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资料:考研政治政经知识点(二)

2008年04月23日 来源:考研教育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决定了商品经济的一切矛盾,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之间的矛盾,商品与货币之间的矛盾都是由这一基本矛盾决定的。它贯穿于简单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这一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1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随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发展的结果。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货币出现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对立。这种矛盾的外化,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商品经济中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D.商品相对价值形成「B」(2007年单选题第5题)。
    
    13、货币的职能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其他职能由此产生
    
    价值尺度是指用货币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A.实在的货币B.信用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现金「C」(2005年单选题第5题)。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无需现实的货币,只需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纸币是货币的符号,它代表金属货币执行货币流通手段职能。
    
    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被贮藏起来。执行贮藏手段的货币不能是想象的或观念形态的货币,也不能是不足值的货币或仅仅是价值符号的纸币,而必须是足值的货币即具有实在价值的金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