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治

考研政治马哲唯物论知识点记忆篇(三)

2008年04月30日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1.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选择重点)主体、客体、手段。
    
    (1)实践的主体是具有实践能力并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人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客体);实践的客体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进入人活动范围的客观);
    
    (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但又不能把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它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即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
    
    (3)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4)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的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22、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选择重点)
    
    (1)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的特点是:①客观物质性(实践三要素客观);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④直接现实性(最重要)。
    
    (2)实践有三大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4、自在世界(自在之物)与人类世界的关系(为我之物)。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是人分的。
    
    (1)自在世界(第一自然)又称天然的自然界。包括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即先在世界和人类产生后人的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第二自然、为我之物)又称属人世界,是指人改造过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活动的客观的自然前提,不是与人类无关的世界。
    
    (2)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对立统一关系,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3)人类世界中自然与社会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成为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
    
    (4)在理解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问题上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人在强大的自在世界面前无所作为;二是过度的人化自然,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造成生态失衡。这两种错误都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后果。

下一页

招生信息