,博士12人,导师们非常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已有7届56名研究生顺利毕业。现有实验室面积1980 m2,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一千余万元,设有材料加工、制备、测试等各类实验室。学科的研究方向明确稳定,研究经费充沛,成果丰硕,是牡丹江师范学院发展态势较为良好的学科之一。物理学科在近5年来,参与完成国家级项目5项,自主完成及在研省级科研项目20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等三大检索收录110余篇,获得省级奖励8项。

生物学学科简介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经过五十余年的建设,师资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条件不断完善,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园林和制药工程四个本科专业,8个专业方向,具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动物学、植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6个学科方向招收研究生。现有专任教师5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博士12人,硕士33人。实验室房舍面积4699m2,设备总价值1500余万元,设有生物显微技术、分析测试、生物工程和分子生物学,四部分组成的综合实验研究平台。拥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农林鼠害防治实验室、非木质林下产品实验室)、2个省级技术工程中心(北方药食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食用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承担有省科技攻关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余项,获得过国家发明奖、林业部科技进步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和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学院以育人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和实践环境。

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简介

体育科学学院现有体育教育训练学和学科教学(体育)两个硕士授权点, 其中体育教育训练学为校级重点学科,2007年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设五个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体质健康原理与方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有运动解剖、人体生理、运动生化、运动心理、运动医学、运动力学、体质分析七个实验室,一个研究所;拥有三门校级精品课、两门优秀课。

师资队伍由56人组成,教授15人,副教授18人,讲师14人、助教9人;硕士生导师22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2人。已经形成了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学术梯队。本学科五年来围绕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承担的科研课题共50余项,其中国家级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发表文章200余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有30余篇论文被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40部。获各级科研奖项共30项,其中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全国高师田径运动会金牌6枚、银牌4枚、铜牌9枚,并打破运动会纪录,获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一名,田径、健美操、武术、羽毛球等在省大学生比赛中获金牌50余枚,我校龙舟队在2014-2016年中国龙舟公开赛中分别获得第五名和第六名的佳绩。

教育硕士简介(专业学位)

教师教育学院成立于2012年末,是为顺应学校提出的“教师教育精英化”人才培养的新举措,在原教育系的基础上成立的,其前身为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系。目前,教师教育学院有教育系、心理系、科学与教育技术系、课程与教学论教研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黑龙江省教育学实验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黑龙江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省级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团队等教学及教育研究部门;有教育学、心理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教育技术学五个专业。教育硕士在教师教育学院设有3个专业方向: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教育。另外教育硕士还涵盖了学科教学等12个领域: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音乐)、学科教学(美术)、学科教学(体育)、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生物)、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历史)、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学科团队以教育部教育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张宝歌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15个领域140人的专兼职教师组成,其中正高职52人,副高职78人(含中学高级),讲师10人(含中学一级),具有博士学位的22人。近5年来,该团队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2项,文化部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6项,出版教材、著作55部,发表核心以上论文155篇,拥有雄厚的教育科研的底蕴和实力,拥有完善的培养高级应用型教育人才的实验室、实训室、实践基地等一系列教学条件,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基础教育优秀后备人才和高级教育专家的培养培训基地。

翻译硕士简介(专业学位)

外语语言文学学科下设三个外语学院:西方语言学院、东方语言学院、应用英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下设有英语、英语教育、小学英语、翻译、商务英语等5个本科专业。俄语语言文学学科下设有俄语、俄语教育、翻译3个本科专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招收英语笔译、英语口译、俄语笔译、俄语口译四个领域的研究生。外语语言文学学科现有1个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对俄经贸人才培养建设基地,1个省级重点专业(英语),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英语),1个省级教学团队、3门省级精品课程,1名省级名师和1名省级优秀教师, 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 主持全国各司委项目2项,省级课题4项。三个外语学院含英语、英语教育、商务英语、应用英语、俄语、日语和韩语等7个系及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俄语中心、阿尔泰国立师范大学俄语文化中心、韩语中心等7个研究所。导师队伍由专兼职教师55人组成, 其中包括教授18人,副教授27人,学术带头人梁中贤教授为黑龙江省名师省政府津贴获得者、东北师大兼职博士生导师。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校外语学科成为牡丹江市外事翻译的人才基地。教师经常在牡丹江市大型的国际会议和重要的外智引进活动中承担口笔译工作。翻译硕士人才培养体现“厚语言基础,精专业知识,注重翻译实践”的培养定位; 体现黑龙江东南部外贸和旅游经济发达的特点; 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双语互译基本功,掌握扎实的翻译技能,具有一定的翻译理论基础,了解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关知识,能够适应国家、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体现“课堂研讨、现场速译、基地实践”的主旨。翻译硕士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成立导师指导组,突出团队协作。教学中本着“实践第一”的原则选择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翻译技术和翻译管理等职业能力。

旅游管理硕士简介(专业学位)

旅游管理硕士(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简称MTA)是国家教育部2010年正式设立的专业硕士教育项目,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旅游专门人才,是与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公共管理硕士(MPA)同类型、同层次的教育项目。MTA以在职人员为招生对象,以培养旅游行业管理精英为目标,课程安排强调前沿性、实战性、创新性,是业界人士提升管理运作能力、丰富人脉网络、助推事业成功的重要平台。牡丹江师范学院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外高校唯一开展MTA教学的单位,设有东北亚旅游经济研究、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文化与旅游教育、酒店与景区管理四个研究方向,现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MTA研究生。该专业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导师团队,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8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12人;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占70.1%。除校内导师外,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名校外实践型兼职导师,皆是来自旅游管理政府部门、酒店、景区等旅游行业的专家。该专业设有校级科研机构“旅游规划研究院”,与牡丹江市旅游局、文广新局、镜泊湖旅游集团等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开展现代旅游产业相关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应用性研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的信息咨询、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以及各类项目规划、景区开发、人才培养和信息咨询等科研服务,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锻炼空间。此外,该专业还拥有丰富的实践实训资源,建有包括如旅游规划实验室、3D导游模拟实训室、ERP实训室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实训中心。同时,在北京、上海、深圳、牡丹江等地建有多个教学实习基地,能为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充分的实践实习基地保障。2011年,该专业经教育部批准获得开展中外联合办学资质,与俄罗斯、韩国等国家数十所高校常年互派留学生,为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国际交流平台。

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